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最新动态。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江苏盐城推出31条举措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新招引并在我市注册生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类客车、货车及改装类客车、专用车(无人车)的独立法人企业,按国家规定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首次开票销售超过

    交通 盐城市政府 2023年09月13日
  •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2年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情况

    三是加大新能源汽车供给。...截至目前,我省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37家,其中整车企业15家,改装车企业22家;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464座,今年新增1766座;公共及专用充电桩达6.4万个,今年新增8743个。

    烟气脱硫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01月11日
  • 4亿元!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同时,知豆汽车还是我国仅有的8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部委审核的拥有独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知豆汽车核心资产为其全资子公司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知豆”)。

    电动车企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3月09日
  • 亿华通配套野马10.8米氢能公交即将交付

    其早在2012年就已获得西南地区首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具备传统能源新能源整车全生产资质汽车企业。如今野马汽车能够获得成都龙泉驿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订单并不令人意外。

    综合 高工氢电 2020年12月28日
  • 政策解读丨新能源车市准入门槛下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而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可以给一些有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暂时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生存和缓冲时间,更有利于盘活其现有资源

    电动车企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09日
  • 造车新势力一波三折 未来挑战重重

    随后理想汽车转向中大型suv的研发生产。与蔚来、小鹏选择代工模式不同,理想汽车坚持自建工厂。为解决造车资质问题,2018年12月,理想汽车出价6.5亿元收购了力帆汽车,并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电动车企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12日
  • 北汽新能源55亿定增 被造车新势力“逼”急了?

    但早于2009年便成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现今是北汽蓝谷子公司)发展并不顺遂。拥有国内“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双第一头衔,北汽新能源新能源行业资格较老。

    电动车企 finet_ggjm 2020年08月06日
  • 新疆氢能产业未来可期

    近年来,新疆陆续引进了上汽大众、广汽集团、东风汽车、陕汽重卡等汽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国中车、新研股份等工程机械制造项目,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技术储备,自治区也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

    人民政协网 2019年12月25日
  • 12家手握“双资质新能源车企造车进展:有人年销十几万 有人濒临破产

    获得“双资质”并非高枕无忧上述12家“双资质”企业只是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造车进程的缩影,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2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但发改委已在2017年5月暂停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核准

    电动车企 盖世汽车 2019年08月13日
  • 富力集团“跟风”布局新能源汽车 “钱”途难料

    “富力之所以选择参股华泰汽车,主要是看中了华泰汽车拥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崔东树表示,富力集团需要华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华泰也需要富力的资金支持来持续发展,两者的合作是各取所需。

    电动车企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7月17日
  • 深扒中化国际新能源产业布局:参股锂矿企业、布局正负极材料、投建动力电池、并购新能源汽车

    此前博郡汽车通过与一汽夏利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而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新能源汽车:投资博郡汽车显然,中化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野心不止于此,5月30日,中化国际旗下的银鞍资本、盛世投资、中科产业基金等投资方与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投资总规模达到25亿元

    动力电池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19年06月21日
  • 新能源补贴退坡:电动车大洗牌在即!野蛮生长代价惨重

    (造车新势力产能规划)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给出了另一组数据:我国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250多家,2017年产量超过1万辆的只有18家,70多家产量为零。

    电动车企 汽车大事记 2019年04月12日
  • 活下去是唯一目标 从力帆股份出售资质看电池产业

    根据协议内容,车和家获得了宝贵的suv、货车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力帆股份则获得了6.5亿元的转让款。看似是“双赢”的交易,但反过来想,力帆股份何至于将辛苦打下的江山让与他人?因为负债!

    动力电池 电池中国网 2018年12月24日
  • 低速电动汽车或迎发展拐点

    前言:根据最近15家新获得高速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审批流程及欧盟(m1认证、eec认证)、日本(k-car认证)对小型电动汽车的法规要求来分析,未来我国将要实施的《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很可能会对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2月05日
  • 成王Or成寇? 2020年 哪些新能源车企还将幸存?

    划产能远超目标产能,为了防止新能源汽车出现产能过剩,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发改委已开始针对新能源车企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把关新的新能源生产资质的审批

    动力电池 上海有色网 2018年11月23日
  • 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低技术企业加速退场

    与此同时,还有上百家企业在排队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要能真正生产新能源汽车还需要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名录,因此要拿到“双资质”并没有那么容易,可谓道阻且长。

    动力电池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8年11月12日
  •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要走电池捷径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目前,全国已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但迄今为止发改委仅核准了16个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这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

    动力电池 河北工人日报 2018年10月09日
  • 工信部设备司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第1批)》

    根据以上规定,装备中心对于《公告》内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信部 2018年09月04日
  • 五龙电动车160亿新能源车及电池项目成都开工 年产40万辆乘用车

    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的国际化公司,旗下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二家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准入对标企业。

    动力电池 新华网 2018年04月12日
  • 科技部发布2017中国“独角兽”榜单 知豆等新能源行业新晋入选

    经过多年的发展,知豆迄今销量已逾10万辆,占国产纯电动乘用车15%的市场份额,在获得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知豆已成为a00级市场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重要的一极,而从资本层面来看,知豆无疑已属行业同级别车企中最亮的那颗星

    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整理 2018年03月23日
  • 两会聚焦|再电气化引领我国能源清洁发展

    利用技术门槛调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瓶颈,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推动新能源汽车前景美好技术难题需先破解主持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

    电改 中国电力报 2018年03月20日
  • 新能源汽车前景美好 电池回收待解

    建议利用技术门槛调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弱化投资准入的审查限制,国家应以工信部的资质审查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资质及产品准入的主要把关口,加大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资质审核的监管。

    中国电力报 2018年03月20日
  • 生产资质审批继续“暂停”? 新能源汽车将清理行业投机者

    一方面,将清理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避免产业过热。另一方面,对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规范和清理,避免生产资质沦为壳资源,使得行业有进有出,保持活力。

    头条汽车 2018年02月11日
  • 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如何 你有了解过吗

    随着我国的大力发展,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那么,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如何?你有了解过吗?新能源汽车涉及的新科技较多,其生产基地也大多会分布在高新区附近,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

    新能源 中企网 2018年01月15日
  • 【年末盘点】2017十大新能源汽车政策

    以大众汽车为例,目前大众在中国已经拥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乘用车合资公司,此外,大众与江淮又成立了第三家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的新能源车合资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合资企业。

    第一电动网 2018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