本期核心观点4月,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原油市场的“风险溢价”明显抬升。以色列轰炸伊朗驻叙利亚使馆,伊朗则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作为“报复”,中东地区局势再度紧张。在“欧佩克+”维持减产计划、天气转暖带动开工和出行消费有所增长的背景下,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强化了市场对供

首页 > 能源 > 石油 > 市场 > 正文

国际能源研报(2024年4月):原油市场“风险溢价”明显抬升

2024-04-22 09:40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本期核心观点

✦4月,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原油市场的“风险溢价”明显抬升。以色列轰炸伊朗驻叙利亚使馆,伊朗则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作为“报复”,中东地区局势再度紧张。在“欧佩克+”维持减产计划、天气转暖带动开工和出行消费有所增长的背景下,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强化了市场对供应可能受损、供需关系继续偏紧的担忧,油价获得上行支撑。

✦近期,全球天然气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此次价格上涨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美国出口量的减少和俄罗斯项目的暂停等供应端因素,以及亚洲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欧洲库存水平的提高等需求端因素。虽然亚洲市场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完全改变。韩国、印度等国LNG库存水平仍然较高,抑制了采购需求的全面释放。国际天然气价格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上行空间有限。

✦4月15日,包括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在内的23个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来自欧洲太阳能行业的约100名代表以及代表欧盟委员会的能源专员在布鲁塞尔共同签署《欧州太阳能宪章》,以支持欧洲光伏制造业发展。宪章中规定了为支持欧盟光伏产业而应采取的一系列自愿行动。考虑到该宪章签署的内容为自愿行动,对签约方不具备强制性,因此其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杨永明)

01

地缘冲突升级扰动国际原油市场

当地时间4月14日,伊朗使用数十架无人机和导弹,对以色列某些目标展开打击行动,以回应此前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袭击等事件。此举令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再度升温,不安情绪席卷全球市场。据路透社报道,4月15日,日经指数下跌1%,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下跌近0.5%,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63%。避险情绪推动金价上涨逾0.5%,至每盎司2356.39美元,并使美元保持坚挺。中东局势的走向同样牵动着能源市场的神经,市场担心,事态发展可能会对占全球原油产量三分之一的中东地区造成影响,推动油价继续上行。而在本次伊朗对以色列正式发动军事行动之前,国际油价已经持续高位运行。截至4月1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90.45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为85.66美元/桶。

国际油价的居高难下,反映出近期原油供需形势及地缘政治动态。从年初至今,乌克兰已对俄境内超过十座炼油设施发起攻击。据统计,截至3月底,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已导致俄罗斯初级炼油产能下降约14%。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俄联邦汽油日产量为11.07万吨,与2月日产量相比下降了12%。目前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走势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能源署在其4月12日发布的月度市场报告中警告称,今年以来乌克兰加大针对俄罗斯石油设施袭击的行动,可能会对全球石油产品市场造成波动。预计遭受无人机攻击后,受损炼厂或装置的关闭(修复)时间大概是4至8周,而国际市场依赖俄罗斯的柴油、石脑油和航空燃油出口,同时亚洲炼厂也对俄罗斯的裂化残渣和直馏残渣有着大量的需求。因此,乌克兰的攻击可能会对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造成损失,并在全球能源市场引发连锁效应。

如果说乌克兰危机的发展对国际原油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推助作用,那么4月后伊朗与以色列之间冲突可能升级的担忧,则给油价带来明显支撑。4月5日,布伦特原油达到91.17美元/桶,这是自去年10月20日以来的最高价格,也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90美元/桶,WTI原油达到86.91美元/桶。《金融时报》汇编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内已上涨18.3%,WTI价格年内已上涨21.2%。4月10日,由于市场担忧伊朗与以色列之间可能爆发新的冲突,两大油价再次上涨,其中布伦特原油收于90.48美元/桶,WTI原油收于86.21美元/桶。而本次伊朗行动过后,中东局势风险有增无减,由此带来的潜在供应风险也有所加强。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22年,伊朗是世界第七大原油生产国。该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位居全球第三。当前,伊朗原油产量位于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2024年3月,伊朗原油产量约319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长24%。2023年伊朗原油产量出现较为明显增长,主要是拜登政府对伊朗的制裁力度有所放松,政策面不如上一届政府激进。若本次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升级后,美国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伊朗原油产量可能存在高位回落风险,进而给原油市场带来新的变量。

从全球基本面看,在供给端,“欧佩克+”维持今年上半年减产计划,这意味着在6月底之前,大约200万桶/日的减产幅度将保持不变。油轮跟踪数据显示,3月,墨西哥、美国、卡塔尔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减少超100万桶/日;另据Kpler的统计数据,欧佩克成员国阿联酋3月Upper Zakum原油出货量较去年平均水平减少了41%。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月17日援引高级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由于委内瑞拉未能按照美国要求采取措施,美国将重新对委内瑞拉实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制裁。而墨西哥最近削减原油出口的举措,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紧张的局面。据悉,墨西哥国油计划在5月将原油出口量减少至少33万桶/日,这将使对美国、欧洲和亚洲客户的原油供应量减少三分之一。墨西哥国油此前要求旗下交易部门取消4月多达43.6万桶/日的原油出口。2024年2月,其原油产量降至45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欧洲原油市场受到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袭击的压力走高,数百万桶原油绕道非洲,导致一些供应推迟了数周。北海一条重要石油管道的中断、利比亚的动荡和南苏丹的一条管道受损也推动了油价上涨,而美国的制裁使俄罗斯无法使用此前向包括印度在内的买家运送石油的油轮。未来几周,供应紧张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需求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修复,石油需求温和复苏,美国炼油商正准备在夏季增加燃油产量,届时数百万美国人将驾车上路,汽油消费也将达到峰值。人口众多的美国东海岸的汽油库存正在收紧,美国和中国的制造业活动也显示出燃料使用量增加的信号。在亚洲,炼油利润率比5年季节性平均水平高出50%左右,表明需求健康。整体供需相对偏紧,国际油价有望继续维持在较高区间。

综合当前信息,中东地区局势的发展,仍是短期内影响油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巴以冲突的外延,加沙地区尚未达成停火协议,原油的“风险溢价”难以消退。如若冲突关联的各方相对较为克制,则有助于油价相对稳定。如若局势恶化,地区大国甚至西方国家卷入其中,将对油价构成强烈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继续保持当前的高位运行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涨幅高低和持久性还需观望冲突各方后续表现。从市场的反应来看,花旗、瑞穗等机构上调油价预测,投机资金涌入期货市场“买多”,对油价上涨推波助澜。摩根士丹利将今年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每桶87.50美元上调至92美元;三季度从每桶90美元上调至94美元;四季度从每桶85美元上调至87.50美元;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油价预估均上调2.50美元至每桶82.50美元。

02

全球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低位反弹

国际天然气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近期主要供应地美国以及主要消费地亚洲、欧洲天然气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截至4月8日,美国Henry Hub价格为1.84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年内低点涨幅17.08%,荷兰TTF价格为27.908欧元/兆瓦,较年内低点涨幅21.69%,东北亚现货到岸价格为9.58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年内低点涨幅20.06%。

4月11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上涨7.1%,升至两周以来的最高水平。此次价格上涨发生在乌克兰能源设施遭遇新的袭击之后。长期以来,乌克兰是对欧天然气贸易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天然气储存能力比俄罗斯以西欧洲大陆上的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大,目前已吸引了欧洲多国将天然气存储在乌克兰境内,欧洲天然气贸易商希望增加天然气库存能力,在夏天存储更多的天然气以应对冬季需求。据此前的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的燃料储备几乎降至零,但自去年以来开始反弹,包括壳牌和DXT Commodities在内的公司都在使用其储备设施。据乌克兰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NJSC Naftogaz Ukrainy称,乌克兰今年向国外贸易商提供多达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存空间。可指定用于外国公司的产能约占乌克兰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与去年的水平相当。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遭袭击推高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欧洲天然气贸易商在乌储存天然气的潜在风险。

4月16日,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突破11美元/百万英热。此次价格上涨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美国出口量的减少和俄罗斯项目的暂停等供应端因素,亚洲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欧洲库存水平的提高等需求端因素,以及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空袭并威胁关闭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等地缘政治因素。

从全球基本面看,在供给端,美国方面,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暂停新建LNG码头项目的决定,旨在应对气候危机。尽管此举主要影响的是远期项目,但对短期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支撑。自由港出口终端部分产线检修,导致美国LNG出口量出现下降。另外,近期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工厂和路易斯安那州萨宾帕斯工厂LNG产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相关数据显示,4月初,流向美国7个LNG出口工厂的天然气流量降至11.9亿立方英尺/日,相比去年12月的14.7亿立方英尺/日已有较大下降,也低于今年3月的13.1亿立方英尺/日。另有美国多个天然气生产商相继宣布今年将减少产量。其中,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EQT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低迷,该公司将削减近10亿立方英尺/日的天然气产量。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Chesapeake Energy公司也表示,由于近期价格处于低位,计划将其2024年的燃料产量削减约30%。其他能源公司,如Antero Resources和Comstock Resources,同样计划在今年减少钻探。根据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的数据,美国天然气钻探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将运营的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减少了26%。其他天然气生产国中,俄罗斯方面,受制裁影响和LNG运输船舶短缺影响,俄最大的LNG生产商诺瓦泰克暂停了其北极2号项目的生产,且预计至少关闭到6月底。该项目去年12月的产量为4.25亿立方米,今年1月降为2.5亿立方米,2月进一步降为8300万立方米。澳大利亚方面,在飓风影响下,该国部分LNG出货延误,市场对供应不足产生担忧。

在需求端,随着北半球传统供暖季结束,部分地区陆续开启新一年度注采周期,较低的国际天然气价格提振了采购积极性,尤其在亚洲市场,国际天然气价格超跌,提振了买家对现货LNG资源采购力度,日本在低温天气影响下LNG库存降至近年来低位,需求端采购意愿尤为明显,中国、印度、韩国、泰国、菲律宾在国际现货市场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采购兴趣。在欧洲市场,天然气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GI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欧盟天然气库存储备率58.81%,高于去年同期2.91个百分点。然而,由于红海地区局势影响,亚洲流向欧洲的LNG资源被迫绕道好望角,这对东地中海用户造成更为明显的影响,东地中海地区价格坚挺间接支撑了整个欧洲天然气价格。

总体来看,近期诸多因素共同支撑了国际天然气价格震荡反弹。尤其是亚洲市场需求的复苏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从Kpler数据来看,截至4月9日,今年全球LNG贸易量为7994.7万吨,其中流向亚洲地区占比67.69%,相较去年1—4月占比提升0.22个百分点,流向欧洲地区占比28.22%,相较去年1—4月占比下降8.19个百分点,欧洲地区较为充足的库存使得欧洲用户对天然气的采购需求有所不足,这部分资源也更多地流向了亚洲以及拉美市场。虽然亚洲市场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完全改变。韩国、印度等国家的LNG库存水平仍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采购需求的全面释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LNG供应量预计将保持充足,这使得低价刺激出货的状态难以改变。国际天然气价格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上行空间有限。在此形势下,地缘政治风险或将成为推高国际LNG价格的主要因素,近期国际天然气市场需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03

欧盟通过《欧洲太阳能宪章》支持本土光伏制造业

当地时间4月15日,在欧洲能源理事会非正式会议期间,来自23个欧盟国家的能源部长、100多位行业代表以及代表欧盟委员会的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共同签署了《欧洲太阳能宪章》,旨在支持欧洲太阳能行业发展。

《欧洲太阳能宪章》着重指出光伏对于欧盟的重大意义。光伏发电是目前欧盟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过去3年,欧盟太阳能年装机容量屡创新高。其中,2021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8吉瓦;2022年约41吉瓦;2023年约56吉瓦,其中三分之二为户用光伏,让欧洲消费者免受高电价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节约了大量土地。据欧盟统计,欧洲在2022年和2023年的新增光伏装机,相当于减少了1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降低了欧盟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重大风险。此外,欧洲太阳能行业还创造了6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90%在光伏电站领域。欧盟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00万个左右。快速、广泛部署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对于实现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至少为42.5%的目标(挑战目标为45%),以及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同时,《欧洲太阳能宪章》也对欧盟光伏产品现有进口结构提出警示,指出增强供应链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宪章称,欧洲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部分需求由单一供应商中国的进口来满足,由于对欧洲以外供应商的依赖,这种集中给价值链的弹性带来了短期风险,也给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稳定性带来了长期风险。因此,为了实现上述太阳能部署目标,同时增强供应安全并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必须从多种来源获得价格实惠的太阳能组件,形成具有弹性、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欧洲太阳能价值链。

然而,欧洲太阳能产业却面临着特殊的风险挑战。一方面,是供应链过度集中的风险。欧洲对太阳能组件的大部分需求都来自进口,欧盟的光伏制造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在2021年全球生产的450吉瓦光伏组件中,欧盟控制的供应链生产的光伏组件不足9吉瓦。目前,进口到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板中有97%来自中国。根据REPowerEU计划,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每年新增太阳能45吉瓦,装机容量达到600吉瓦,在缺乏太阳能产业发展战略的情况下,欧洲对中国晶体硅太阳能供应链的依赖只会加深。为此,欧盟认为,建设内部产能是实现REPowerEU设定目标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竞争以及来自美国的绿色产业补贴竞争。根据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的数据,中国占全球光伏产能的80%,生产成本约为每瓦12美分,远低于欧洲的每瓦22美分。这一成本差异使欧洲光伏制造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美国政府2022年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为在本国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商提供补贴,吸引了大批欧盟内外的企业。面对全球产能严重过剩,欧洲制造商无法在不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销售产品,要么减少业务,要么将产能转移到美国,甚至宣布关闭。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有10家欧洲光伏企业称已经陷入财政困难,要取消或即将取消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计划。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秘书长林达尔此前曾预警称,欧盟太阳能制造商正“处于崩溃边缘”,欧洲大部分生产可能会在3个月内关闭。

在过去几年中,欧盟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欧洲太阳能光伏制造业的支持。2022年12月,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ESIA)成立,旨在加强行业内的合作,支持欧洲到2025年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价值链上达到30吉瓦本土制造能力的目标。今年2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净零工业法案》达成临时协议,旨在促进欧盟为实现气候目标所需净零技术的工业部署,加强欧盟在工业绿色技术方面的优势。其主要目标就包括,到2030年,欧盟将在本土制造其所需净零技术产品的40%,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等。然而,上述措施短期内难以化解欧洲光伏制造业眼下的困境。

为此,《欧洲太阳能宪章》规定了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和太阳能光伏价值链代表应立即采取的行动,以提升欧洲光伏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创建符合高可持续性和复原力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市场。其承诺优先实施的行动具体包括:第一,促进欧洲高质量可持续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弹性供应:尽早实施《净零工业法》中有关在可再生能源拍卖、公共采购或其他相关支持计划中使用非价格标准的相关规定;促进创新形式的太阳能部署,特别关注创新商业模式;为光伏产品的制造设施和额外投资创造有利的框架条件;共同致力于持续创新、卓越技术、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网络安全、可持续性、供应链多样化和社会融合。第二,考虑利用所有可用的欧盟资助机会以及国家援助临时危机和过渡框架(TCTF)下的灵活性,为太阳能供应链中的新投资提供支持。第三,参与欧洲太阳能产业联盟下设的成员国特别工作组,就非价格标准的应用交流最佳做法,为产业和战略项目提供支持,并促进创新形式的太阳能部署。第四,在相关市场参与者(如批发商、分销商和安装商)的产品组合中,考虑到提高欧盟的竞争力和供应的多样化,纳入与欧盟制造能力相称的、符合高弹性、可持续性和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标准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第五,根据本宪章中通过的公共和私人承诺,保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现有生产能力,以满足对其产品不断增长的预期需求。第六,对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承购商,通过与制造商合作等方式,将复原力、可持续性、负责任的商业行为、“交付能力”、创新和网络安全等因素纳入其战略。

此外,欧盟委员会计划通过10项具体措施来促进欧洲光伏制造产业的发展,包括进一步促进太阳能光伏制造项目获得欧盟在相关基金下的资金;与欧洲投资银行合作,加强其对太阳能制造价值链投资的支持;支持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拍卖、公共采购中纳入透明、非歧视和客观的非价格标准,并促进太阳能部署的创新形式;支持成员国迅速实施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电网行动计划》,并加速部署;与成员国和社会伙伴合作,继续与第三国合作等。

《欧洲太阳能宪章》是欧盟委员会支持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的最新行动。考虑到该宪章规定的是为支持欧盟光伏行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愿行动,对于23个缔约方来说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因此其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太阳能宪章》没有对欧盟贸易关税或太阳能电池板进口限制做出任何承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对于中国出口欧洲光伏产品的利空情绪。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质疑中国向欧美输出光伏、锂电、新能源车过剩产能的杂音一直不断。欧盟近期接连就中国进口产品,尤其是绿色能源产品进口展开反补贴调查。去年10月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展开调查之后,近日又将调查矛头指向了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欧洲是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西方社会亦有第三方机构以及商界、政界人士推测,欧盟或将会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采取相关贸易措施。现在看来,这些猜测并没有在此次公布的《欧洲太阳能宪章》中直接体现。但中国光伏企业仍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重新审视自身的产业链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快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步伐,包括在欧洲以外的新兴市场加大拓展力度,同时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整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方可在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