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初以来,国内外有关能源问题的讨论无一不提及页岩气,显然页岩气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更是从2011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多项促进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大事记与相关政策,包括:从首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到页岩气独立矿种地位的确立,从国土资源部首次官方发布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到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十二五”规划,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标(2011年修订)》明确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外“合作、合资”到中外合作开采石油资源补偿费的属地化征收。同时,近期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页岩气开发的相关财税与补贴政策,国土资源部也已明确今年将会在全国8个省份的25个页岩气区块组织实施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活动,将引入更多市场投资主体参与探矿权竞争。
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初期,如此快速密集的颁布诸多鼓励政策固然对快速启动页岩气产业发展与相关基础工作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鼓励和引导页岩气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出台的同时,我国还亟需尽快研究和制定规范页岩气勘探开发及市场利用的相关约束及监管政策,且相关监管政策的制定及跟进必须以既不能挫败市场主体投资开发页岩气的积极性,又不能放任页岩气勘探开发市场竞争为底限,要充分发挥出监管的规范与市场引导作用,建议长期重点关注页岩气勘探开发及市场应用的矿业权管理制度、生产监管、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利用和回收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政策研究与制定。
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环境问题为例,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分布比较分散,页岩气开采需要钻井多、密度大、间距小等特点,且页岩气开采需要实施大型水力压裂工程,涉及水资源利用、反排水处理、甲烷气体泄露、土壤污染等问题,页岩气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可能会比常规油气严重。目前美国页岩气开采已经出现有关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及争议,我国页岩气开采的地质环境比美国更复杂,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会更多,亟需引起高度的关注及重视。
附:近期我国有关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大事记及相关政策出台。
2011年6月中旬,国土资源部开展首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共有四个标的区块参与竞标出让,分别为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贵州凤冈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最终中石化中标“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区块,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区块。
2011年10月初,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1]2196号)文件,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未来5-10年内在分布式能源装备核心能力和产品研制应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2011年12月底,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为独立矿种,并由国土资源部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2011年 第 30 号》,明确页岩气为第172种新矿,将对页岩气按单独矿种进行投资管理。
2011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其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第9项明确“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
2012年3月初,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有利区优选成果新闻发布会,确定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
2012年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战略,计划在全国建立19 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并提出到2015年实现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2020年产量力争实现600-1000亿立方米。
2012年3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开采石油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的通知》,包括对常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层气和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均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且中外合作开采矿产资源的补偿费实行属地化征收,这将直接增加地方政府收入,促进地方政府引入外资开采矿产资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