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词TOP1:
江苏售电市场:本周,江苏公布12月份集中竞价交易结果,价差高达-6.1分/千瓦时,成交电量也跃升至102.19亿千瓦时,双双创出年内新高,售电侧获得红利。但同日江苏又下发文件称增量用户无法在2020年获得入市,且偏差考核改为月结月清,这给江苏售电公司又带来巨大压力。
本周热词TOP2:
电力交易:本周,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都下发文件对2020年电力交易进行通知。江苏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3150亿千瓦时左右,增量用户不能入市;安徽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不设上限,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经营性电力用户可参与。一级用户、售电公司偏差电量允许范围为-2——+3%;广东2020年度长协规模约2200亿千瓦时,按照“价差合同+曲线”的模式组织;四川2020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零售侧实行分品种最高限价。年底各地都加快步伐对2020年电力交易进行规划,市场主体们也都期待着2020年售电市场能呈现利好态势。
本周热词TOP3:
售电:国家能源局公告(2019年第7号)中决定废止文件114件,保留文件375件。其中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有2件与售电相关,决定保留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有10件与售电相关,拟修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中有13件与售电相关,其中废止的2分文件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关于跨地区电能交易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电力交易与市场秩序约谈约访工作的通知。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极星售电一周要闻” (1118-1122)
政策:
1、增量用户无法入市!江苏确定2020年电力直接交易规模3150亿千瓦时
江苏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2020年电力市场交易的通知》,通知中称,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3150亿千瓦时左右。其中年度交易采用双边协商和挂牌方式,月度交易采用集中竞价、挂牌等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2020年的电力用户的准入仅为参加2019年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用户以及符合条件的5G基站用户。这意味着增量用户无法在2020年获得入市。
详情点击:
2、广东2020年度长协:规模2200亿 按“价差合同+曲线”的模式组织
2019年11月20日,广东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广东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称2020年中长期交易按照“价差合同+曲线”的模式组织。
发电侧年度市场交易规模约2200亿千瓦时,鼓励先签订年度双边协商。
详情点击:
3、四川省2020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方案征求意见:零售侧电力市场交易实行分品种最高限价
11月21日,四川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四川省2020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方案》意见的通知。
用电企业准入范围中,四川省已核定输配电价的供电区域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节能减排政策的经营性电力用户,包括“大工业”用户以及年购网电量在200万千瓦时以上的“一般工商业及其它”专变用户。
年度交易中,采用分水期、分月电价的,交易限价由原水电标杆电价278.2元/兆瓦时执行丰枯浮动后上下浮动20%限价。采取全年综合交易电价的,交易限价为原水电标杆上网电价278.2元/兆瓦时的上下浮动20%限价。
月度(月内)交易中,交易价格限价范围为原水电标杆上网电价278.2元/兆瓦时执行丰枯浮动后上下浮动20%限价。
详情点击:
4、安徽2020年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发布: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经营性电力用户可参与
安徽省能源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称,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不设上限。
电力用户: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两部制)电价的经营性电力用户。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单一制)电价且单一户号年用电量大于50万千瓦时的经营性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电力市场,且符合上述用电类型及用电量条件的优先购电权用户。
电力直接交易价格不高于燃煤机组基准电价,下浮原则上不超过基准电价的15%。
一级用户、售电公司成交合同偏差电量允许范围为-2——+3%,之外偏差电量按燃煤机组基准电价10%缴纳合同偏差电量。
详情点击:
5、陕西修改偏差考核标准:正偏差不考核、负偏差超5%按度电3分考核
11月2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征求〈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偏差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实施细则〉两个政策文件修改意见的通知》,其中《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偏差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中对偏差电量范围进行修改,从原来的±5%修改为-5%。其中称-5%以内的偏差电量视为允许偏差,超出-5%的部分,视为偏差考核电量,正偏差电量暂不纳入考核。
详情点击:
评论:
6、浙江售电大吐槽:谷电亏钱?保函太贵?……看官方如何应答
浙江省明年电力交易的初步方案里整个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量最低要占浙江省内发电量的60%以上。按照这一比例计算,明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至少在1800亿,甚至能达到、超过2000亿度。再加上要开始全面放开经营性行业的发电计划,明年售电市场的规模潜力十分巨大。此外,明年还有1000亿度左右的量,会继续由发电企业让利,直接传导给用户。
对于明年浙江省的现货市场,很可能会在上半年先进行模拟运行,逐渐让售电公司参与。如果系统等各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可能会让110Kv以上用户全面进入现货市场。
“今年是四大行业,明年进入市场的一定是很多峰电比例高的用户。”汪文辉说,“大家可以算一算细账。我们都是为了未来真正市场化的现货做衔接准备。外省那样的价差分成模式并没有触及到垄断集团的利益。我们一定不能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
详情点击:
7、万亿级市场潜力下 综合能源服务的前景、趋势若何
未来,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四个方向:
趋势一:能源需求不断升级,能源服务将从用上能升级至用好能,直到未来的用慧能。
趋势二:电网企业引领,两大电网公司相继发布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
趋势三:业务模式走向1+N模式,以一项主营业务为依托向能源行业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发展。
趋势四:市场主体多元化,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发电公司、燃气公司、新能源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储能公司、ICT制造企业、ICT服务企业等类型企业,都将涉足综合能源服务产业。
详情点击:
8、增量用户无法入市、偏差电量月结月清 江苏售电市场还有获利机会吗?
江苏增量电力用户在2020年无法入市参加交易,究其原因,有人说是江苏电量供小于求,发电侧的电量少。从数据上看,2018年江苏的全年发电量为4933.5亿千瓦时,而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128.3亿千瓦时,需求电量远远大于本省发电能力,以至于江苏电力市场无法容纳更多的新增电力用户来参加市场化交易。
江苏省的偏差考核结算方式从2018年的月结年清,到2019年的月结季清,再到明年的月结月清,售电公司面临的考核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预测能力来应对风险。首先作为售电公司应该全面理解政策,了解报价规则、考核结算规则、操作规则;其次要经营有方,掌握测算偏差电量的方法。客户评估是偏差电量控制的起点,建立多维度的客户评估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客户的高度参与和紧密合作是控制偏差的关键,售电公司应扩大客户基数,对冲风险,采取用户分担机制,评估用户用电稳定性。
详情点击:
报道:
9、正式入市!浙江首批76家售电企业通过公示 即日起开始绑定零售用户
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2019年浙江售电市场售电公司公示结果的公告》,公示期间,市场有关方面未对76家售电企业提出有效异议。该76家售电企业可参与市场交易,即日起开始绑定零售用户。
详情点击:
10、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再添新动作 国网公司布局电力机器人
国电南瑞公告拟与亿嘉和三源电力共同出资设立国网瑞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定位于从事电力作业机器人、特种车辆及带电作业工器具等相关软、硬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业内认为这将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再添新动作。
公告显示,国电南瑞持有国网瑞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40%的股权,亿嘉和与三源动力持股比例分别为40%和20%。
电力机器人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感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的重要载体。电力机器人可分为巡检机器人和检测作业机器人两大类,从2013年开始国网公司和南网公司都开始进行无人机巡检试点推广。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6地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 首个现货交易品种试运行 】售电一周要闻(1111-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