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绿证与绿电已逐渐成为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绿证绿电交易更是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朗新研究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绿证绿电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策划了【共话绿电绿证】系列,从政策解读、交易机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访谈 > 正文

我国绿电绿证交易制度、交易价格以及发展趋势

2024-03-14 08:30 来源: 朗新研究院 作者: 朗新研究院编辑部

编者按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绿证与绿电已逐渐成为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绿证绿电交易更是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

“朗新研究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绿证绿电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策划了【共话绿电绿证】系列,从政策解读、交易机制、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对绿证绿电交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系列稿件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在朗新研究院公众号刊发,欢迎您的阅读和分享。

同时,我们还特邀朗新科技集团高级咨询专家吕秋生、电力交易专家张子方、解决方案专家陈华州以及业务研究专家倪雪婷,就当前绿电绿证交易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圆桌访谈。四位嘉宾不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对绿电绿证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希望能通过访谈这种方式,分享前沿思考、经验和智慧。访谈结束后,我们将访谈对话进行了编辑和整理,并将访谈实录作为【共话绿电绿证】系列的开篇,旨在通过四位嘉宾的深入交流和精彩对话,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交易的发展。访谈实录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聚焦绿电绿证交易制度,探讨市场运作方式、交易活跃度、交易价格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下篇深入探讨行业实践,分享各位嘉宾在绿证绿电项目开发运营管理过程中实际经验。最后,朗新研究院诚挚地邀请大家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绿色能源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上篇

Q&A 1朗新研究院:我国绿证制度自2017年运行至今经历了不同阶段,从初期的替代补贴阶段,到消纳责任替代履行方式阶段(2019),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凭证阶段(2022),再到去年绿证被认定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您认为在新的阶段,绿证的价值是什么,绿证到底有什么用?

吕秋生:绿证作为零碳能源的代表,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

第一是抵消碳排放,在碳交易市场中,企业可以购买绿证来抵消其部分或全部的碳排放量,从而达到减排目标。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的碳交易市场绿电都可以用来抵消企业的碳排放。

第二是满足供应链的需求,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如苹果、宝马等,在其供应链中有明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要求。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证明,可以帮助供应商满足这些要求,确保他们的产品是在环境友好的条件下生产的。

第三是在国际碳关税认证上,若绿证的应用价值提升,能有效引导用户侧市场主体积极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参与长周期绿电交易。

张子方:在实际开展绿电交易业务过程中,也能感觉到国家对于环境价值要求的变化:一方面是进一步明确了绿证环境属性,此前绿电是不区分环境价值和电能量价值的,环境价值使得绿电与火电等传统能源有了明确的区分;另一方面,引入了适当的市场化机制,绿证绿电的交易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对减少传统能源依赖的长期规划要求。

从供给端来说,绿证可以通过环境价值溢价的方式推动清洁能源建设;对消费端来说,若未来能出台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以鼓励用户尽可能地支持绿色电力,这将使得用户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能获得实际好处。

陈华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链条已经非常完整了,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产业优势地位。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一个必要配套措施,被赋予清洁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后,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它减轻了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压力,通过这样的市场行为,可以在供给端和消费端形成良性循环。

倪雪婷:对供给方来说,是绿色价值实现的方式之一,绿证与电量天然分离的属性,能让其绿色附加价值得到最大化的转化;对需求方来说,是履行消纳责任和消费证明的方式之一,是碳抵消的最简便方式之一;对管理方来说,绿证范围的扩大和地位的认可,是对全社会可再生能源投建方向的有效引导和能源转型成本的转移支付。

Q&A 2朗新研究院:对于绿证的认购方来说,绿证究竟能够产生怎样的实际价值,认购方购买绿证的动力是什么?

张子方:总体而言,国内市场的绿证价值对于认购方来说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绿证有需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外贸型企业或是供应链下游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满足上游企业对其生产的绿色环保约束;二是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购买绿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除此之外,在当前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有一部分工商业用户看好绿证的长期价值,愿意在不溢价的情况下,持有一些平价绿证。

吕秋生:从主动性方面来总结的话,第一种就是自愿减排购买的,主要是大型企业出于品牌宣传推广需求购买绿证,第二种是“被迫”购买的,比如受到欧盟碳关税影响的外贸型企业或者以宝马、苹果等上游供应链企业的要求,需要去地方碳市场购买绿证抵消碳排放。关于个人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更多的是看重绿证的公益属性。

陈华州:在与内蒙古和宁夏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比较多的高耗能企业以及有一定出口市场份额的企业对绿证需求较高,这两类企业需要响应当地政府对于企业碳排放额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塑造其在本地经营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形象。另外,以阿里等有零碳或者低碳产业园区建设需求的企业,在园区建设经营过程中,若在光储充等一系列建设支持下,没有完全达成绿色低碳目标,企业也会考虑通过购买绿证作为补充。

倪雪婷:认购方购买绿证的动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策强制性要求,比如消纳指标的承担主体、碳排放双控企业和高耗能企业等,必须购买绿证来响应指标;另一类是经营或政治驱动,比如国央企、上市公司等有碳中和/ESG等认证需求的企业,借助绿证的购买来彰显品牌形象。

Q&A 3朗新研究院: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上挂牌的绿证有很多,但是成交量其实并不高,这是为什么?

陈华州:一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据了解,大量的需求方企业并不是通过平台进行交易的,更多是通过企业自身关系找到供给方直接进行双边磋商,比如2022年新希望的九亿元绿证都不是通过平台购买的。平台价格的透明度、交易机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都影响着绿证交易率。

二是当前绿证并没有开放二次流通,流通性较弱也会压制绿证的交易。如果是有售电持牌的这些主体在不挂名的情况下的话,是允许去购买一定的绿证,再去做需求方转让,但这个前提是聚合商在购买的环节,也不能去完成绿证的挂名,而是在找到需求方以后再去做挂名的转让。

三是当前政策对于绿证交易的激励机制,或者说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比较疲软的,市场上消费侧购买动力不足。

四是企业使用绿证进行抵扣和消纳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还有其他的选择。

五是受到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的影响,许多出口型企业并没有满负荷地生产,其原有的碳排放额度是够用的,不需要额外购买绿证,所以对绿色低碳能耗的使用需求不高,绿证交易也不会很频繁。

吕秋生:当前绿证交易频次跟之前比已经提高比较多了,当然跟国际绿证交易相比,交易频次还是较低,很多的购售企业不会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而且线下双边撮合的交易频次本身也不是很高。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国内绿证价格远远高于国际绿证价格,即使是平价绿证,之前要四五十块人民币一张,现在价格降下来了,普遍是十几元一张,但是国际绿证(光伏类)售价约一美元,相当于人民币几块钱一张,水电类的国际绿证约1-2元人民币一张,非常便宜,这也会影响到国内绿证的采购。

第二是绿证不能二次交易,此举是为了防止绿证价格的炒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证交易。

第三是国内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并不高,若采购国内绿证,在国际上会存在很大的解释成本,还不如直接采购国际认可度更高的国外绿证。国内绿证要提高国际认可度,关键还是要靠官方层面,比如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对接国际相关机构,进行绿证的沟通和推动工作。

张子方:第一,国内绿证的实际效益尚不明确,很多企业没有绿证购买需求,一些有购买绿证需求的出口型企业还是会购买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国际绿证。第二,客户更倾向于直接购买绿电,因为当前平台上绿证挂牌的流程比较复杂,而购买绿电会比较方便,还能绑定绿证,避免认可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证交易率。

倪雪婷:一是价格问题,目前平台上的挂牌价格普遍偏高,不仅高于国际绿证价格,而且高于一些第三方平台或直接交易的价格;二是虽然去年新规已经发布有一段时间,但实际执行尚未完全到位,不管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主体的核发、还是绿证能够支撑的应用场景都尚在起步阶段,还不足以支撑交易量级在短期内提升。

Q&A 4朗新研究院: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上,有的绿证价格很低,比如5分/1元,有的价格很高,甚至高达1000余元,这是为什么?认购方在购买绿证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张子方:绿证价格与地区、机组类型、补贴、有效期等因素相关,比如风电和光伏的成本存在差异;机组国家、地区补贴要在绿证收益里等额扣减,带补贴的绿证需要锚定补贴收益,导致售价较高;绿证有效期是两年,是否到期也会影响价格,快到期的绿证价格会比较便宜。

吕秋生:如果没有要求,哪个便宜买哪个。以前补贴绿证比较多,所以价格比较高,一度电补贴几毛钱,折合绿证就是一张几百块钱。

另外,绿证价格还涉及到有效期的问题,国际上有个原则(21个月原则),就是比如要抵消2023年的碳排放,买2022年7月-2024年3月期间的绿证才能符合国际标准,如果绿证时间过早就失去了价值,价格会非常便宜。我们国家目前的绿证政策是对两年内的绿证进行认定,国内绿证后面也会有有效期,如果是临期绿证的话价格会非常便宜,因为再不卖就卖不出去了。

陈华州:绿证价格跟发电项目类型有关,比如水电由于发电量大价格也会比较低。对于客户如何在市场上选择和购买绿证,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客户有一个减排的年度总目标需要在年底考核,通常会选择临期价格比较低的绿证来达到成本最小化目标。

倪雪婷:除了产生的时间外,国内所有可交易绿证的应用价值是一样的。挂牌价格的差别,只是供给方是否带补贴带来的价格锚点的不同,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成交价格。

Q&A 5朗新研究院: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重启。CCER重启后,绿证和绿电市场会受到什么影响?CCER与绿证市场是否冲突?

吕秋生:CCER重启之后有四个方法学(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红树林营造),关于新能源的话就光热发电、海上风电,这跟绿电绿证市场是有重合的。对于这两类项目,由于绿色权益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客户会面临二选一的问题,要么开发CCER,要么做绿证,两者在便捷性和价值性上都存在区别。

从便捷性来看,CCER开发是有成本的、周期长、难度大,绿电绿证因为不涉及减排量的核算,只是电量的核算,所以开发非常简单,也不需要成本、周期也比较短。

从价值性来看,CCER 是真正意义上的碳资产,可以无限期交易,绿证只能交易一次,CCER可以用来抵消碳配额,可以参与到国家碳配额履约体系里去。所以从价值方面来考虑,CCER价值更大,更多客户还是愿意选择CCER。

CCER与绿证绿电市场肯定会有关联,国家层面也会出台相关机制。就目前来看,CCER与绿电绿证市场是并行、互不打通、互不影响的状态。除了两个新能源项目(光热发电、海上风电),既可以开发CCER,又可以开发绿证,但也只能二选一。客户面临二选一的问题时,建议能开发CCER的优先开发CCER,不能开发的再去开发绿证。

倪雪婷:从机制上来看,两个市场并不冲突,绿证和CCER分别是从电的视角和碳的视角设计的。去年公布的CCER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大多数范围其实是互不干涉的,其中存在交叉的部分为并网光热和海上风电的上网电量部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一般为二选一,但也给国际认证中对我国机制的唯一性产生了质疑。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两个市场间的互补和衔接机制,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Q&A 6朗新研究院:1044号文对所有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核发绿证,这意味着绿证供给量会进一步增加,供给量将远大于需求。您认为该如何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刺激绿证消费需求?

吕秋生:刺激绿证消费需要相关政策支持,比如跟用能权或其他有支持性的权益进行挂钩。光凭自愿去购买或者是现有的交易体制和竞争情况下,优先选择国内绿证可能不会太多。

张子方:第一,政策方面的激励若能更多地反映在经济效益而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属性上,可以较强地刺激绿证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当前国内经济较疲软情况下,企业不会单纯为环境属性买单;第二,强制性的政策要求,也会促进绿证消费;第三,当前市场上可再生能源较多,绿证在较长时间内都将处于供过于求情况,价格上的回落也可能会促使企业大量购买绿证。

倪雪婷:绿证的需求量是随着全社会双碳目标的推进速度和强度一同变化的,在碳达峰试点阶段,绿证消费的需求也很难在短期内有快速增长,但是从引导的角度来看,有一些场景可以作为切入点:一是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入市主体范围并明确绿证和碳市场之间的换算关系,二是制定明确的分行业碳达峰时间节点计划并明确绿证作为抵消碳排放的作用,三是推动国际绿证互认,四是在电动汽车充电等商业运营场景中将绿证纳入会员运营及成长激励权益体系。

《共话绿电绿证!行业认知、业务实践······这场圆桌访谈,专家们聊了啥?》上篇已刊发完毕,请点击今天刊发的次条推文(【朗新研究院】2024年第18期)阅读下篇精彩内容。欢迎大家的转发和点赞,也欢迎与我们分享您在绿证绿电交易方面的看法、经验和总结!

原标题:共话绿电绿证! 行业认知、业务实践······这场圆桌访谈,专家们都聊了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