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2015年第3届中国(武汉)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 2015,锂电“达沃斯”)上,江西福斯特集团总经理蔡栋发表了题为《电动汽车圆柱形电池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的演讲报告,以下是演讲报告实录:
蔡栋:大家好,我是福斯特集团的蔡栋,福斯特公司是2009年开始,刚开始生产手机电池和笔记本电池,在2012年我们全部其中在生产18650电芯,放弃了手机电池和软包电池,我们理由是从企业资源出发,我们需要聚焦做好一件事情。第二,从市场角度,我们认为18650它是标准件,它是适合可以大规模低成本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我们相信它的未来。
那么在2012年以后,我们转型,我们是抓住了两波机会,一个是最近移动电源、智能手机的发展,到后来两轮自行车电池,到现在的汽车电池。移动电源我们目前已经是,昨天双十一,天猫和京东大家看到的前十大的客户,除了小米之外,我们都是他们的主机供应商。
这是我们的产能的情况,很简单,我们现在的设备产能是100万支,实际产出80到100万支。我们新线也在上,从去年到今年,应该说国内的不管原来在做锂电池的老伙伴,还是新进来的,基本上都在进口韩国和日本的设备,这一块我们也在做,动力的60万支。
我们18650的技术路线,在未来的发展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就是能量密度,也就是大家说的轻量化,落实到单个电芯的话,容量要越做越高,这一点我们肯定是要向松下学习的。另外一个就是倍率,这个应用领域根据不同的应用,比如说汽车,还有动力工具。
这是18650的一个解剖图,我们认为它的优点比较多,从安全上,原来大家可能会有一种说法,磷酸铁锂很安全,三元不安全,但是18650其实它在安全性上,它的优点很多的,它有PTC,CID,还有泄压阀,在单一产品来讲,目前来讲,在各种应用领域,在全球肯定它是最大的这个型号。所以标准化以后,就决定了它的很多优势,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所以我们企业只做18650,但是不代表我们的市场只是一种市场,我可以一种产品应用到不同市场,这样对于我的企业风险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大家说到汽车电池,我们现在定位在这里,那么政策有变,我们可以用到其他领域,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也不用去换设备,我们只是把材料,工艺、配方一改就可以做。所以这是18650它的一个好处,对于企业的风险它是比较小的。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高品质、低成本,大批量的制造技术是王者之路,这也是适合占我们五年的梯队退坡这个补贴政策下的我们的一个选择。
所以我认为哪一天补贴没了,18650它一样的,除非整个锂电都没的做,但是我认为它一定会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因为这个产品已经在前面很多领域得到了验证。比如说移动电源,最开始大家说圆形的不安全,我们移动电源放在口袋里炸了怎么办?因为它有点像鞭炮,所以大家从这个形状感觉它是不安全的。但实际上前些年我们移动电源都用的是软包,但自从这两年智能手机大批量起来以后,我们移动电源,消费者他是不知道的,我们移动电源的厂家,大部分选择了真正在上量的时候,选择了18650,因为它能够快速地供应能力。另外它的成本、性价比是最有优势的,最后发现安全性也是可控的。
当然了,18650的好处,我们还要考虑到以后我们大批量在市场应用以后,那么多车在路上跑以后,我们的回收怎么办?最近有很多朋友在开始做,包括昨天与同行在探讨这块。我认为18650它在回收的应用上也是最佳的,也是最好去设计的,因为它的应用领域和需求的面很广。
当然,18650、三元、小电芯的多串并在汽车上的应用我们很感谢特斯拉,因为在之前可能大家认为特斯拉出来之前,大家认为那么小的电池不可能用在车上,特别是这种高速车上,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而且目前来讲,国内的已经在推动的市场,在乘用车和物流车上,18650已经在大面积地使用。所以特斯拉大家都熟悉了。
我们公司的计划2016年是4Gwh。我们定位主要选择微型车、物流车和乘用车,客车上我们认为磷酸铁锂还是有它的优势。这是18650它组合的一些模块的方式,因为它小,所以它有灵活性。其实昨天说到标准化的事情,我们这两年一直跟客户在探讨,有没有可能我们把电池完全做成标准化,然后大家把成本降下来,也不用每一个客户我们去开发的时候,都要去设计,都要去交流技术,然后到开模具,如果把它简化的话,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标准化。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很多我们同行也在探讨,我们能不能推行换电模式,其实换电模式的前提也是要标准化。这个标准化我们最后发现,我们觉得很难,一般的车厂目前来做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都是用汽油车改造过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它的边界条件来设计,我们没有主导权。所以不光是每个客户,就是一个客户可能几款车,我们都要重新去开模,重新去设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反而体现了我们18650的优势,也就是我的小单元我可以把它标准化、模块化。但是我在组装,根据它们的边界条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我可以做多串并。大家知道特斯拉的话,它是7000多个电芯,但是它也可以做成十几个小模组,再来串并。这是我们的思路,在小模块化上,我们18650是可以去做的。
这是一些小模块,第一个是并联模块,我们可能会把我们的客户来细分,比如A客户,B客户,C客户,我们分了以后,它的尺寸我们是可以组装的,可以进行分类。在这个下面,我并联的个数和我木块的尺寸是标准。所以针对这一类的客户,这个模块可以不用变它,根本要求我再来多加串并联。
这是个热场的要求,我们现在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能够做到5度左右的温差,对于电池的衰减有很好的延缓。这是安全的一些仿真。这是我们在应用控制上的一些思路。
这里讲的是我们的几层保护,也就是说18650大家认为它的安全不太好控制,就像黄总说的,反而单颗电芯,因为它单颗的能量比较少了以后,我们容易控制。大电池我们的串并联个数更少,有它的优点。但是小电池我们认为它的安全性更好控制。
而且目前的话我们是已经做到了,这里面就是体现了几层的保护,一个是熔断技术,我们采取连接片的技术。另外,模块泄压技术。第三是是防护技术,我们现在做到一颗电芯爆炸,坚决不会传染到第二颗电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五百万颗可能一个失效,以前国内的18650水平可能一百万颗就有几颗,所以这几年国内技术发展也是很快的。它既然有这个概率,我们就要有方式去防护它,所以我们在结构上,是有填充,我们用了我们核心的填充物技术,能够防护它,而且我们做了很多实验。第四个是灌封包覆技术。第五是整包的泄压技术。第六是隔热墙技术。我认为大家集中力量一起团结起来,咱们把规模做起来,也把品质做好,把成本做下去,我相信国产的18650一定是可以像方形一样,像软包一样,打败日韩。
我们以史为鉴,历史上的方形电池,我相信那时候日本人也没有想到中国人能打败他,但是我们比亚迪带领大家,我们把他取代了。软包大家看,当然他们要干的也在国内设厂,只有18650现在在韩国和日本有,有一天也一样会取代,当然他们到国内生产,我们欢迎他们。
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安全承诺,也就是说我单颗电芯失控了,一样安全,绝对不会烧车,这是我们的承诺。
这是我们认证的情况。另外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前两个礼拜跟远东智慧能源集团合作,抓住这两年快速的一个窗户期,咱们一起来发力,真正把规模做起来,把市场做起来,这样我们的成本才能下去,这样我们才能谈政府的补贴退了我们该怎么办?谢谢!
原标题:蔡栋:电动汽车圆柱形电池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