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新局10月30日午后,沪深两市股指突然小幅走高,沪指一度涨幅0.48%。“电力股抬升大盘近5个点,这得至少上百亿的资金在推动,国电电力和华银电力现在涨停了,华电国际涨幅度也超8%了,目前十数支电力股突然全线上涨啊?”本报记者30日午后接到了多位投资人士的电话,他们对于这一波大盘的异动表示出了严重关切。资本市场波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无法去想象为什么,但是当一波行情集中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原因却变得明朗和聚焦。目前,对于这一波行情的最多解释是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再次组织专家就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进行座谈,对此坊间议论认为电改博弈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市场 > 电改 > 评论 > 正文

电改“新局”:五大发电不吱声 电网企业反应强烈

2014-11-03 08:33 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 作者: 于华鹏

电改新局

10月30日午后,沪深两市股指突然小幅走高,沪指一度涨幅0.48%。

“电力股抬升大盘近5个点,这得至少上百亿的资金在推动,国电电力和华银电力现在涨停了,华电国际涨幅度也超8%了,目前十数支电力股突然全线上涨啊?”本报记者30日午后接到了多位投资人士的电话,他们对于这一波大盘的异动表示出了严重关切。

资本市场波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无法去想象为什么,但是当一波行情集中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原因却变得明朗和聚焦。

目前,对于这一波行情的最多解释是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再次组织专家就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进行座谈,对此坊间议论认为电改博弈接近最后。

然而一个两天前的消息为何会在放出两天后才发酵,这种滞后显然不适合资本市场的投资规则。不过,一个比较共识的观点是,这次行情应该与电改有关,只不过,市场并不清楚拉高大盘的这股神秘力量是否是有意为之?

抑或,电改,将出现新局。

进展

10月28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一场围绕电力体制改革新方案的专家座谈会如期举行,会议研究了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最新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据一位接近该会议的人士透露,此次会议拿出的新方案和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且此稿很可能将是最终方案。

此消息也得到了其他渠道消息人士的确认。另一位接近方案的人士表示,方案不出意外很快就会出台,而且11月份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意味着,业内期盼已久的电改“新局”或即将到来。

重要的是,这次的改革方案不同于2002年的“厂网分开”,也不同于2011年的“主辅分离”,上述两者只是按循12年前电改方案进行的“四步走”方略重点性推进,而这次将出的方案或将不会继续推进老方案延续的“输配分开”,而是采用“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改革方向,重点和亮点将是“配售电侧的改革”。

然而对于此次电改的新方案, 业内人士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情绪。有人士认为,此轮方案并没有涉及和解决当前电改推进中的核心问题,令人失望,也有人士认为,此轮电改是针对当前改革的现状做出的比较具有实操性的方案,推进不大,但有所推进,如果按照5号文去推,将很可能僵持不进。

所谓5号文,就是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由于编号“国发[2002]5号文件”,所以被业界称为“电改5号文”。

这次改革提出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的电改路径和目标,不过此后的12年间,上述四个目标仅仅推进了不到半程:厂网基本分开,主辅基本分离。

而这,也是也是启动本轮也是新一轮电改的原因。在2012年,电改十周年时,各种电改的总结会和研讨会上,官员、专家和学者纷纷就电改的下一步展开讨论和设想,也正是此时,业界认为启动新一轮的最佳时机来了,各方开始对于新的电改充满期待。

直到今年6月份,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正式强调并提出,要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一轮电改将浮出水面的可能性被放大,同时引发了业界的又一次大范围讨论。

目前,新电改方案经过几轮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基本雏形已经渐显,主要包括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和交易平台相对独立等。

据了解,方案在征求意见阶段讨论激烈。其一,此方案被认为没有实质性推进,质疑者认为,按照5号文,本轮电改的重点将是针对“电网”进行“输配分开”的改革,但是新的方案并没有“输配分开”的内容,而且新方案并没有对电网现有存量进行任何改变,不管是配电方面还是售电侧,都是基于增量的改变,质疑者认为这是一份基于不改变电网现有结构的增量改革方案,而这也是坊间认为“只有电网满意”的电改方案的原因。

“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电改5号文明确提出四步走,明确提出输配分开,为什么不按此执行?现在电力方面那么多问题都与电网的亟需改革有关,为什么不去改革?”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力业内人士表示。

对此质疑,一位接近起草方案的人士则表示,之所以方案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考虑到了如果大刀阔斧的推进“输配分开”,很可能形成难以推进的尴尬,所以方案选择相对柔和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总结来看,就是“改革要具有实操性,重在可以推进”。

但也有观点认为,改革电网并不难,就看国家的决心。“2002年的改革方案就是此前碰到了二滩问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才一举推出的,当时拆分了阻碍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国家电力公司,目前也一样,如果当前不针对电网进行改革,所谓的一切新改革都是空的。”一位地方发电企业的人士表示。

在他看来,从2002年至今,每一次电改有实质性的推进,都伴随着大刀阔斧的“分拆和重组”,2002年厂网分开,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为“两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公司”11个电力巨头,2011年的主辅分离改革又将四大电力辅业公司和电网剥离的辅业合并为两家电力辅业公司,“所以新一轮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些。”

博弈

新一轮电改的实质性推进和发力实际是从今年开始的。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公布《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推动尽快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并明确了此轮电改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积极推进电能直接交易和售电侧改革,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的实施方案。

此后,发改委体改司频繁召集电力相关企业和专家等就新电改方案进行座谈,特别是进入6月份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特别强调提出“要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座谈会更加密集。

一位接近方案修订的人士表示,讨论的结果就是方案几易其稿,以国家能源局最先提出的电网“调度独立”为例,在制定方案时几经博弈变为交易中心独立,此后由于电网企业反映强烈,又提出改为相对独立,即产权仍放在电网企业内,“电改方案的出台其实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

最早正式场合提出调度独立的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他在2012年9月首度正式提出了要“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独立运行”的电改新方向,这不仅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诠释,更明确了电网企业作为以输、配电为主要业务的服务型企业的转变。

在该人士看来,调度独立被认为是电网的“七寸”,是打破电网垄断的抓手。“调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电能交易和输配必须通过电网进行调度,这也意味着电网一方面控制着发电企业的电力并网情况,另一方面控制着终端用户,这也是进行电能交易市场化改革一直没有推行下去的最重要原因,所有的交易必须通过电网的调度和输送完成,而一旦电网不能在新的交易价格体系中获益,将成为最大的阻碍。”

按照最新的方案方向,调度独立或将“交易中心相对独立”的形式替代,交易中心产权仍保留在电网,但独立接受相关部门监管。

目前,南方电网并未设立单独的交易中心,所有交易职能挂在南网总部下属市场营销部市场交易处,国家电网方面则在2006年设立了隶属国网总部的国家电网交易中心,并分设国网总部、区域电网和省网三级电力交易中心。

“将交易中心相对独立出来,既照顾到了电网企业的情绪,也推进了交易体系的改革,这对于加紧推动电改破局较为关键。”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表示,“推进比僵持要好。”

另外的一个重要博弈来自于电网的分拆。对于此轮电改,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应该拆分电网以对电网进行彻底的改革,拆分的观点也分物理拆分和业务拆分多种。

物理拆分也分两种主流观点,一是是将现有国家电网企业的区域电网公司进行切割独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将中国的两家电网进行重组,然后分为南方电网、东北电网、北方电网和中央电网4家电网企业,按地域授权经营电网,各省地方电网在重组中进入上述四个电网公司,四个区域电网之间的交易由新设立的交易中心负责,设备的管理按地域划分,由区域公司负责。

业务拆分则是认为应将电网公司的调度和交易部分剥离出来,同时配电、售电、电力科研机构和相关设备辅业也都从电网独立和剥离出来,电网公司变为纯粹的专门以输电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但这些拆分的观点遭到了电网企业的强烈反对。“作为电网企业,为维持自身的利益,为防止被拆分,发出反对声音实属正常。”上述发电企业人士表示,“但目前的电力行业现状是,电网企业是发电市场的唯一购买者,任何企业都不敢得罪市场,何况是唯一的购买者。”

“电改方案的制订充满了博弈,发电企业这次不吱声,电网企业反应强烈,要求输配一体化,现在的方案就是这么博弈出来的一个结果。”上述接近方案修订的人士表示。

未来

目前,新方案的最大亮点可能来自配售电侧的改革,主要是放开配电侧和售电侧的增量部分,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其实,早在今年3月分就有消息传出,电网售电侧将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改”,但此后该消息被国家电网否认。

5月底,国家电网公布的“混改路线图”决定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市场,售电侧混改未出现在其中。

“目前电改方向基本确定,难点在于如何落地,对于如何实施目前没有更为细化的方案,特别是售电侧改革,通过何种模式落地还很难说。”上述接近方案的人士表示。

目前,配售电的资产基本由地市一级的供电局独立核算和管理,配售电改革的主要影响对象将是目前庞大的地方供电系统。

“且不算县一级庞大的供电局,仅地市级的供电局,全国就有300多个,这些供电系统的资产分布和管理情况十分复杂,如果进行改革,势必会有较大变化,如果是对增量进行改革,由于增量的定义也还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存量的增量还是纯粹的增量,都会都现有地方供电系统有所冲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配售电侧改革,最大的争议来自于配售电环节的产权,是将电网的售电业务彻底剥离,还是保留电网的售电业务,让民资参股,还是在不改变现有售电市场基础上准入更多的民营售电公司。

“每一种方式,都会带来新的难题。”一位曾参与起草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方案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售电公司为例,如果是在现有售电市场基础上准入更多的民营售电公司,这些公司如何对抗具有先天优势的电网体系的售电公司?如果是以电网为主导混改现有售电公司的部分股权,那么不仅会让产权更加模糊,而且对建立双边或多边交易的电力交易市场并无多少益处。”

其实,对于新电改方案的售电侧改革,国家发改委此间曾委托起草了一份相关的课题研究。

该课题研究提出,当前的最小改革方式是“网售分离”,成立国家层面的独立于电网的购售电服务公司。该购售电服务公司将承担现有电网公司全部营销业务,包括抄表、收费、合同、结算、用电信息、节能服务、低压故障排除、清洁能源补贴支付等,同步公布全部初始输配电价。同时,成立购售电服务公司之后,应有一段过渡期,过渡期内发电上网电价、用户目录电价、发用电购售结算关系“三不动”,然后下一步是分区域搭建现货市场,同时分省放开用户,并设立最低标准和时间表,成立市场性的购售电公司。

然而据了解,这一方案在此轮电改讨论中被指“过于理想”,目前最新的可能仍是会将存量售电资产保留在电网而不会剥离出去。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方案表面上很热闹,但实际上并无多少新意和干货,只有配电增量放开,售电民资进入,算是新意,但可以预料其命运不会比大用户直接交易好多少。”中电国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冬容表示,“所以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讨论电改的最小方式和合理路径。”

(作者:经济观察报记者 于华鹏)

原标题:电改“新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