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提出的《欧盟电池法规》在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投票通过。该法案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包括在欧盟本土生产的电池都必须遵守电池新规,从2024年7月1日开始,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可充电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才能投放市场。
01 “指令”变“法规”欧盟新电池法意欲何为?
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21年以来中国和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继续超预期,欧盟的汽车工业巨头先后承诺了碳中和的路线图并且承诺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在这个背景下欧盟原来的电池指令升级成为法规,欧盟新电池法规的要求远远多于原欧盟电池指令,其要求之多之复杂,在众多的欧盟产品法规中是空前的,国内更没有这么复杂的绿色产品法规。
据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220GWh,2021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全球占有率约59.3%。
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总出货量为37GWh,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66.3GWh,全球占有率约约55.8%。
而相对的,欧洲锂电池产能不到全球的5%。
汽车行业对欧盟经济至关重要,占欧盟GDP的7%以上。2021年,欧洲市场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30万辆,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市场的350万辆销量。
欧盟具有电动汽车消费的巨大市场,自然也不愿意放弃电池产业的机遇。2018年欧盟启动了电池战略行动计划,制定电动汽车电池自给自足的战略,提高电池产能。在电池的生产和价格上没有优势,但欧盟可以制定标准,让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更环保、更高效,以在全球向零排放交通的持续过渡中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全球各国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电池储能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尤其欧洲国家传统火电退役,风电、光伏发展迅速,对电池需求量也非常大。
新电池法既是迎合低碳、环保的全球趋势,也是欧盟在电池产业争取有利地位的方略。
02 欧盟新电池法具体有什么内容
新电池法规覆盖电池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在矿采资源开发与加工、电池制造、电池废弃处置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再生料成分、安全与性能、供应链尽职调查、废旧电池处置等,还重点提出了电池的碳足迹。
新法规对电池碳足迹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从强制披露到最高限值。
首先,根据最新修改的法规,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容量大于2kWh的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均需要满足法规中碳足迹的相关要求。未满足法规相关要求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新电池法草案对内部存储及容量大于2kWh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的工业电池新增碳足迹要求,具体如下:
以上时间节点比2020年12月10首次发布的草案中所述时间有所提前。另外,欧盟将确定电池碳足迹统一的计算方法(Product Category Rule)、碳足迹性能分级方法、以及最大碳足迹限值。
03 面对欧盟“亮剑”我们如何“接招”?
电池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具有关键作用,一些国家纷纷将电池纳入战略规划,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法规。我国在电池技术、制造和产业链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方面存在空白,而欧盟的《欧洲电池法》来势汹汹。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我国应尽快启动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这对于确保我国电池领域全球竞争力十分重要。
曾毓群在今年提交的《关于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的提案》中,建议道:
一是借助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同时与欧盟积极沟通,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方法论的协调与互认。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按年度、分区域更新发布我国电力碳排放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及时更新并向国际通报。
三是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其向大会准备了四份建议。包括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
雷军建议:
一、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足迹政策管理体系,建议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碳减排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减排路径和目标;制定从原材料到报废回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办法,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产业链实施碳减排。
二、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目前我国已发布3批共24个行业核算方法,但尚未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模型,明确碳足迹核算的对象、范围和边界,确保同一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统一;同时,建立碳足迹测量及评价标准体系,明确计量精度、数据来源等要求,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碳足迹核算及评价工作提供明确指导。
三、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当前汽车行业碳足迹数据主要来自各行业申报的平均值或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测算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链骨干企业,围绕能源类型、原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口径、标准一致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数据库,支持行业内可共享碳足迹的数据获取、存储、挖掘和处理分析,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四、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仍不够完善,企业产品低碳认证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振。建议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认证标准,规范认证流程;制定评价等级及对应指标,建立新能源汽车低碳产品评级及公示制度;设计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低碳设计的投入。
3月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起成立“电池行业碳排放标准工作组”。
成立“电池行业碳排放标准工作组”,旨在应对欧盟新出台的电池法规,并迎接国内的双碳目标以及能源双控目标给电池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挑战。
电池企业必须提前认真了解欧盟新电池法规。如果欧盟外电池制造商生产的电池不能符合欧盟新电池法规的要求,将会面临失去巨大的欧盟市场。
国内的双碳目标以及能源双控目标给电池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一方面电池行业由于市场需求正处在快速大规模扩产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固定资产节能审查非常之严格。如果企业的产能设计不能达到节能要求将会影响企业的投产,另一方面能源消耗强度是国家重点管控的节能指标,企业的节能如果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将会影响企业的节能考核结果制约企业的发展。在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除了使用经济手段,最经济的就是使用技术手段,通过节能减排减少企业的碳排放。而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行业的能效对标推动行业和企业向着高能效水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