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审结果公布,全国共四类(园区、企业、社区、基地)60个案例获选。国网无锡供电公司“角落里的能源驿站 可持续的社区生活”从上千个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也是此次国网系统唯一独立申报并有案例入选的供电公司。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电力在绿色转型中交出的一份“履责实践高分答卷”。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已连续5年开展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全国示范标杆,引领全社会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案例揭秘:
配电房变身“绿电驿站”,小空间撬动大变革
中国60%人口集中在1%土地上,社区“边角料”资源闲置浪费。在江苏无锡,全市六千多座配电房,长期被居民嫌弃“占公摊”、物业弃管,沦为电瓶车乱停、垃圾环绕的“灰色角落”。
如何激活这些空间?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用创新作答。
场景再造:
在配电房外部闲置区域,集成充换电、便民服务、能源管理三大功能——建光伏车棚、装智能充电桩(10个电动自行车桩+1组换电柜+2个汽车桩)、引入快递柜、电子公告屏,打造“13合1”的零碳驿站。

技术赋能:
屋顶铺设光伏+储能系统,构建“光伏+储能+充电桩”微电网,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智慧路灯实时监测气象(气温、风速、PM2.5等),化身居民“家门口气象站”。

模式突破:
推出“3×2+N”标准化设计(精简型、标准型、旗舰型),模块化拼装,6万-26万元低成本投入,最快3天建成一座驿站。

三种配置标准方案。
最终,三重效益引爆“社区革命”。
环境价值:
驿站运行759天,光伏发电超10.4万度,降碳52吨!光伏下种草涵养水土,真正“变废为宝”。
经济价值:
以新安佳苑驿站为例,年收益约4万元(光伏发电+便民服务),吸引了无锡城投集团等合作,二期8座驿站已落地。
社会价值:
服务超1.5万人次,解决了“充电难”“通知难”痛点。项目获联合国全球契约论坛推广,还斩获了中第二届中国青年SDG创新挑战赛“SDG创新解决方案大奖”和“最具商业价值方案奖”;项目作为代表中国的两个创新方案之一在联合国全球契约全球影响力论坛上进行发布。
近年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将“双碳”目标融入民生细节,从百姓“急难愁盼”切入,让绿色低碳不再“高大上”,而是下楼就能体验的“烟火气”;用光伏、储能、物联网技术,让基础设施“自我造血”,实现零碳运行;标准化方案适配不同社区,2025年已覆盖无锡多区,为全国老旧社区改造提供了“无锡样板”。
着眼于民生小事,用最擅长的方式打造可持续生活——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以“能源驿站”小切口诠释了“国网担当”,为社区低碳革命树立标杆。未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将继续深耕绿色创新,助力更多“边角料”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