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首页 > 配售电 > 电力金融 > 政策 > 正文

最高2000万元!四川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2025-07-08 18:16 来源: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

(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15%(省本级投资项目除外),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二)煤炭减量及清洁化利用类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三)新型储能和能源领域氢能项目、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15%,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6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五)满足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40%,改造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新增投资的4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

(六)满足涉改乡镇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按项目总投资(财务决算审计金额)的10%给予补助。

(七)省委、省政府确定需省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资金安排方式及额度进行安排。

详情如下:

《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规范和加强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更好发挥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对全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作用,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第45号令)、《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环资规〔2024〕338号)和《四川省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川发改投资规〔2019〕463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了《四川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领域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规范指导本领域项目申报,尽快下达本年度资金计划,请于2025年7月15日前将意见建议发送至电子邮箱scfgwzhc@163.com。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地 址:成都市锦江区滨江东路156号

邮 编:610021

邮 箱:scfgwzhc@163.com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8日

附件: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更好发挥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对全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作用,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第45号令)、《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环资规〔2024〕338号)和《四川省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川发改投资规〔2019〕463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省能源局)(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以下简称“省预算内投资”)的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领域项目管理。本办法所称的省预算内投资安排方式主要为投资补助。

第三条 省预算内投资应当安排用于新开工或在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项目。申请省预算内投资的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项目应当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划要求。

第四条项目安排的省预算内投资金额原则上应当一次性核定,已经足额安排补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请;同一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请不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

第二章 支持范围和资金安排标准

第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包括:

(一)节能增效项目。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煤炭、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和能耗替代项目的节能改造升级,重点用能单位和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综合能效提升,园区集中供热、热电联产,清洁生产改造,省本级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等项目。

(二)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升级改造,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以竹代塑”产品生产等项目。

(三)低碳项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示范推广应用项目,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项目。

(四)煤炭减量及清洁化利用项目。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项目,煤层气(矿井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项目,8%以下超低浓度瓦斯利用项目,余热余压利用项目,煤基清洁燃料与高端材料产业化项目,矿区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近零排放项目,矿区智慧能源管理与新能源耦合建设项目。

(五)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项目。汽轮机通流改造、锅炉和汽轮机冷端余热深度利用改造、煤电机组能量梯级利用改造、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煤电机组清洁化利用等实现现役煤电机组降低供电煤耗或污染物排放的煤电升级改造项目。

(六)新型储能和能源领域氢能项目。独立新型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能源领域应用项目。

(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项目。存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脱酸、脱硝等设施改造和烟气系统提标改造等项目。

(八)消费端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满足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

(九)涉改乡镇农村电网项目。满足涉改乡镇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

(十)国家安排我省需省级配套的项目。

(十一)省委、省政府确定支持的其他项目。

第六条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年度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时,根据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工作任务需要,确定当年具体支持项目范围和要求。

第七条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

(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15%(省本级投资项目除外),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二)煤炭减量及清洁化利用类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三)新型储能和能源领域氢能项目、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15%,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6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元。

(五)满足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40%,改造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新增投资的40%,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

(六)满足涉改乡镇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建或改造项目:按项目总投资(财务决算审计金额)的10%给予补助。

(七)省委、省政府确定需省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资金安排方式及额度进行安排。

(八)中央预算内投资配套项目按照国家和我省相关要求统筹安排资金。

第八条项目所在市(州)和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结合项目储备情况、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分轻重缓急,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研究提出合理投资需求,不得盲目夸大投资需求,不能出现“报大建小”、“半拉子工程”等问题。

第三章 资金申请与下达

第九条申请本专项省预算内投资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本专项规定的资金支持方向;

(二)未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三)未获得省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

(四)项目已完成相应行业领域要求的前期工作,列入项目储备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并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政府投资项目应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审批),项目建设条件基本落实,新开工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在建项目申报时工程进度未超过50%;

(五)具备有效监管措施和绩效管理措施。

第十条资金申报、审核和计划下达,以及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按照《四川省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执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