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林在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上发表了“远东智慧新能源发展的探索”的精彩报告,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主办,在北京展览馆7号展厅举办。以下是文字实录:张新林: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正式开始演讲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远东的小秘密,中国的企业在软实力的塑造方面是不够着力的,远东这些年在发展过程中,软实力的塑造上我们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尝到了甜头。远东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25年的时间里变成中国线缆行业的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中逃不掉的就是软实力,尤其是在品牌管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市场 > 电价 > 报道 > 正文

未来智慧能源:新能源+互联网+城市能效综合治理

2014-11-04 14:1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10月24日,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林在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上发表了“远东智慧新能源发展的探索”的精彩报告,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主办,在北京展览馆7号展厅举办。

以下是文字实录:

张新林: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正式开始演讲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远东的小秘密,中国的企业在软实力的塑造方面是不够着力的,远东这些年在发展过程中,软实力的塑造上我们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尝到了甜头。

远东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25年的时间里变成中国线缆行业的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中逃不掉的就是软实力,尤其是在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上,远东是非常有优势的。我们这些年发展的成果来看,没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一个上万人的企业不可能走到今天,也不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跨越。市场环境是一个方面,但是企业的主动作为是更重要的。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远东智慧新能源发展的探索”,它更多的是能源口,概念化的观点,我想长话短说,我分三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新能源国内外的情况,第二部分,智慧能源的定义和概念,到底什么是智慧能源,我们的观点智慧能源是什么。第三部分,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智慧能源的发展愿景以及未来的考虑。

第一部分,从世界情况来看,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常规化石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但页岩气,页岩油以及非常规的风、光等新能源为将来的供应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全球的能源供应目前正在呈现多中心的局面,尤其是在发展的同时,人类也意识到环境和我们与能源之间的联动关系,尤其是最近席卷华北地区的雾霾,相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它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对将来发展模式的调整有了一个考虑。

我先说一下新能源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在欧洲和美国,他们走得非常早,提得也非常早,步子也迈得非常快。德国宣布2022年前关闭德国境内所有核电站,核能发电量2013年较2010年增长幅度为负39.9%,德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迅速。至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达到80%。

美国在这方面走得非常快,美国有一个页岩气革命,苹果公司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有94%都是使用了可再生能源,能源的未来将是以电作为主要的动力和燃料来源。最终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将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电能基本上替代了天然气,成为居民主要用能。随着出能技术的发展和电动车技术不断创新,电能也是在石油这个领域,在交通上开始了替代。尤其是现在很风靡的特斯拉,前段时间很流行的宝马电动车,还有充电设施,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国内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十二五”的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1.4%和15%的目标,目前为止,这个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举几个例子,这些年,我们国家爆发式的风电和光伏的投资,但是实际上弃风、弃光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

下一个话题我想聊一聊远东对智慧能源的定义和概念和我们的想法。我们对智慧能源的定义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先看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是以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现代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与任何产业的连接都将发挥深刻的变革。我们认为利用互联网巨大的组织集聚功能,可以实现对多形式的新能源,例如燃气、垃圾发电、光伏光热发电、风能、地缘热泵、储能等进行互补补合和扁平化管理,组成能源微网,在互联网与新能源两者的有机融合下应运而生。通过对现有能源系统和产业模式的改造,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进一步融合和升华,形成可再生能源,城镇综合改造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新型的智慧城市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平台达到真正的能效管理。很精炼的讲,我们认为未来智慧能源的路应该是新能源+互联网+城市能效综合治理,这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我们的定位是成为能源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呢?能源微网作为能源的供给模式,具有资源和生产单位的地理分布分散,供给与主体多样化,生产方式由无数微小单位形成的集成的特点,既有金融投资属性,又有EPC总包服务的特征,因此,它服务的主体必然也是多样化的实现。

这是我们对它整个的构成,这里面包括很多是燃气、储能、光伏、风电,是综合利用,以及建筑的综合治理,比如说地缘热泵的使用,冷、热、电是一个综合体。

新能源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总结了五个,1、可再生、永续利用。2、除了生物质能源外,清洁无排放。3、可分布实施,对基础要求不高。4、分布广,能量密度低,不适合远距离输送。5、目前的生产和利用成本比传统电价贵。

往前看,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化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多样化、低成本、灵活可靠的用能需求必然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远东的微网将在城镇和园区中优先考虑发展,此外,可以协调耗能大户进行综合治理。

另外,在边远地区和孤岛区域,微网尤其具有优势,最终方案一定要体现经济性,使其在可接受成本内获得大范围的应用。换句话来讲,没有经济性的效益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三部分,智慧能源再往前走面临着几个困惑和难题。首先,应该有滋有、开放、平等的互联网化的电网主干作为依托。目前国家电网正在进行智能电网的改造,必然将主网变成互联网化的主网,否则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微网的接入。大家可以想像,在未来能源主干电网主网像一棵树的主干一样,大量的能源微网的电网像一朵朵云,中国可能飘着几百万,几千万的云,是从理念到实际应用的改变。能源微网可以利用电网的分式电价,可再生能源的免费优势,多种能源储存技术,发挥其优化调度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的能源消耗总成本。接入能源微网后,能为用户提供安全、电力的双保险。

第二个是政策培育体系。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目前微网建设的成本是比较高的,电价是比较贵的,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基于未来发展的政策培育体系,这个东西肯定是搞不出来的,也没法往前走的。从政策还有标准体系各个方面入手,要提前布局和规划,才能培育好这个产业。因为能源微网能通过调度规划,调度和内部多样化的能源组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既可以实现用户在不同时间内对冷热电的不同需求,也能保证能源综合利用的成本最小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

第三个阻碍它的就是标准体系。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协议和接口,而且还涉及到电力市场的改革,燃气市场的改革,交易平台等客观基础。毕竟电网的接入,尤其是主干网的接入,需要的是可控能力,不是上千万难以直接调控的分布式电网。

我们来看看未来。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是这样的,到2020年,光伏发电和风机发电的装机达到一亿和两亿千瓦,风电的价格跟煤电的上网价格相同,光伏发电的价格跟电网的销售电价相同。所以说,往前来看,我们有这么一个结论。首先,能源从来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改变真正人类发展的是能源。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只是一种新的形式,新能源跟各个行业的融合就不应该是跨界问题,应该只是一种应用创新的问题。中国的能源供应必然要逐步向煤炭、天然气、石油、风、太阳能、水电、核电、生物质、地热、海洋多元化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是以集中供应为主,以分布式为辅,以新能源增长为主,以常规能源稳定为辅,以大规模开发输送为主,以就地利用为辅,并含有城镇综合能效治理的能源结构模式。同时,必须在建设能源转化输配、使用各个环节的能效控制和用户侧的分布式系统,进一步形成多能互补,品类对接的能源系统。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未来中国能源立足于国内的能源安全的保障。

所以我们觉得能源互联网是要以互联网的思维和历年来变革能源基础设施,如果电网智能化是在传统电网架构上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来解决利用设备的问题,能源互联网的根本不同在于采用互联网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来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架构本身的变革,使得能量的开放互换,互联和交换分享可以跟互联网的信息分享一样的便捷。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