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和朋友讨论的,不一定正确的观点: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
1、通信网络是设备和信息流绑定,互联网行业是基于信息流的内容变现。
2、能源网络是设备和能量流绑定,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要“创新出”基于能量流的“内容”,并且变现。
3、互联网的内容可以独立于信息流而存在。因为互联网的应用是基于IP包的,在通信网络上是报文传输,也就是非连续的数据包转发,承载的信息被打包进报文,报文就像车厢,不用管里面的货物是什么。所以互联网天生就与通信网“解耦合”。
4、正因为互联网与信息网的天生解耦(甚至这是TCP/IP协议设计的本意,就是让内容与传输天生解耦,所以通信行业一开始强烈抵制IP协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原来他们是内容与传输绑定,比如语音通话,短信等等),导致了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网成功人士不需要懂通信行业,而通信行业多年想入互联网的门而不得(华为至今还是一家ICT设备企业,而不是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
5、能源互联网承载的是能源,能源并不具备信息属性(电流本身没有信息意义,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除外)。能源互联网的能量流,基于能源网络传输,是连续的电子流,所以无法实现路由,也无法与能源解耦。能源互联网目前没有内容,未来即使有内容,这个内容大概率也是也能量流绑定的,这个差异决定了能源互联网的颠覆性低于互联网。除非发明强大的,独立于能量流的内容服务,目前还看不到太多。
6、因为能源互联网天生就是内容与传输耦合的,甚至不存在所谓的“内容”,所以能源互联网本质上是能源物理网络的某些升级,除非“发明”一些与传输(电力的连续传输,主要是系统运行中的电力电量实时平衡)无关的东西:售电勉强算一个,金融合同与物理合约可以分离,通过现货市场去出清掉金融-物理之间的Gap。
7、因为能源互联网的天生耦合性,不懂能源物理网络(主要是指电力网络)的运行规律的人,是无法看清未来方向的,无论是输配电价、交易电价、虚拟电厂、售电、电力市场化,底层逻辑还是电力的系统论和控制率。
8、只有在这个底层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能源互联网未来的内容服务,这也是互联网公司、通信公司进军能源互联网的文化障碍,他们公司的运行逻辑内嵌于他们行业的底层逻辑,与电力系统底层逻辑并不兼容。
9、中国99%懂得电力系统底层逻辑的人都在电网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转型方向是合理的。
10、能源互联网的内容服务,不在于能源流,而在于建立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把物理的能量流投射到信息世界,并基于信息世界实现解耦,在信息维度上创新出内容,虚拟电厂就是信息世界的内容创新,而不是在物理层面上的。
11、目前的能源互联网创新,本质还是设备层面的,比如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所有的变革,无非是“器物-制度-文化”三层次,只有到制度和文化层面,才是大变局。但是器物之变是制度、文化之变的前提。没有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会有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正因为源网荷储充的数量级增长,反过来正在推动本轮电力市场化深化。
12、能源互联网的内容服务,未来是两个方向,一是参与电力系统互动的,也就是信息的内容再回到物理的世界去变现,比如虚拟电厂、微电网。二是参与电力用户的互动,也就是不一定在物理世界里平衡,更像是互联网的模式。
13、第二种的想象空间更大,但是也非常难。互联网电商创新的本质是:通过改革开放40年,接触了商业零售领域的限制,你要开个餐馆、卖个货,满足法律法律,谁都可以(以前只有供销社、百货大楼可以搞零售),这是淘宝的基本盘。和商业零售领域的市场化水平相比,目前电力市场化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所以决定了很难快速形成平台效应和头部效应。
14、通信企业天天都在想怎么转型做互联网平台,一开始他们没意识到,放任和鼓励互联网企业:丁磊是从宁波电信局下海做163电子邮件,电信局当年给丁磊很多的优惠政策;马化腾的第一桶金是做中移动的SP内容服务,SP业务是放出来的。后面通信行业回过神来,想限制互联网发展,甚至自己下场做,但是无论是内部体制,还是外部竞争都已经不行了。
15、如果中国移动不放开流量业务,“只有中移动可以做短视频或者电商”,那就没有抖音和阿里什么事了,也没有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黄金20年了。所以阿里抖音们,最要感谢的是中国的通信运营商。
16、这就是个悖论:你要自己做,那是革自己的命;你要放开了,那也是革自己的命,但是会创造一个产业的新辉煌。
17、那么如何做到“既能自己做、又能不革自己的命、还能创造辉煌”,也不是不可以,参考《创新者的窘境》。
就这样吧,能看到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