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业高层出席,这其中就包括苹果公司CEO库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等重量级嘉宾。
同样,中方出席该年会的嘉宾规格也很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另有,中央和国家机关17位正部长级官员、13位副部长级官员,18家央/国企共25位负责人,以及远景科技董事长张雷、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TCL董事长李东生等约30家中国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并参与对话交流。
在今年的年会论坛上,基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培育新发展动能,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推动以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构建全球化产业链,成为国内外与会嘉宾关注的重点之一。
李强总理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蔚然成风,展现了转型发展的巨大空间,“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当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不仅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同时中国企业也正通过“出海”,积极参与构建新能源产业全球化供应链、价值链。“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经济全球化,支持中国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走向全球,与国际主流车企、储能客户合作,持续推动世界各地区交通电动化、能源清洁化转型。
新能源是全世界的“大合唱”中国新能源产业为人类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首场专题研讨会,其对话嘉宾也主要是中国以及全球头部的车企、电池科技和储能企业掌舵者。
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施耐德电气董事长赵国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就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表示,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也在为世界经济繁荣注入新动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年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优质产品。
当下,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正在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以及未来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指出,人类历史证明,能源的力量释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革命前的两千年间,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和经济规模仅增加了数倍,而工业革命后仅仅两百年,人类对能源的使用量就增加了100倍,而经济规模更是增加了200倍,“如果我们能推动人类社会在未来几十年实现10倍的能源增长,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的历史机遇。”
在张雷看来,中国的风电、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等,已经在引领全球能源创新和成本降低,这将是实现十倍能源增长,打开发展新空间的决定性力量。
张雷提出,中国新能源技术可以助力人类在未来数十年,将全球能源增加10倍、单位成本下降90%,催生新的产业繁荣,为人类发展打开新空间,推动人类文明达到新高度。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论坛上指出,当今世界主要地区纷纷关注经济自主,并且加大保护主义的时候,宝马选择深化国际合作和产业融合,宝马集团是植根于全球价值链整合的,坚信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电池领军企业将在全球各地向宝马供应大圆柱电池,进而巩固我们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正如李乐成在演讲中谈到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全世界的大合唱,“中国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的市场、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锂电全球化合作势在必行携手推进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制造、规模、产业链和本地化服务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不仅宝马集团,包括奔驰、Stellantis、雷诺、日产、本田、大众、通用、特斯拉、现代等国际车企,都在加码与中国电池企业合作。
与此同时,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并不局限于产品出口,而是多路并举,技术输出、经营模式合作,抑或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建设大型先进电池生产基地等,通过本地化布局,助力海外车企电动化发展。
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动力,是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的典型代表。此次受邀参与对话的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企业,已与远景动力展开深度合作。
据介绍,远景动力已经在全球各地区构建了广泛、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以支持各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在日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及西班牙,设有 13 大制造基地和多个研发与工程中心,并同宝马、奔驰、日产、雷诺、本田、马自达、现代等多家海外头部主机厂商达成战略合作,为60个国家的超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产品。
同样的,海外车企也期待与中国电池领域领先企业“强强联合”,卡位全球电动化市场竞争。
齐普策在论坛上表示,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的引擎,已成为宝马集团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点,“目前,宝马集团正携手中国领军科技企业,迈入合作共赢 2.0新阶段。”
以动力电池为例,作为一家高度全球化的车企,宝马集团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采取“Local for Local(本地化服务)”的策略,在全球遴选合作伙伴,为其供应电芯。
据了解,宝马集团将于今年量产的全新电动平台——新世代车型,将采用大圆柱电池,以支持宝马电动汽车的极致性能和体验。目前,宝马集团已经选定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三家电池企业,为其全球5个生产基地提供动力电池。
除了中国本土市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将在匈牙利建设大型电池生产基地,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提供电池;远景动力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电池超级工厂,将为宝马新世代车型北美生产基地提供电池。
当地时间3月12日,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宣告破产,该公司一度被视为欧洲动力电池制造领域明星企业,其成立之初,曾被欧洲贸易保护主义者视为“抗衡中国企业的最大希望”。
然而,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产业链基础,尽管Northvolt曾获得超100亿美元的融资,其最大的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21%股份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持有19%股份的美国高盛集团,但在全球化竞争下轰然倒塌,曾深度给予Northvolt发展优待的多家国际主机厂,最终不得不转向与亚洲电池企业合作。
从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来看,开放合作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无论是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需要,还是海外车企拥抱产业趋势,与全球领先的企业、技术合作,仍然是最佳选择。正如张雷在论坛上所言,“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产业革命前沿,通过全球合作,中国新能源可以为人类发展打开新的空间,实现全球新的繁荣。”
原标题:李强总理出席的这场高规格活动,都有哪些新能源产业高层参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