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碳排放政策尚未出台,煤化工行业已经提前感知到了压力。
“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较大,无论煤制油、煤制烯烃,还是煤制天然气。”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安福日前在出席北京一煤化工论坛时向记者表示,“如果未来征收碳税,将为煤化工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有的产品甚至会失去原有的竞争力。”
据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已送达钢铁、电力、有色、煤炭等“两高”行业的相关协会征求意见。作为取代现行排污收费的新税种,环保税将碳税纳入其中,污染物排放税税(费)率则较现行排污收费有所提高。
其中,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税率区间下限和上限相差3倍以上,碳税税率区间上下限值相差高达10倍。
碳税或至71亿元/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拟建煤基燃料和化工项目众多,规模庞大。
据悉,煤制天然气规模已超过1000亿方/年,煤制烯烃规模近30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规模超过10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规模超过300万吨/年,煤制二甲醚规模约700万吨/年。
安福表示,近期征收碳税对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不大,但远期影响不小。
据财政部《碳税》研究,为减少碳税实施对经济冲击的影响及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我国近期将开征低税率水平的碳税,约10—20元/吨,未来将逐步提高碳税水平,可能达到70—80元/吨。
而据“十二五”《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项目规划》数据测算,煤制烯烃的碳排放量为11.1吨CO2/吨烯烃,煤间接制油为6.1吨CO2/吨油品,煤直接制油为5.8吨CO2/吨油品,煤制天然气为4.8吨CO2/千标方天然气。因此,若近期执行低碳税税率政策,对煤化工产品竞争力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影响不大。远期碳税税率逐步提高,煤化工路线制烯烃的成本竞争力将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降低。
安福指出,由于煤制烯烃产品CO2排放量较大,碳税对其影响高于其他产品。经测算当煤价为512元/吨、碳税提高到120元/吨CO2时煤制烯烃成本竞争力将与原油价格100美元/桶时石脑油路线制烯烃的成本竞争力相当。
除此,安福还称,考虑到未来中东乙烷、北美低成本页岩气工艺路线制烯烃等产品对我国同类化工产品的冲击,碳税征收势必降低我国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据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大约为4.7亿吨,若近期碳税暂按15元/吨CO2考虑,煤化工行业需缴纳的碳税费用将达71亿元。
“为保护本国企业产品竞争力,北欧几个国家的碳税政策对工业用户及特殊行业都给予了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安福建议,“我国碳税政策正式出台之前,应参考欧洲国家碳税优惠政策,对煤化工行业进行一定的碳税减免。”
多重近忧仍缠身
石油和化学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在该论坛上透露,全国最大煤制天然气项目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新疆准东基地,业主单位为中石化等6家企业,项目规模达300亿立方米/年。”
据其统计,2013年国家发改委新批煤制天然气路条已有6个,产能规模合计520亿立方米/年,新批煤制烯烃项目5个,总产能规模达300万吨/年。
顾宗勤表示,除远期可能面临碳排压力,煤化工目前主要受到煤资源、水资源、产品运输和环境容量等外部条件影响。
顾宗勤认为,很多煤化工生产企业一到生产就不行,是因为实际煤种和设计煤种相差甚远。“煤资源制约包括数量、煤质和价格,”他不提倡从外部调入煤炭资源,强调:“要用本地煤,并且最好是一个煤田。即便是多个煤田,也需要煤质相近。”
对于有煤资源但是煤价太高的地方,顾宗勤对其上马大规模项目也持反对意见。“并不是说有煤资源就能干,每吨价格到了7、800元甚至上千元的地区,就不宜大规模发展煤化工。”
此外,产品运输问题也被着重强调。顾宗勤建议,大型煤化工项目要尽量采用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运输以降低运费。煤制天然气项目应尽量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线,以节省建设投资。就西部煤化工项目而言,产品应尽量为固体,减少液体化工产品运输。“液体化工产品需要专用槽车,来回费用增加一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该论坛上表示,能源化工已经开启了煤、石油、天然气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虽然目前石油化工仍占首位,但石油价格高位波动,石脑油资源有限,限制了中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而石油化工替代发展迅速,并且世界煤化工技术发展都在向中国聚集。
然而,煤化工并不是万能的,也没有必要生产所有化工产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提醒,“产业化项目必须以技术成熟、装备成熟为依据,应选择煤炭原料消费量大、产品市场空间大的煤化工产品路线。完全气化合成型现代煤化工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碳税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加强CCS、CCUS等技术的研发。”
“建议对企业减排设备给予补贴,对CO2减排新技术研究给予资助等。”安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