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我出300。”
“这个造型很别致,我再加200。”
“800一次,800两次,800三次,成交!”最终第一件作品被员工夏凯拍得,现场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8月27日,在杭州萧山供电局“慈善拍卖会”现场,一件件文化作品依次亮相,引来了员工的“哄抢”。
“此次义卖的文化作品包括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起价在20元至200元不等,但成交价均远远高于起价。”活动负责人该局工会副主席蔡勇介绍道。
听说局里要开展义卖活动,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有的连夜赶工,有的翻箱倒柜挖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我们共收集到作品120余件,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最多的一名员工,甚至一口气上交了20多部作品。”负责收集作品的缪金丹告诉笔者。
“我刚拍到了2幅字画和2张照片,本还想再拍一些的,可是指标用完了。”参与竞拍的员工李俊洁还有些意犹未尽。由于员工购买特别踊跃,主办方不得不采取了“限购”的措施。
为什么这些职工作品会被“高价哄抢”?原来,此次义卖的主题为“关注玉树无电学校 点亮孩子心灵的灯”,义卖所得的收入将全部捐给玉树无电学校。“这种形式还是蛮新鲜的,我还是头一回经历,比起以往单纯的捐款,这样来得更有纪念意义,所以我们都抢着买。”该局员工叶颖说道。
说起玉树,蔡勇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去年11月15日,我们远赴青海玉树海拔4000多米的上拉秀乡曲新村小,送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和学习用品,帮助该校告别了无电时代。但是,玉树依然还有最后的5所学校没有通电。所以,今年我们决定以文化作品义卖的形式,继续向玉树无电学校伸出援助之手。”
截至8月27日,该局的义卖活动已累计卖出作品53件,预计可获善款3万余元。随后,该局将购买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等物资,为玉树无电学校扎芒村小送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