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定位和盈利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公司定位从市场参与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商业模式从赚取购销价差向收取“过网费”转变。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电网公司市场地位、维护传统售电市场三个维度出发,国家电网从战略上有发展新兴业务、培育新增长动能的需求,瞄准具备增值潜力和高盈利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
随着电改的进展,售电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售电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来说,如何精准把握电改可能的本质目标—通过激活市场化机制,形成现代能源服务产业,在售电专业化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并且形成有竞争力的能源服务业务,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战略问题和未来的挑战。
《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近日发布了,该方案是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为核心,全面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最大亮点是将根据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以及现货市场试点等实际情况,分类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建设,保证目前情况和电力现货市场具备较强适用性。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极星售电一周要闻” (1120-1124)

政策:
京津唐电网电力中长期交易暂行规则发布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日前印发了《京津唐电网电力中长期交易暂行规则》,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同时废止。该规则适用于京津唐电网范围内统一开展电力中长期交易。年度双边交易主要开展直接交易、跨省跨区交易。参加年度双边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准入的发电企业、电力大用户、售电企业。每月(12月除外)15日,开展次月月度以边交易。每月17日前开展次月及后继月份合同电量转让交易。
详情点击
甘肃调整电价结构: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分
甘肃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合理调整电价结构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称,将降低甘肃电网输配电价,输配电价改革降价空间用于降低省内大工业用电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降低工商业销售电价,工商业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2.3分钱。适当提高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1分钱,调整后的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临时结算价格为每千瓦时0.3078元。
详情点击
能源局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印发:建立电力用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中称,结合各地实际,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根据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以及现货市场试点等实际情况,分类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建设,确保对目前情况和电力现货市场具备较强适用性。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为核心,全面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详情点击
报道:
售电公司如何把握国网新战略下的机遇?
随着电改的进展,售电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售电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来说,如何精准把握电改可能的本质目标—通过激活市场化机制,形成现代能源服务产业,在售电专业化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并且形成有竞争力的能源服务业务,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战略问题和未来的挑战。
详情点击
利用智慧能源解决增量配网发展的技术难题
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在第一批106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中,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类的试点共69个,占比达65%。由此可见,园区成为了智慧能源和增量配网共同的主要落脚点。园区型智慧能源系统的核心是电能,电能的载体是电网。增量配网则为智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创造了有利的耦合条件,能够充分发挥智慧能源系统的集成优化价值。
详情点击

从卖电向卖服务转身 国家电网高调做综合能源服务商
正在推进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国家电网调整航向的动因。在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定位和盈利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公司定位从市场参与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商业模式从赚取购销价差向收取“过网费”转变。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电网公司市场地位、维护传统售电市场三个维度出发,国家电网从战略上有发展新兴业务、培育新增长动能的需求,瞄准具备增值潜力和高盈利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换而言之,在内外环境变化下,电网公司通过做大资产规模、织大电网的模式已经很难赚取高额利润,在改革约束下转向综合能源服务也是不得已为之。其目的有二:(1)巩固原有售电市场,(2)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已经开展的部分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如配网节能项目净利润率在20%左右,具有极高的投资收益水平。
详情点击
数据:
中电联公布2017年1-10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2018亿千瓦时
近日,中电联公布了2017年1-10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10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当月增速较上月回落,第三产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当月增速较上月回落;除化工行业,其他高载能行业当月用电增速同比回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火电发电量增速同比提高;除水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新增发电能力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接近半数。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广东2018年年度合同电量集中交易落幕:总成交电量96.36亿千瓦时 平均价差跌宕起伏
11月2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的2018年年度合同电量三轮集中交易正式落下帷幕,第三轮供应方共54家参与,52家成交;需求方共59家参与,27家成交。成交6892手,成交电量689200万千瓦时,成交平均价差-56.58厘/千瓦时。三轮交易共成交9636手,总成交电量96.36亿千瓦时,基本接近100亿总成交规模。次轮与首轮相比减少1416手,成交电量也由208000万千瓦时下滑至66400万千瓦时,第三轮强势反弹,成交6892手,成交电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达到689200万千瓦时,相当于首轮的三倍。
详情点击
广东10月交易结算:考核电费为近半年最高!用户获利5.54亿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关于2017年10月份广东电力市场结算情况的通告》,10月电厂市场交易总价差电费6.93亿元。价差电费中,长协价差4.69亿元,竞价价差2.57亿元,市场偏差(偏差1)电量价差-0.32亿元,平均降幅-64.57厘/千瓦时。10月份售电公司本身从市场合约获利0.92亿元(若不考虑考核费为1.39亿元)。用户获利5.54亿元,用户平均价差-51.55厘/千瓦时,用户获利占比85.77%。
详情点击
售电产业:
江苏省2018年电力市场准入电力用户数多达9361家!
2016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全国第一(1408亿千瓦时)的江苏省,在11月23日发布了2018年电力市场准入用户名单,这份电力用户准入名单中13个市加起来的用户总数多达9361家。江苏省从2014年到2017年的电力用户准入情况,在不考虑电力用户退出的情况下,在2017年的电力用户大概有2613家左右。而2018年的准入用户数量要比2017年增加了6748家左右。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跨区交易迎来新机会 售电公司如何变现?】售电一周要闻(11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