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市场 > 正文

船舶电池迈向多元:快充已至,固态可期

2025-03-31 08:57 来源:高工锂电 作者: 高工关注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

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

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

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

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电池应用的新蓝海。部分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全球船舶电动化率有望在2025年达到20%

同时,截至去年9月的数据显示,中国船企承接了全球超过70%的绿色船舶订单,这预示着电动船舶市场规模正在加速扩张,为动力电池及相关系统供应商带来了可观的机遇。

在电动船舶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满足基础的运行规范,包括确保安全性、适应海洋环境的高温性能、足够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满足短时功率需求的放电能力。

在此背景下,采用磷酸铁锂化学体系并主打大容量的电池产品成为了市场主流。同时,为了减轻船舶运营商,尤其是早期采用者的初始投资压力,“换电结合储能”的运营模式因其经济性而一度更为流行。

然而,随着电动船舶的应用逐步从内河、港口的小吨位船只向更大吨位的商业运输船舶拓展,单一满足基础需求的电池方案已显不足,市场对于电池性能的差异化需求随之显著提升,为快充等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空间。

反映这一转变的是,快充性能近来已成为船舶电池领域一个新的竞争焦点。

中创新航在今年3月发布了其最新的船用电池产品矩阵,涵盖了能量型(320Ah)和功率型(230Ah)长寿命电芯,并特别推出了一款163Ah的2C快充电芯。

据介绍,这款型号为L173F163的2C快充电芯采用了低膨胀石墨技术和高动力学电解液,能够在实现持续2C、峰值4C的高倍率充放电的同时,保证长循环寿命。基于该电芯开发的2C快充电池系统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此外,锂业巨头江西赣锋锂电与智能装备企业福建星云股份近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固态电池技术、智能检测设备、储能系统及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船舶等领域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星云股份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其首套船用集中式超级充电系统。这些动向清晰地表明,随着船舶电动化的深入,行业参与者正积极寻求通过快充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推动船舶电池技术进步的不仅限于充电速度的提升,还包括跨界协同与技术迁移的加速。在船舶电池市场崭露头角的,不仅有传统的船用设备商,还有已在重卡、工程机械或储能领域深耕多年的动力电池企业。

这些企业凭借其在大容量电芯研发和生产上的经验,具备向船舶领域渗透的先发优势。将大容量电芯应用于储能、商用车、船舶等多个场景,正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消化新增产能的热门策略

例如,中创新航利用其320Ah电芯打造了步入式箱式电源系统,该系统采用标准20尺集装箱设计,实现了模块化部署,并配备了兆瓦级的动态策略管理,旨在满足远洋货轮、港口作业船、豪华游艇等多样化需求。

瑞浦兰钧也正将其在储能和商用车电池领域的积累拓展至船舶市场,已确定为上海一个大型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供应大容量电芯。

鹏辉能源则针对重卡与船舶开发了共用换电方案,强调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其采用的LSE堆叠无框集成技术据称能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并减轻电池包重量。

与此同时,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尤其是聚合物基半固态电池,也开始在船舶领域寻找应用机会。这类技术目前呈现出在大容量电芯上率先实现产业化的特点。

广东卫蓝近期投产了其6GWh大容量半固态电芯产线,并表示希望将市场拓展至电动船舶领域。

聚合物固态电池企业东驰能源则已与科瑞能源、上海易航达成合作,计划在混合动力新能源船舶中推广其固态电池产品。

湖南久森新能源发布了名为“海纳”的618Ah大容量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目标应用场景同时覆盖储能和船舶。

然而,对于固态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前景,业内也存在不同看法。

有观点认为,相较于对安全性要求极为严苛的军工等领域,船舶应用场景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可能使得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船舶领域的吸引力打折扣,其商业化进程或许不如预期般迅速。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船舶电动化正从基础的“有电可用”迈向追求更高效率、更快补能的新阶段,而快充技术、跨领域的技术协同以及新材料的探索正共同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

原标题:船舶电池迈向多元:快充已至,固态可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