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核电厂是指建在内陆江、河、湖边的核电厂。那么在内陆建核电厂和沿海到底有什么差别?
(来源:微信公众号“核能科普ABC” ID:henengkepu 作者:俞冀阳)
说一点差别也没有的,大概很容易被人认为是骗子。至少从外观上看起来是有差别的,内陆核电厂有类似火电厂那样的巨大的空冷塔,上面还在冒着白气,而沿海核电厂,由于用的是海水冷却,因此没有空冷塔。
A)安全标准
我国的核电安全标准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标准一致的,内陆核电厂采用空冷塔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要做到其淡水消耗量不会影响流域下游的水资源量才是一个合格的厂址,内陆核电厂下游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因此在安全标准上,和沿海核电是没有差别的。
B)辐射影响
我国内陆核电厂的水、气等流出物的排放指标均要达到国家标准,对环境和居民造成辐射影响的增加量要远低于环境本底的辐射水平,不能影响环境和公众健康。在辐射对公众的健康影响上和沿海核电是没有差别的。
C)万一发生极端事故
内陆核电厂一旦发生大规模场外放射性物质释放时,和沿海核电厂是有差别的。
首先是辐射影响区域大小,沿海核电画个圈圈的话,有一半是在海里的,如下图所示。因此事故情况下影响的陆地面积要比内陆核电小一半。应急区域的陆地面积和应急准备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差别。
其次是人口密度问题,内陆核电一般人口密度会较大,不过这也取决于具体的厂址条件。
然后是公众所关心的下游水资源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大,在发生事故后,根据现在的技术是完全可以采取措施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围堵封存,沿海和内陆其实差别不大。
D)那到底能不能在内陆建核电厂?
就能不能这个问题而言,答案是完全能的。世界多个国家发展核电的实践证明,内陆核电厂与滨海核电厂在安全性上没有本质区别。法国和美国的内陆核电比例分别占到69%和61.5%,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台核电机组;有些国家如瑞士、乌克兰、比利时等,其核电厂全部建在内陆。德国政府虽然放弃了核电,然而德国的边境线旁边有很多核电厂。
而且我国拟建内陆核电项目选址条件良好,拟采用的又是三代技术,因此不可能发生类似日本福岛核电厂那样的严重事故。通过采取进一步的工程措施,可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内陆核电厂对公众的健康风险远远小于人类的其他活动。
即使发生极不可能发生的核事故时,内陆核电厂也可以采取措施,实现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污水的“可贮存”、“可封堵”、“可处理”和“可(与水体)实体隔离”。
虽然内陆完全能建核电厂,但是到底该不该建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考虑当地的发展水平,电力需求情况,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等等诸多因素。慢慢来,早晚是要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