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江南水乡下了第一场冬雨,而内蒙古多伦的气温早已降至零下9摄氏度。从浙江到蒙东,相隔千里。如果不是参与特高压变电站筹建,郑飞平没有想过,他会背上行囊,踏上这千里行程。
郑飞平是浙江电力检修公司特高压援建项目成员,去年11月,他和同事夏世伟志愿申请到国网蒙东电力的特高压建设现场帮扶,毅然踏上了前往内蒙古多伦的路。来到蒙东特高压工程筹备现场,郑飞平负责锡盟站二期工程旁站监督和一期工程消缺工作。锡盟站筹备工作尚未结束,鄂尔多斯站的验收也开始了。接到蒙东电力检修公司特高压筹备组的电话后,郑飞平再次踏上1000千米的行程。
千里奔走
进入魏家峁
内蒙古的天亮得晚,气温降得早,9月底温度已降至零摄氏度。正常而言,郑飞平需中途在呼和浩特休息,然后转车前往目的地鄂尔多斯站,行程至少要花48个小时。郑飞平简单准备了几件棉服便赶往车站买票。大巴抵达呼和浩特车站已是下午3点。他一刻没有停留,直接奔向售票口。
不巧,开往魏家峁的车票上午便销售一空,郑飞平只得暂时前往薛家湾镇,再转车抵达。这么一折腾,郑飞平到魏家峁已是晚上9点。一路上来不及吃上一口饭,他只能随便吃几块饼干充饥。
魏家峁村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日照强烈,气候干燥。进入深秋,植被消退,大风便开始了扬尘,空气中悬浮着沙土。这里产煤,村子东北坐落着一座热电厂,行走在室外,口中常会有沙粒和尘土的涩味。
第2天一早,郑飞平奔走千里,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终于抵达了特高压鄂尔多斯站。
不惧风沙
言传身教忙
郑飞平还没来得及戴上准备好的口罩,鄂尔多斯站场地便狂风四起。“这里空气中灰尘太大,好多人都感觉得了鼻炎,所以口罩是必备的验收工具。”鄂尔多斯站筹备人员提醒郑飞平戴好口罩,并一点点告诉他在这里验收设备的注意事项。另外,这里的饭菜比较咸,加之气候干燥,矿泉水也成了验收时的必备工具。
待工作和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后,验收正式开始。郑飞平的任务是验收站内1000千伏区域伸缩节、全站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局放监测系统及六氟化硫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对他来说,有了在浙江筹建特高压的经历,再加上全程参与了特高压锡盟站的各项工作,验收工作可谓轻车熟路。他一边验收设备,一边言传身教,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的青年员工传授关于开关、刀闸、变压器等方面的知识。
“王宇,验收工作不仅要依据验收卡逐条逐项验收,还要考虑设备运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戴口罩的缘故,郑飞平说起话来不是很方便。他经常摘下口罩,确保青年员工能够听得清楚一些,所以真正戴口罩的时间并不多。由于口唇经常暴露在风沙中,他的嘴唇开裂了。
尽管如此,郑飞平还是详细讲解了GIS验收的关键部位,随后又告诉青年员工如何与厂家人员沟通。就这样边验收边讲解,他完成了205个1000千伏区域的六氟化硫气室压力表、31个局放监测点验收,确保每个监测信号的通道传输均验收正常。
以诗抒怀
寄托思乡情
工作之余,郑飞平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蒙东电力检修公司的青年员工偶尔也会找他聊聊天。原来,郑飞平的老家距离鄂尔多斯站不远,可他从来没有想过回老家一趟。当其他人问他原因时,他总是说:“现在验收这么忙,等有空了再回吧。”
其实,他心里清楚,等这里的验收结束,他还得赶回特高压锡盟站。到那时,距离他老家又是千里之远了。就这样,郑飞平和鄂尔多斯站的筹备人员一起,在验收现场度过了国庆长假。
每个人都想家,郑飞平也不例外。平时乐观快乐的他,也有自己的表达思念的方式。郑飞平喜欢读点诗歌,偶尔也会尝试写作现代诗歌、近体格律诗。我们在他的笔记本上,偶然看到了这样一首诗:
凌空的大雁排歌离去
请带上我的那一页家书
一面书写思念
一面报送安好
家书到了,电话响了
我回答
生命需要远行
一半承载责任
一半献给青春
我赞美青春,赞美远行的人
延伸阅读:特高压招标下半年需求疲软 两月来仅有这些企业中标
原标题:到电网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