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年,电力体制改革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再次拉开帷幕。2015年3月15日九号文的发布,成了今年上半年能源领域最具看点和最吸引力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中电改中最受关注的是售电改革。在新电力改革中,有两个问题最受各方关注,一是未来电价的走势,二是配售电领域的放开,其中后者因为涉及到

首页 > 市场 > 正文

深化电改:售电改革火爆开启 市场主体有望发生改变

2015-08-18 16:31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时隔12年,电力体制改革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再次拉开帷幕。2015年3月15日“九号文”的发布,成了今年上半年能源领域最具看点和最吸引力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中电改中最受关注的是售电改革。

在新电力改革中,有两个问题最受各方关注,一是未来电价的走势,二是配售电领域的放开,其中后者因为涉及到全国5.5万亿度电的销售,被称为新电改的最大红利。

但是,仅以售电数字,就断言售电市场的光明前途,未免过于简单直接。事实上,尽管呼声甚高,但目前为止,政府并没有出台与售电公司相关的配套政策,仅删去了《电力法》中“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一项,使创办售电公司的流程稍加简化。虽然9号文表示要“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但相关的细则却一直未能出台。

(图片来源:能源杂志 )

售电市场的业务要怎么做呢?

毋庸置疑,售电业务是任何一家售电公司都必须从事的主营业务。但想到售电业务,观茶君不仅倒吸了口凉气:作为一家新设立的售电公司,如果只是照搬供电公司的营销模式、只与用户签订传统的供用电合同,那么竞争实力肯定是很低的,弄不好连饭都吃不上,还不如做律师呢。若想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提升企业竞争力,观茶君认为,售电公司应区别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私人订制”化的供电套餐。主要的供电合同可分为三大类:一为传统供电合同;二为可中断负荷合同;三为高标准供电合同。

传统供电合同就不赘述了,相信电力小伙伴们对它不能再熟悉了。观茶君认为,可中断负荷合同和高标准供电合同可以成为售电公司售电业务区别于传统供电公司的亮点。售电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确定中断负荷的时间表、负荷量和应急服务响应方案,并给用户一定的电价优惠。对于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售电公司也可以在符合国家标准和用电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电价。总之呢,帮用户省钱,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需求,可能就是售电公司在售电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了。

发电企业也可做售电

自2002年第一轮电改以来,各中央发电集团积极发展电力上下游产业,形成合理的、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虽然售电对各发电集团来说属于新业务,但他们手上掌握最核心的资源——电源。可以说,手中有粮的人自然心里不会慌。

此次9号文明确,电力改革中国有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说,具有国资背景且实力雄厚的中央发电集团最有可能在第一轮就获得售电牌照。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公布的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中,各发电集团悉数入选,是名副其实的巨鳄,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此外,当前国内正处于发电成本较低、报价竞争力较强的时期。掌握电源资产后,发电集团将成为电网企业外最具竞争力的新售电主体。

电改要迈的三道坎儿

1)对公权力迷恋是电改第一障碍

能源管理机构和部门对计划性指令和公权力的迷恋,将是电改推进首先要越过的一道门槛。公权力与寻租空间相伴相生,改革的目的是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推向市场,市场无形之手取代有形之手干预。

电价管理权和电力调度权是电力领域两项重要权力。现阶段,发电企业每年发电小时数仍由计划管理的方式决定,每年初电网企业、地方经信委向电厂分配发电量,电量分配多寡决定企业利润。发电企业也将抢指标、要电量、跑政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公关力度大小与企业盈利正相关。

2)地方追逐红利,自下而上倒逼改革

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为例,在深圳试点率先获批后,国内已有蒙西、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等七个省市开展试点。改革试点的核心约束电网成本,在“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下核定输配电价,为发电、售电实现市场定价打下基础。

输配电改革只是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一环,改革还包括电力市场建设试点、配售电改革试点、售电主体培育、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试点等方面。与某一个领域的试点相比,电力综合改革试点更有吸引力。近期,已经有地方政府官员进京拜会国家发改委,恳请将其列入全国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范围。

3)电网再定位,重构输配售电市场

在本轮改革中,电网企业“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地位将受到颠覆,电网功能定位、运营模式也随之改变。基于电力运营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为一体。他们既是电力市场交易参与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力调度流向,同时承担电网投资、输配安全、电力普遍服务等社会责任。

新一轮电改选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未对输配电领域进行拆分,这合乎电网企业利益诉求。电网企业被定位为公共服务机构,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

电网企业传统的输配售电市场将被重新划分,尤其是电力配售市场为社会资本敞开窗口。电力系统外部的资金可以走进去,电力系统内部主体(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也可以走出来组建配售电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目前,深圳、山东等地已经由多家售电服务公司注册,等待配套政策完善后参与售电市场。(来源:能源观察 )

【图说】进入售电市场的不同模式

 

 

相关阅读:华能设立售电公司 售电牌照有望年底颁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