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萧山供电局调度室的监控系统传来报警信号,110千伏红山变电站发生10千伏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在通知完相关用户做好停电准备后,调控员迅速启动接地故障线路试拉工作。与以往逐条次试拉不同的是,调控员拿出今年设立QC专项课题得出的成果《萧山供电局变电站接地试拉序位表》,按照其中《红山变10千伏I段母线接地试拉序位表》开展试拉工作。试拉3次后便成功确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比以往平均试拉次数6.2次提高效率达107%。这样的一幕,只是萧山供电局今年班组QC活动中的一朵小浪花。浪花的背后,是萧山供电局多年来注重班组创新能力建设,长期以来鼓励班组开展QC

首页 > 农电 > 报道 > 正文

萧山供电局102个班组开出朵朵“QC之花”

2011-12-31 08:30 来源:萧山供电局 作者: 张俊

12月12日,萧山供电局调度室的监控系统传来报警信号,110千伏红山变电站发生10千伏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在通知完相关用户做好停电准备后,调控员迅速启动接地故障线路试拉工作。与以往逐条次试拉不同的是,调控员拿出今年设立QC专项课题得出的成果《萧山供电局变电站接地试拉序位表》,按照其中《红山变10千伏I段母线接地试拉序位表》开展试拉工作。试拉3次后便成功确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比以往平均试拉次数6.2次提高效率达107%。

这样的一幕,只是萧山供电局今年班组QC活动中的一朵小浪花。浪花的背后,是萧山供电局多年来注重班组创新能力建设,长期以来鼓励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展示个人和团队能力的不懈努力。

含苞待放晓春来:从“星星之火”开始

看着现在如火如荼的班组QC活动,对比1989年首个QC项目在萧山供电局诞生时的情景,该局QC小组活动管理专职孙娜华感慨良多,“当企业决定做‘试吃螃蟹的人’时,我也心存犹疑,供电企业不是制造性企业,不知道QC活动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但是随着一个又一个QC项目的成果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工作获得突破性改进后,我逐渐坚信,这是一项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活动。”谈起一个个班组QC项目,孙娜华如数家珍,“就比如QC项目中的‘元老级’课题‘降低浦南线配电事故’一样,它的推广使用带来了我局配电管理的一大跃进。”

16年前,当时的萧山临浦供电所技术员葛欢海发现该所的配电事故率明显偏高,对于该所供用电范围内的11个乡镇和2个集镇的用户用电有着不利影响。在当时班组创新项目的“火种”越来越旺盛的氛围下,葛欢海带着临浦供电所4名员工,选定10千伏浦南线作为研究线路,针对“降低浦南线事故率”成立了QC活动小组。经过半年的数据跟踪,小组对造成浦南线配电事故的原因做了调查分析,做出了详细的事故原因频数排列图和因果图,并逐项进行整改解决。透过泛黄的班组创新项目档案,现已任局生产技术部线路管理专职的葛欢海用工整的钢笔记录写下项目效果,“1996年4月,小组完成了线路配电事故率由2.7次•每月下降到0.5次•每月以下的目标,单条线路每年可多供电85672千瓦时,年可多创工农业总产值2137014元。”

春色满园关不住:102个班组,102朵“花”

在“星星之火”的带动和制度激励下,班组开展创新活动很快地在萧山供电局形成了“燎原之势”。抱着对专业技术的敬畏,最初的班组QC活动“高产区”集中在主网、配网等生产班组,伴随着管理创新理念的逐渐渗透,客户服务、营业厅、95598等窗口班组也开出了一朵朵各具特色的“创新之花”。其中,该局的客服中心开出了一朵耀眼的“七彩之花”。

作为QC活动的组长,韩靓谈起自己带领着“彩虹桥”QC小组取得的喜人成果时,脸上抑不住的兴奋。“最初设立‘缩短用电异常处理的平均时限’课题时,我们想将当时的3.92天缩短至1.2天,但是经过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分析和对策实施,最终我们达到了超过预期的0.98天的成绩。成果应用后,受到了省公司的嘉奖,有效地加快了用电异常情况的处理速度。”

一朵又一朵前赴后继的“QC之花”,给了萧山供电局班组发展创新活动更多的“春泥”。如今的QC小组活动,在萧山供电局已经成为了一项传统项目。目前该局每年参与QC活动的员工达700余人,每年的班组参与率均超过90%,班组内部实现全员参与,全局累计注册QC小组1000多个,1998年至今累计产生活动成果606项。

数枝红杏“出墙”来:走出国门展风采

“在充满电力设备日常检修和大修的工作中,进行绝缘油排油和注油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不影响检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绝缘油排油和注油时间,对于缩短设备检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经过方式改进和设备改造后,检修时间大为缩短,由原来完成一个连接用时27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2006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国际质量管理会议上,萧山供电局变检工区一次班组QC管理小组成员朱铁铭用流利的英语做着该小组的成果演示发布。这次发布,是该局QC小组成果迈上新台阶,第一次作为中国QC活动小组代表之一走出国门开展交流。

此例开后,又一次提振了萧山供电局各基层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的士气。2008年,又有计量中心计量一班QC小组代表中国优秀QC小组,先后赴孟加拉和泰国出席年度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和第6届亚洲质量网会议,并在会上发表成果。

“我由衷地感谢企业和班组为我们提供了QC小组活动这样一个平台,这给了我们,特别是青年职工,一个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且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尤其是看到不少前辈通过优秀的QC活动表现成为了班组、单位的青年骨干,更坚定了我对个人成长的把握。”曾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的计量二班“钱江潮”QC小组成员陈佳郦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

作者: 张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