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场景看,新增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总装机占比超80%。截至一季度末,累计投运储能电站1532座、总装机64.68gw/147.09gwh。...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9日,136号文提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后,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历年数据,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站日均利用小时数自2024年至今再创新高,并已连续三个季度稳步提升
在应用场景方面,同样展现出广泛的适用性,涵盖火储调频、新能源配储、电源侧独立储能、大型工商业园区、数据中心/ai 智算、光储充站等场景,无论是传统能源领域,还是智能计算、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新兴领域,都能提供优质的能源存储和管理方案
对于136 号文取消了强制配储政策的出台,南网储能认为,136 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
2025年2月,以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为核心的“136号文”明确取消强制配储,标志着政策驱动模式终结。...但政策红利也催生了结构性矛盾:一是“建而不用”现象普遍,如山东、四川等地新能源配储项目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
但是,鉴于国内储能电芯、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新能源配储利用率有待提高,行业竞争激烈及技术需进一步突破等因素影响,为确保投入有效性、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兼顾投资者利益,华自科技实行审慎投资策略
;支持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向电池储能系统全面开放等,但其新能源配储进度整体缓慢。...为了提升系统自治能力、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依赖,这些地区越来越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组合方案,实现清洁、稳定与高效供电。
当前,蒙西电网供电区域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847.6万千瓦,建成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电站80座;2025年,随着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逐步实施、储能专项行动逐步开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进一步增大。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 2 月发布的 136 号文取消了强制配储政策,短期内储能的强制配储需求将受到一定冲击,对储能市场将带来较大影响,长远来看,储能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头部企业将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从集中式储能的规模化电站到组串式储能的分布式场景,天合储能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覆盖“电芯-模组-系统”的全栈能力,其产品不仅满足电网级储能的高安全、长寿命要求,更适配新能源配储、工商业储能等多元场景
前者通过整合新能源配储资源,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提升资产收益;后者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设备销售、融资租赁、智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智能配用电业务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长期合作,为储能与新能源业务提供客户与场景资源;新能源电站开发与储能系统集成深度融合,助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运维服务能力则贯穿三大板块,形成从建设到运营的全周期闭环
从利用效率来看,2024年独立储能年均运行小时数1601小时,年均利用小时数995小时,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48次,比新能源配储高约28.6%,平均利用率指数52%,比新能源配储的平均利用率指数高出20
河北张家口察北管理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项目,以及多个新能源配储项目投运,新增投运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3.2小时,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系统价值双提升。
当前,蒙西地区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847.6万千瓦,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电站共80座。2025年,随着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专项行动逐步实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进一步增大。
然而,鉴于国内储能电芯、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新能源配储利用率有待提高,行业竞争激烈及技术需进一步突破等因素影响,为确保投入有效性、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兼顾投资者利益,公司实行审慎投资策略,项目建设整体完成时间较原计划延迟
另一方面,136号文件与现有政策及交易规则衔接,涉及补贴政策、新能源利用考核、绿证收益、新能源配储等。...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
引导新能源企业综合考虑技术、环境和经济等因素自主配备储能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投资负担,推动新能源配储向市场化、经济性驱动的方向协调发展。
不仅为储能技术经济性提供了实证支撑,也为新能源配储收益模型树立了可复制范本。...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之际,天合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ise2025携手ul solutions、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两家权威机构,正式发布山东泰安“肥城150mw农渔光储补项目”二期储能电站运行报告
,适配全球电网调频、新能源配储等高难度场景需求。...全场景方案驱动能源生态重构依托全栈自研技术矩阵,精控能源构建了覆盖“发-输-配-用”全链条的智慧能源生态。实现从工业到用户的多元场景深度渗透。
产品集成了前沿技术研发成果,以高效能与高安全性著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配储、台区储能和共享电站。
从高海拔新能源配储、风光大基地,到电网侧独立储能、微电网储能,上能电气目前已在国内外落成多个标杆性项目,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更大力量。三载同行,与时代共舞;万里拓疆,携全球同频。
以早期建成的很多新能源配储项目为例,实际利用率不高,但背后依然存在多种风险。“第一是资源浪费,第二它根本没有显现出储能的作用,第三储能锂电池长时间不用也是有问题的。
总体来看,由于“136号文”规定不再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强制配储要求,所以本月新能源配储类政策大幅减少,多地转为容量租赁或共享储能形式;补贴方面,江苏、四川、湖南等8地对储能容量及充放电等进行资金支持;从省市级到县级
新能源配储中,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西、新疆、安徽、青海、西藏;平均利用率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青海、江西、西藏、甘肃、新疆。...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配储整体运行平均利用率指数32%,比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电网侧储能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48次,平均利用率指数52%,比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
2储能资源配置《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引发了关于“新能源取消配储”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