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参加了线上微论坛“解读售电侧开放带给表计行业的机会与挑战”。主讲人,群里号称大咖的先见能源智库武连明,武老师给大家上了场精彩的课。
自由问答环节
以下是会议现场自由问答环节,热情的群友提出的问题,武老师挑选了几个回答。内容如下:
Q1.网售分离对计量行业是寒冬还是新机遇?会否市场洗牌?
对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售电市场化可能是一个机遇,但是前提是是否能顺利跨越我上面提到的这些鸿沟,从技术到业务,从产品到系统,从产品销售到客户导向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这是很痛苦的。市场洗牌个人觉得短期内由于两网的投资规模支撑,应该不会有太大可能性,慢慢的会有变化。
Q2.电改对居民用电及表计计量体系会是什么状况?
居民用电价格是政府管制的,居民用电服务是电网公司的普遍服务义务,包括供电服务和抄表结算服务,这部分业务大多还是原来两网的业务,也不会有太多市场化售电公司感兴趣吧,所以基本上表计计量体系维持现状。
Q3.从武老师的演讲中,你是认为此次电改会取得成功?
可以打破电网的垄断地位?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只是初次的一些交锋,说白了就是从电网身上割肉,现在趋势就是大的国有资本和政府在和电网较量,用小垄断去对付大垄断。
Q4.我提问一个问题,我们这些非国网表计的生产厂家,产品原来主要供应给企业内部做计量管理和能耗监测。成立售电公司后,国网的这些表计厂家有往我们这个市场发展的趋势,那作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非国网的表计生产厂家,受到国网供应商的挤压这是必然的一个趋势,但是你们更有优势,因为你们原来是小批量个性化的,但是从企业战略上看,刚才说的这些鸿沟一个都不能少,必须一个个跨越,只不过相对来说体量小包袱小,掉头快一些吧。
Q5.售电公司将来需求何种人才,必备人才应用哪些?
售电公司未来需要建立几条业务线,包括市场营销、资产运营、能源管理与交易,相应的需要配置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才,后续可能能源局会有售电公司业务体系的指导细则,明确必须要多少高级人才什么的。
Q6.表计模块化、芯片化,是否肯定会到来?时间窗口如何判断?
这个时间窗口很难估计,但是这个趋势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明确了吧,就是计量技术的泛化,变成广义数据传感与感知,因为未来对电能量、电气量、非电量等采集需求会逐渐出来。
Q7.你好,武老师 ,本次电改针对通信模块厂家在电力集抄的机会点有什么看法?
比如塑料光纤这样的新型通信技术在电力应用趋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只能说,根据不同售电商的,不同应用场景,集抄、光纤都会有应用需求,但是这种需求是由价值驱动的,而且是综合业务价值驱动的。不能简单的从通信技术角度去理解市场,而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理解技术价值和具体的技术形态。
Q8. BAT会否携云计算、大数据跨界打劫售电领域?
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思考了很多,BAT的优势领域在2C端,也就是海量消费者用户,现在BAT也在和电网合作搞售电大数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BAT只是想把居民售电数据和电费支付交易环节整合到它原有的价值链里去,BAT要进入2B端的大用户领域,距离还是比较大吧。
Q9.在计量设备管辖权仍归电网的规定下,个人认为存量市场在5年内其业务模式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的仅会是需求量问题。但随着售电业务的分解,应该会出现一些增量市场,这时候应该会出现各种新的计量需求。武老师怎么看?
现有的计量设备资产归属电网公司,只是电网负责电费抄核收和结算而已,但是不代表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没有新增的计量、测量需求,相反,这个需求会非常旺盛,因为新型售电公司迫切依赖于ICT和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一方面电网掌握的也不多,比如只有大用户关口数据,另一方面电网也不会轻易的全部提供。这就迫使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提出更多的量测需求,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量测数据直接关联到负荷与交易,这是直接产生利润的。
小编汇总群友经典问题,集中提问环节当然除了以上自由问答之外,小编提前收集了几个经典问题汇总,武老师也给出了详细精彩的解答。
问题1:电改之后,计量设备厂商需要进行哪些业务拓展?才能抓住售电侧市场化的机会?依照现有的服务电网公司的架构,是否需要单独成立团队做准备工作?
问题2:从短中期来看,售电侧市场化对于计量设备厂商来说不一定是机会。那么从长期来看,是不是机会呢?这个短、中、长期,大概是多少年?
问题3:面向市场化售电公司的增值服务所需的计量体系和设备,在售电公司还没有规模的现状下,如何提前准备有关重新规划、设计和开发的工作?准备时间有多长?难度如何?主要难度在哪儿,技术本身还是思维习惯?
问题4:就您所了解的国内计量设备厂商(表计企业),除了几家大家知晓的企业外,对于大部分单纯在国内表计市场占领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成立售电公司的机会和前景如何?
问题5:未来表计计量市场的比例,是不是和三类售电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呈比例对应?
主讲环节武老师的演讲主要分为两个议题,一是对电改相关政策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建立起一个较为整体系统的认识框架,和大家一起探讨电改与售电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何看待本轮电改及其配套文件;二是讨论计量行业在电改与能源互联网热潮下,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表计圈的当然非常关注第二个议题啦!会议提纲如下:
对电改相关政策的研判与分析1.宏观维度是利益格局再调整2.中观维度是市场价格再发现
3.微观维度是产业格局再构建
计量行业在电改与能源互联网热潮下,面临的机会与挑战1.产业格局的挑战
产业链的重新整合与资源重新配置
整合与被整合之间的关系
2.业务格局的挑战业务格局的挑战主要是三个方面:
懂电网产品与懂用户能源服务需求之间的差别
懂计量与懂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差别
懂计量与懂售电业务之间的差别
3.企业思维方式与文化的挑战
从产品到系统的鸿沟
具体技术到整体业务的鸿沟
销售导向到用户解决方案导向的鸿沟
相关阅读:
售电公司必知 如何申请供电业务许可证(条件、材料、流程全扫描)
电网成立竞争性售电公司 这10个问题必须考虑
重庆三家售电公司挂牌 市场竞争下电价或降
原标题:那天晚上的线上微论坛“解读售电侧开放带给表计行业的机会与挑战”,都讲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