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渤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一个月民生用气,与此同时,渤海油田投产以来天然气总产量达520亿立方米,日产、累产双突破!
年初以来,锚定上产4000万吨目标,有限天津分公司精益管理成效显著,压实原油产量基本盘,坚持油气并举、强化产能建设,打造渤西作业公司、辽东作业公司两个400万立方米日产规模气区和渤南作业公司300万立方米日产规模天然气“新增长点”。相较2024年同期,油田天然气产量日均增长200万立方米左右。
“渤海油田属于典型的油型盆地,所处的郯庐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藏分布零散,天然气容易逸散,勘探发现规模性气藏难度大,采出形式多为伴生气。”有限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基于开发现状,渤海油田在深耕原油日产10万吨基础上,“节流开源”攒住每一方气,连续四年天然气年产量保持30亿立方米以上。
有限天津分公司海陆联动,立足伴生气特点,在油气处理流程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低压气”“放空气”“高露点气”多项难题,实现天然气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渤中28/34区域内各油田天然气系统液态烃产生的挥发气压力低难回收,利用传统压缩机增压方式回收投资大、改造周期长。渤南作业公司持续攻关,引进射流低压气回收装置,配套轻烃回收技术,为油田低压气回收找到最优解。
按照“就地就近入网、就地利用、就地回收”思路,公司科学研判,持续攻坚火炬气排放,分步骤依次消减5万立方米、1万立方米以上点位,2024年“抢回”天然气1.6亿立方米,打造出渤中34-2/4油田火炬“零放空”样板。
曹妃甸11-6油田部分伴生气因未进行干化、露点高,无法输送到天然气管网。对此,曹妃甸作业公司开展针对性技术研究攻关,打破海上平台常规天然气干化技术瓶颈,采用“J-T阀”简易节流干化技术,并有效匹配天然气压缩机设计压力,实现脱水流程无缝衔接管网。
同时,科研人员“开源”找气,不断深化对深层油气资源储层分布规律和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积极寻找规模型优质气田,成功勘探发现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实现了油型盆地找气的重大突破。目前,气田试验区项目、一期开发项目、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已经先后成功投产,高峰日产天然气突破280万立方米,投产至今累计外销天然气超16亿立方米,产气量仍处在快速上升阶段。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有限天津分公司强化顶层设计,推行区域一体化开发,依托海底天然气管网整体调配海域内油气田产气量,最大程度释放天然气产能。
原标题:日产、累产双突破!渤海油田天然气总产量突破52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