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读过了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之中国篇,今天再来看看作为全球能源大国之一的美国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石油消费增速最快 首度超中国;石油产量再度实现最大增产】

就经合组织而言,美国脱颖而出,消费增长40万桶/日,为去年增速最快的国家——(按量计算)自1999年以来首度超过中国。

由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实现2002年以来的最大增产(120万桶/日),2013年的全球产量略有增加(56万桶/日),该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美国。
2013年,美国的石油产量突破1000万桶/日,达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致密油藏的推动下,2013年的美国产量增加110多万桶/日——供应量增长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桶/日,连续第二次实现“美国历史上的最大增产”。
今年迄今为止,美国的产量增长更为强劲,同比增加近130万桶/日。

全球炼油行业多年来一直饱受煎熬,在过剩的产能和加工量增长放缓的夹缝间腹背受敌。美国的加工量在致密油产量增加的推动下不断提高:由于美国的原油出口面临法律限制,美国炼油厂正在对价格较低的国内原油进行加工并转而出口成品油。2014年迄今,这些趋势仍得以延续。
美国炼厂去年的馏分油出口创下纪录,而非用以补充国内库存。美国对远道而来的原油的进口依存度降低,这很可能促使流动油品库存在长期内出现下滑。
【页岩气产量增长放缓;天然气价平均上涨34.5%】

2013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增长放缓。
首先来看看不断演变的美国页岩传奇的最新章节。该章节以产量增长减缓作为开篇:从2011年的7.3%降至2012年的5%,进而减至2013年的1.3%。与某些权威人士的说法不同,这种情况与“页岩气枯竭”并没有关系,而 是与钻探设备流动性及价格信号的威力密切相关。
2012年,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跌至13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在2013年年初的寒冬后开始反弹。美国的气价在2013年平均上涨34.5%,几乎抵消了2012年的跌幅。然而,由于石油-天然气的价差持续居高不下,这种价格反弹不足以推动产量加速增长。“追寻液体燃料”仍然更具有吸引力,导致生产页岩气的钻探设备继续被用于致密油的生产。去年,几乎全部的天然气增产量来自伴生气和湿气;干气产量下降。
然而,高价格、低库存及17%的民用和商业需求增长所表现出的旺盛取暖需求确实使发电部门中的天然气份额急剧下降——天然气在发电部门直面来自其他燃料的竞争。美国的天然气消费总量增加2.4%,但天然气发电量减少8.9%(被煤炭取代);燃煤发电量增长5%。自2008年以来,天然气在美国发电部门的市场份额首次出现下降,减少近3个百分点[从30.3%降至27.4%]——是1973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煤炭产量下滑】

2013年, 美国的煤炭消费由于天然气价格走高而出现反弹(4.6%),煤炭产量由于欧洲需求下滑及全球价差下滑了3.1%。
截止到2013年底,美国煤炭探明储量为237295(百万吨),占全球总量的26.6%,俄罗斯(17.6%)和中国(12.8%)紧随其后,三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煤炭储量。
【非化石燃料:核能消费量第一;水电消费量减少;生物燃料产量第一】


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增量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
2013年,美国核能消费量为187.9(百万吨油当量),位居全球第一,相比2012年增加了2.8%。
2013年,美国的水电消费量为61.5(百万吨油当量),相比2013年减少了2.3%。
2013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为58.6(百万吨油当量),相比2012年增加了16.2%。
美国的生物燃料产量在2013年达28440(千吨油当量),位居全球第一,相比2012年增加了4.6%。
原标题:【新鲜出炉】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之美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