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当悠扬的禅音回荡在少室山谷的时候,山下十里外的35kv马庄变电站抢修的工作人员正在清扫着“战场”。“看,山顶上的灯亮啦,演出开始了!”抢修队员小李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10月8日,河南(嵩山)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山地实景演出现场隆重开幕。当晚,一场打造中国文化的“朝圣之旅”在登封市大仙沟景区拉开序幕。负责本次保电任务的登封市电业局,提前派出了30人的保电服务队进行保电任务,同时还在景区的现场派去了一辆320kw的应急电源车,一切准本就去,单等晚上演出的开始。
傍晚18时10分,保电小组在35kv马庄变电站进行巡视,队员李红涛通过仪器测量到马景钱A相线夹发热180摄氏度。马景线是专供少室山大仙沟景区的线路,现在距离演出开始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用电高峰还没有上来,晚上的演出非常重要,景区用电设备一旦开始工作,后果将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小李立即向上级如实反映了情况。
18时30分,停靠在山上景区的应急电源车开始工作。为了不影响“朝圣者”的观赏意境,保电小组与景区工作人员采取了“引导式”接电,通过对广大游客的引领,疏导,展开断电接火工作。与此同时,山下35kv马庄变电站内抢修队开始了抢修工作。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滑过,19时30分,距离正常开演还有半个小时,现场抢修氛围有点紧张,凭借娴熟的技巧和过硬的本领,队长刘欣淼把铝箔带均匀的缠绕在了线头上,套上线夹、固定位置、穿上螺丝,只见他的一双手像是在编制毛衣钩花一样,不一会儿就把导线给固定在了线夹上。
19时45分,抢修工作结束,景区的负责人紧紧地握住刘欣淼的双手,感谢的话语不断,于是便有了开始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