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政策出台在即,新售电主体发展空间打开
“放两头、管中间”方向明确
9号文明确本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推进“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具体如下:
三放开: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电计划
一独立: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
三加强: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售电侧放开空间巨大,打开社会资本想象空间
就售电侧市场空间看,2014年我国用电量约5.5万亿kWh,按0.02元/kWh利润空间框算,售电业务全面放开意味着千亿利润市场将对社会资本开放。
售电参与主体而言,主要由发电企业、电网类企业(含国网、南网及独立电网)及独立售电公司。我们认为,与当年发电分为五大电力集团类似,为防止垄断的出现,政府或将对放开后单一售电主体市场份额提出比例限制。这将有效解决市场对于电改是否实质推进的担忧,而除国网/南网外的各类售电主体发展空间将打开。
发电竞争加剧,盈利周期性下行开启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介入售电侧将业务环节延伸至客户端为大势所趋;但发售电市场化意味着供求形势对行业盈利趋势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利用小时的波动上,还将体现在电价的波动上,行业盈利周期性也将有所加强。根据我们统计,当前在建火电装机达1.5亿kW,2016~2017年全行业装机增长仍在7%左右,而需求端受制经济周期影响持续低迷,预计火电利用小时将持续承压。电价方面,根据2015年经验,多个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表示大用户直供竞争激烈,度电价格较标杆低0.05~0.08元/kWh;随着电改推进,明后年大用户直供及双边交易比重或继续快速增长。
现有配售电企具先发优势,扩张空间有望打开
电力设备商、公用事业、节能服务等公司也有望介入
风险因素:火电电价再次下调;经济继续疲弱,利用小时下滑超出预期;部分电网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相对较高。
配套政策出台在即,把握小电网公司机会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电改政策保持较高关注度,而售电放开为关注焦点。此前市场预期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存量主体参与售电会限制其他主体售电业务的发展。而我们认为,与当年发电放开分为5家集团类似,为防止垄断产生,政策或对单一售电公司市场份额加以限制,这将为新售电主体打开发展空间。就几类主体而言,发电、小电网及其他社会资本均会积极介入售电。发电企业占据电源优势,但供需恶化背景下发电放开将导致竞争加剧、盈利周期下行,难以对冲售电业务延伸的正面影响。小电网公司现有区域竞争加剧、直购电降低其采购成本,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直限制其外延式增长的政策空间打开,就此角度,看好郴电国际、广安爱众及文山电力,建议关注三峡水利及桂东电力。此外非公用行业特别是部分电网设备类公司也值得关注。
原标题:电改政策预期再起,新售电主体发展空间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