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具体是一种依靠被弃风电用于电能替代以及多种能源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来保持独立稳定运行的微型多能源互联运行系统。是由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与能源网主控相连,能源网主控分别与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相连;大电网通过并网点与微电网相连接,微电网与燃气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和电磁炉相连,微电网与热力网通过电制热相连,燃气网与热力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相连接。本发明合理利用弃风能源,即节约能源,同时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多种能源网络之间互相传输能量,使能源网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潇桐 张钊 孙峰 李胜辉 戈阳阳 王刚 张涛 齐全 董鹤楠 白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具体是一种依靠被弃风电用于电能替代以及多种能源网之间能量交换来保持独立稳定运行的微型多能源互联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加剧,现有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与节能减排矛盾突显。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日臻成熟、电力市场改革的契机、“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催生了智能电网与其他能源网的深度融合。其他能源网主要是指除电网外的其他能源传输网络,如天然气网、氢能源网等,以下简称“ 能源网”。能源互联网具有综合物理融合和信息融合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促进能源利用的结构优化。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加剧,现有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与节能减排矛盾突显。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日臻成熟、电力市场改革的契机、“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催生了智能电网与其他能源网的深度融合。其他能源网主要是指除电网外的其他能源传输网络,如天然气网、氢能源网等,以下简称“ 能源网”。能源互联网具有综合物理融合和信息融合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促进能源利用的结构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弃风能源实现电能替代,并且其它能源网和电网之间也可以相互传输能量,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又不失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一种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是由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与能源网主控相连,能源网主控分别与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相连;大电网通过并网点与微电网相连接,微电网与燃气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和电磁炉相连,微电网与热力网通过电制热相连,燃气网与热力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相连接。
所述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与能源网主控相连,能源网主控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能源网主控分别与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相连,接收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上传的数据并分别对其下发指令。
所述大电网通过并网点与微电网相连接,实现大电网与微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当并网点断开连接时,微电网离网运行。
所述微电网与燃气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和电磁炉相连,冷热电三联产发电用于燃气网向微电网提供能量,电磁炉用于微电网向燃气网提供能量。
所述微电网与热力网通过电制热相连,电制热用于微电网向热力网提供能量。
所述燃气网与热力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相连,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用于燃气网向热力网提供能量。
所述能源网主控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时接收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上传的数据并分别对其下发指令;微电网接收能源网主控下发的指令,通过电磁炉向燃气网提供能量,通过电制热向热力网提供能量;燃气网接收能源网主控下发的指令,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向微电网提供能量,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向热力网提供能量;热力网接收能源网主控下发的指令,接纳微电网和热力网传输过来的能量。
当所述弃风量达到一定指标时,能源网主控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传来的数据,并向微电网、热力网及燃气网发出弃风电能替代的命令,减少热力网和燃气网的能量输出,以弃风发电通过电磁炉和电制热进行电能替代;能源网主控以维持能源网系统稳定为原则,并网运行状态下大电网通过并网点与微电网相连接,实现大电网与微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离网运行状态下大电网与微电网断开连接,当微电网发电能力不足以供给全部用电负荷时,能源网主控向燃气网发出控制命令,燃气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向微电网提供电能以满足用电需求;当热力网出现故障或供给能力不足时,能源网主控向微电网和燃气网发出控制命令,微电网通过电制热向热力网提供热能,燃气网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向热力网提供冷能和热能;当燃气网出现故障或供给能力不足时,能源网主控向微电网发出控制命令,微电网通过电磁炉向燃气网中的负荷提供能量。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使弃风能源可以用来替代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同时燃气网和热网也可以在微能源网脱离大电网独立运行时补充电网功率缺额,使微能源网具备长期独立运行的能力。相比较目前的能源网系统,本发明合理利用弃风能源,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多种能源网络之间互相传输能量,使能源网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但不受实施例所限。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大电网1,并网点2,微电网3,电制热4,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热力网6,能源网主控7,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燃气网9,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电磁炉11。
发明专利要点简析
1 .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是: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与能源网主控(7)相连,能源网主控(7)分别与微电网(3)、热力网(6)及燃气网(9)相连;大电网(1)通过并网点(2)与微电网(3)相连接,微电网(3)与燃气网(9)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和电磁炉(11)相连,微电网(3)与热力网(6)通过电制热(4)相连,燃气网(9)与热力网(6)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与能源网主控(7)相连,能源网主控(7)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能源网主控(7)分别与微电网(3)、热力网(6)及燃气网(9)相连,接收微电网(3)、热力网(6)及燃气网(9)上传的数据并分别对其下发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网(1)通过并网点(2)与微电网(3)相连接,实现大电网(1)与微电网(3)之间的能量交换,当并网点(2)断开连接时,微电网(3)离网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3)与燃气网(9)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和电磁炉(11)相连,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用于燃气网(9)向微电网(3)提供能量,电磁炉(11)用于微电网(3)向燃气网(9)提供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3)与热力网(6)通过电制热(4)相连,电制热(4) 用于微电网(3)向热力网(6)提供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网(9)与热力网(6)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相连,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用于燃气网(9)向热力网(6)提供能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网主控(7)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时接收微电网(3)、热力网(6)及燃气网(9)上传的数据并分别对其下发指令;微电网(3)接收能源网主控(7)下发的指令,通过电磁炉(11)向燃气网(9)提供能量,通过电制热(4)向热力网(6)提供能量;燃气网(9)接收能源网主控(7)下发的指令,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向微电网(3)提供能量,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向热力网(6)提供能量;热力网(6)接收能源网主控(7)下发的指令,接纳微电网(3)和热力网(6)传输过来的能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网互联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弃风量达到一定指标时,能源网主控(7)接收调控中心弃风指令(5)传来的数据,并向微电网(3)、热力网(6)及燃气网(9)发出弃风电能替代的命令,减少热力网(6)和燃气网(9)的能量输出,以弃风发电通过电磁炉(11)和电制热(4)进行电能替代;能源网主控(7)以维持能源网系统稳定为原则,并网运行状态下大电网(1)通过并网点(2)与微电网(3)相连接,实现大电网(1)与微电网(3)之间的能量交换;离网运行状态下大电网(1)与微电网(3)断开连接,当微电网(3)发电能力不足以供给全部用电负荷时,能源网主控(7)向燃气网(9)发出控制命令,燃气网(9)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发电(10)向微电网(3)提供电能以满足用电需求;当热力网(6)出现故障或供给能力不足时,能源网主控(7)向微电网(3)和燃气网(9)发出控制命令,微电网(3)通过电制热(4)向热力网(6)提供热能,燃气网(9)通过冷热电三联产制冷制热(8)向热力网(6)提供冷能和热能;当燃气网(9)出现故障或供给能力不足时,能源网主控(7)向微电网(3)发出控制命令,微电网(3)通过电磁炉(11)向燃气网(9)中的负荷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