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称,今年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约4.8%,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4个百分点。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今年前10个月的售电量达到了29888亿度,同比增长4.2%。用电量稳定增长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它意味着稳定的经济发展、可观的社会效益,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数据 > 正文

国家电网:前10个月售电量达29888亿度 同比增长4.2%

2016-11-16 16:59 来源:亮报 

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称,今年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约4.8%,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4个百分点。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今年前10个月的售电量达到了29888亿度,同比增长4.2%。用电量稳定增长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它意味着稳定的经济发展、可观的社会效益,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每个数据背后都有故事,它与你、我和他息息相关。

4.2%:经济企稳回升

售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关性。今年1~10月,国家电网公司售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4.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经济形势的好转,带动了工业电量增速的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均保持6.7%的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称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其实,从今年前10个月用电数据上的变化就能看出经济增长的端倪。

11月8日上午,江西赣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的建筑工地上,挖掘机轰鸣不断,渣土车往来穿行,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建设新的厂房和生产线。

看到这一幕,从事电力营销多年的赣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张志祥告诉记者:“我们干电力营销的,最直接的感受是经济好了,电量就能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张志祥从电力运行数据中明显感受到了赣州经济的企稳回升。

“赣州市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业扩报装用电项目14.36万个,同比增长11.23%;容量209.7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6.04%,增速位列江西全省前列。”张志祥高兴地告诉记者,新增业扩报装用电项目的增长反映出赣州经济的增速在明显加快。

与张志祥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赣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轶群,此次,张志祥就是专门上门对接孚能科技的5000千伏安新增用电项目,这让杨轶群放心不少。

赣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块及系统开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已经与一汽、二汽等大型汽车企业合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产销两旺让企业的用电量很大。杨轶群说:“前三季度用电量达到1029万度,同比增长161.76%。今年还要继续扩大产能,新上马的二期工程新增用电容量5000千伏安。预计企业的产值将从2016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0亿元。”

孚能科技是江西经济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GDP增长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电力数据也可以验证,江西全社会用电量874.59亿度,同比增长9.7%,增速位列全国第三。今年,很多省份像江西这样在经济发展和用电量上交出了亮眼数据,这引起了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所所长单葆国的注意,多年来他一直研究经济运行与电力的关系。

“今年1~10月,国家电网公司售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4.4个百分点。而经济增速今年以来一直维持在6.7%,呈现阶段性趋稳态势。整体来看,售电量增速出现回升与国家经济阶段性趋稳有着直接关系。从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用电量的总量和增速可以看出: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国内生产总值决定了全社会用电量规模的大小。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使工商业的生产更加活跃,用电量增多。反之,则对用电量产生逆向作用。”单葆国分析道。

数据证明了单葆国的分析,2013~2015年,我国售电量增速分别为8.3%、3.0%、-0.2%,GDP增速分别为7.7%、7.4%、6.9%。整体来看,售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关性,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导致售电量增速不断下滑。

今年1~10月,售电量增速为4.2%,较上年同期上升4.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工业经济形势的好转,带动了工业电量增速的回升。而工业用电量作为"克强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指标之一,它的回升也证明了经济发展的脚步又快起来了。

在单葆国看来,经济与电力之间也存在互动关系,宏观经济会影响用电量,而大规模的电力投资也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电网投资是拉动内需的有力引擎,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加大电网投资和建设力度,可以直接促进投资、消费和外贸,也对冶金、建材、电气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以500千伏工程为例,每百公里线路需要耗钢0.5万吨、铝材0.2万吨、水泥0.7万立方米。研究表明,电网投资每增加1亿元,就会带动相关产业产出3亿元。

3.1个百分点:企业转型明显

电能替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效益。图为江苏溧阳市供电公司员工为茶场检查用电设备。史刚摄

大规模的电能替代也拉动了售电量的增长。根据测算,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售电量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电能替代的电量就相当于有效拉动售电量增长3.1个百分点。

如今,随着电能替代技术和政策的日臻成熟,其环境和经济效益更加明显,电能替代让用电客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更多地被社会各界接受和选择。同时,大规模的电能替代也拉动了售电量的增长。

“改用电制茶后,今年我们公司的茶叶无论是白茶还是绿茶品质都提高了不少,卖得更好了!”11月4日,面对上门走访服务的江苏溧阳市供电公司员工,溧阳汤山九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宾如是说。

去年,吴宾接受溧阳市供电公司以电代煤、以电代柴的建议,在供电公司帮助下,将所有制茶设备改用电。

吴宾购买了20台大功率电热式滚筒杀青机以及理条机、烘干机等设备,彻底淘汰了煤柴制茶设备。

溧阳市供电公司为像吴宾这样的茶农开辟了用电增容“绿色通道”,提供从申请、查勘、确定供电方案到施工、验收、装表接电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属地供电所电工定期上门为茶农把脉问诊用电问题,提供义务检修服务,确保茶企用电安全可靠。

“用电以后,茶叶不会染上煤和柴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味道更纯正了。”吴宾告诉记者,电力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还提高了制茶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少去了不少人力成本。

如今,吴宾的企业年产茶叶10万多公斤,年用电量达145万度。

看到电能替代带来的好处,溧阳的茶叶生产企业纷纷主动效仿。今年,溧阳市茶叶生产企业全部实现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柴,年节约燃煤2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吨,减少木柴使用100多万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今年1~10月,溧阳全市共完成电力替代项目78个,推广电锅炉69台,新装岸电15套,完成电力替代容量10.68万千瓦,新增售电量2.1亿度,拉动当地售电量增长将近4个百分点。

除了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低碳环保等外部约束不断收紧,电能替代也已成为国家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发布会上指出:“大量的散烧煤和原油消费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消费散烧煤7~8亿吨,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20%,与美国、欧盟相比,散烧煤的占比是相当高的。”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1.3亿吨标煤,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7%,伴随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度。

11月11日,中国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立。联盟希望通过整合能源系统和社会资源,推进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战略,促进以电为中心、清洁化为特征的能源结构调整。

在3年前就提出电能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电网公司,截至今年10月底,在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6万余个,替代电量规模达2286亿度,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燃煤9030万吨。仅今年前10个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电能替代重点项目3.5万个,替代电量883亿度。

根据测算,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售电量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电能替代的电量就相当于有效拉动售电量增长3.1个百分点。

对此,单葆国分析认为,电能替代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支撑售电量增长的关键。电能替代的领域将不断拓展,替代项目质量和电量将持续优化,电能替代的节能减排、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断显现。

14.9%:居民享电气化红利

农网供电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图为四川宜宾供电公司员工为“农家乐”架线。陈刚王勃涛摄

今年1~10月,我国居民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去年提高7.2个百分点,远高于工业。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也已经超过工业。

通过持续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农村基本生活生产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农民的收入提高,城镇居民客户用电更加舒心,更好的用电环境也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客户的用电需求,拉动了售电量的增长。

湖北江陵县刘湖村村民刘宏松曾在广州打工,今年因家中孩子要上学,他不得已返回江陵老家。回到家中的他萌生了养猪致富的想法。

“猪舍附近没有供电线路,单独架设一条供电线路费用太高,根本无力承担。”刘宏松望电兴叹。

得知刘宏松的情况后,沙岗供电所将他的项目作为农村扶贫产业项目纳入农网动力电改造升级项目中,在刘宏松新盖的猪舍前架起了1100米供电线路,安装1台1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帮刘宏松接通了养猪场电源。

“有了稳定放心的动力电,我发展养猪事业的信心更足了。”在刘宏松新建的1000平方米猪舍里,一个电气化养猪场已建成,1200头小猪在圈里欢蹦乱跳。刘宏松算了一笔账:如果今年猪肉市场平稳,自己养的1200头猪年产值可达240万元左右。

和刘宏松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直观地感觉到农村的电更稳了,用电更方便了。这是因为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小城镇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工程。

这些工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电力保障。这一点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深有感触。经常深入农村走访调研的陈锡文,对于农民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有着很深的了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曾就机井通电工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方现在还有好多机井是用柴油机抽水灌溉,相比用电抽水灌溉,用柴油机给一亩地浇一遍水的成本要多10元钱,有10亩地就是100元,而一季小麦的生长周期往往需要浇几遍,一户小麦种植户一年光灌溉的成本就要几百元,现在小麦等农产品的利润本来就很低,如果国家电网公司能把机井通电这个事做好,让每户农民多增收几百元,就是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尤其是通动力电以后,为农户扩大生产和多种经营提供电力支撑,这部分动力用电远远高于现有的居民照明用电量,拓宽了售电量增长通道。

以湖北为例,今年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加快农网改造升级步伐,释放县域经济用电潜力,今年已下达配网项目投资170亿元,重点加快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村村通动力电项目建设。今年1~10月,湖北农网累计完成售电量660.83亿度,同比增长48.45亿度,增幅7.91%,高出城网2.8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66.21%。

单葆国预计,2020年,仅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就将带动农村电量增加约140亿度。

除了农村用电的稳定增长,居民用电的快速增长也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今年1~10月,我国居民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去年提高7.2个百分点,远高于工业。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也已经超过工业。

居民用电增长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电气化水平提升。从最初的电灯泡,到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再到空调、电脑、吸尘器……越来越多家用电器的使用,使居民用电量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人均用电量约4142度。虽然这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居民用电量是相当低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期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要达到6.8万亿~7.2万亿度,年均增长3.6%~4.8%,人均用电量5000度。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居民用电还将继续是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之一。为进一步满足居民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以“电网连万家、共享电气化”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与家电制造厂家合作,向购买家电的居民送出电费红包等实惠,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

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电网连万家、共享电气化”主题活动持续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希望到今年年底,实现在公司经营区域内推动家庭耐用电器销售5000万台,增加用电设备负荷1000万~1500万千瓦,拉动用电潜力电量增长100亿~150亿度。

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经济回暖的客观原因,也说明随着供电企业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角色,电能替代不断深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用电成为人们的主动选择。(作者:郑永生 史刚 许永超 周志勇)

延伸阅读:

国家电网:借助电力大数据 年底前掌上电力服务将实现全覆盖

从国家电网大数据“云图”看大数据给电力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原标题:用电量增长释放了什么信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