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暨故郡,萧山新府。纵横交错的电缆一头连着萧山这个全国经济百强县的经济发展,另一头连着全区人民的生活文娱,昼夜不停地为全区1000多亿年度生产总值和200余万居住人口提供着清洁能源。
2011年1月23日,在萧山供电局变运工区的计时板上,静静地跳动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数字:变电运行工区连续安全运行到达3000天。3000个日夜积累的默默无闻在这一刻终被历史见证,被时间铭记。水尝无波,相荡乃成涟漪,3000个日夜,背后凝结的是萧山供电局变运工区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7年多来,他们顶住了暴雪冰冻、台风雷雨的自然压力;完成了世博会、动漫节等大型活动的保供电任务;保障了高铁运行工程的可靠供电。从2002年10月26日沉痛教训至今,他们严格执行“六要七禁八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累计填写操作票126752张,工作票23673张,累计完成操作730051步,实现了实现了萧山电网条条线路畅通、股股电流不息的美好愿景。
重演练:防患于未然
2010年9月19日下午1时,随着演习总指挥工区副主任李永根的一声令下,110kV系统反事故演习正式开始。“当值调度”通知110kV靖江操作班:110kV航坞变1#主变停电,110kV昭东变2#主变停电。演习当值接到调度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分成两组赶往事故变电站。两组值班员分别准确判断事故原因,及时上报情况,理清事故处理思路,并迅速操作到位。
这样的事故演练在萧山变运被层层落实,从工区演习到班组预想,再到师徒间探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萧电变运人对自己的警醒。工区技术员白东亚深有感触地说:“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是我们运行人员的必修课,通过事故演练,能检验出值班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也能督促着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
强制度:雷打不动,一贯到底
现代管理学认为,“规范”是 流程管理中最强大的力量。变运工区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首先是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雷打不动”,在《萧山供电局安全违章“零容忍”考核办法》、《“四不伤害”安全责任承诺书》、《互保责任书》等制度约束下,工区安全稽查和值班员自觉意识上下配合,将保安全各项制度贯彻到底。
其次是履行责任风雨兼程。工区领导坚持在工程投产时严格执行“同进同出”制度。2008届新职工张峰目睹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前任工区副主任余振钢在投产现场前一秒刚刚吞下发烧感冒药,下一秒爬上主变为他讲解操作原理。而在现任工区副主任朱利锋办公室里,静静地挂着他在数年来工程“同进同出”中收到的工会慰问的72条毛巾。
列计划: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萧电变运工区宁围操作站站长周建国说,每一次遇到大型操作,从运行准备工作到工程完成,有时会有上千步的操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要想全面掌握工程操作,光有安全操作的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条理。
面对繁琐细碎的运行操作,变运工区在多年投产和技改工程经验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为班组长们规范出了一套工作计划体系。工作计划以时间规划、人员分配、危险点预控分析等方方面面对整个操作工程加以控制。实践证明,这种统筹式的工作计划使得工程操作更加有条不紊,班组长们也得以对整个工程通盘掌握,更好地安全预控,从而成竹在胸。
建文化:一张一弛,张弛有度
坚持创建安全文化也是工区确保安全生产的另一法宝。如果说赏罚分明地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硬”抓手,那么创建普及安全文化则是一只“软”抓手。
新年长假刚过,迎接来上班的凤凰操作站职工罗海锋的是“认真开展‘安全学习周’活动 积极营造‘习惯性遵章’氛围”这一大横幅。萧电变运工区领导深入认识到培养安全意识要从软处着手。每逢长假结束,便会首先安排一周的安全学习,为职工们节后收心做过度。此外,变运工区各班组坚持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学习活动,活动中推广形式创新,力求安全文化推广的“软着陆”。
计时器上的日子又在慢慢地向前流淌,萧电变运人来不及欢呼庆功,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越是到了1000天甚至更长记录时,越容易被冲昏头脑,一定要保持保持警惕和警醒。”就这样,勤劳朴实的萧电变运人,迈步踏上新的征程。
(文/萧山供电局 富岑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