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电改重启之年,继石油、煤炭行业改革后,电力改革也渐行渐近。售电侧的放开带来千亿利润市场,吸引六大类企业主体竞逐,能否给中国经济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市场上翘首企盼。
今年3月下月,新电改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下称9号文)发布,随即引发市场热议。新电改方案中就提及到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在今年四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输配电价改革是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思路被形象地叫做“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发改委已经先后出台了三个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下一步还会有新的配套文件出台。
电改理清价格,工商业用户电价下降成趋势,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诞生新商业模式,保守估计空间在3500-4500亿,分布式成为电力需求入口,因为光伏分布式开发商在与产业园区合作较为深入,而《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而光伏企业可以通过园区分布式切入直购电,针对用户用电特征完成用电供需匹配,从单纯的电力供给向综合的电力服务转型。电力市场化必然趋势是辅助服务分担共享,这也将诞生一类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放开两头”是要提高发电方、售电方、用电方的市场化程度,使竞争更加充分,这也是电改的最大亮点。未来售电公司商业模式将变为贴近电力用户的多元化能源服务商,并有机会转入能源互联网领域。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四省区列入先期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自年初以来,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密集出台,这次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再增加四省区,意味着输配电价改革进程加快,将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放开发售电价格提供基矗输配电价改革,有利于打破电网垄断,建立售电端市场机制,给上下游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其中拥有成本优势的发电企业、下游耗电大户等,均将从中获益。
近期,从多位权威人士处获悉,电力市场建设、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体制改革等五个电力体制改革关键性配套文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这些文件提出,将在今明两年先在全国范围选择2至3个省份进行综合试点,放开工商业大用户参与售电侧市场,根据负面清单开放社会资本组建售电商。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售电市场改革将触及国网利益核心区,意味着千亿利润蛋糕的再分配。
业内人士认为,售电综合试点地区名单或从内蒙古等已获批的七个输配电改革试点地区中诞生,五大发电集团有望获首批售电牌照。
电改2.0启动,行业格局新平衡。值得一提的是,售电侧地方发电企业和地方电网企业夺得先机。地方电网企业具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电网建设运营经验,电改后能迅速扩大电网范围和售电量。同时售电主体的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外购电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推荐郴电国际和文山电力。地方发电企业有望被打造成为当地的综合能源平台,一方面向配售电领域扩张,另一方面向供气、供水等综合供应平台转变,外延扩张空间巨大。推荐宝新能源(000690)、湖南发展(000722)、云南盐化(002053)、京能电力(600578)和皖能电力(000543)。
而水电企业在竞价上网中优势明显。云南和四川是水电大省,水电装机容量占比都超过70%,受限于外送通道瓶颈,富余水电较多,无法完全就地消纳。随着外送通道的陆续建设以及发电侧竞价上网,原本价格偏低的水电很可能会量价齐升,成为本轮电改的最大受益主体,推荐川投能源(600674)和国投电力(600886)。
火电企业两极分化,低成本火电有望获益。我国各地区火电上网价格差距过大,一旦电力市场放开原来处于价格洼地的特高压火电企业可以通过跨区售电提高盈利,同时特高压火电大多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大机组,因此以内蒙华电为代表的此类企业是主要的受益火电企业。而临近高负荷中心的地方发电企业凭借售电便利性,只需支付很少的电网过网费就可以完成销售,因此在上网电价上有较大操作空间。同时此类企业有可能被当地政府升级为地方综合能源平台而获得快速增长机遇。推荐申能股份(600642)。
吉电股份(000875):公司装机容量326.3万千瓦,目前承担了吉林省内通化、白山、四平、吉林市主要集中供热。国家制定“北电南用”和“西电东送”电力输送战略,未来东北地区富余电力存在南送环渤海经济圈的可能性,公司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提升。吉林省逐步推进供热按量计价改革,市政供热价格存在提升预期。
桂东股份(600310):公司是厂网合一、发供电一体化的电力公司。公司发电业务以水力发电为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清洁能源产业。公司电网除覆盖广西东部地区外,还辐射广东和湖南邻近地区,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原标题:新电改速度或超预期 龙头股蛰伏尽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