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10.9%/-11.6%。

图1 2025年1-3月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数据来源: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
备注:同比是以上年同期为基期相比较;环比是与上一个相邻统计周期相比较
一季度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
24省新型储能项目投运,河北规模领先。从区域分布上看,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宁夏、新疆、云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14省新增装机规模超百兆瓦。河北张家口察北管理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项目,以及多个新能源配储项目投运,新增投运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3.2小时,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图 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前十省份(以功率规模计)
数据来源: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
独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占比超50%。从应用分布上看,电网侧功率规模占比52%,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新增装机规模2.63GW/6.48GWh,同比+46%/+68,共有21个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其中百兆瓦级以上项目17个,主要分布在河北、宁夏、云南、山东、贵州等11省。
电源侧,新增装机规模1.83GW/4.09G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均为新能源配储项目,分布在山东、新疆、河北、甘肃、河南等15省,其中,山东新增投运功率规模占比42%,居全国首位。
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1%,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广东等13个省份。细分场景方面仍以工商业储能为主导,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北、华南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工商业用户侧项目的装机规模最大,占比超50%。

数据来源: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
技术方面,投运项目以电化学储能技术为主,锂电项目规模占比98%,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主导。混合储能方面,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超级电容、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技术的独立储能项目相继投运;国内首个混合构网型储能项目——国能宁东新能源混合储能示范电站投运,该项目采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此外,云南文山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瓜州北大桥白杨100MW风电项目等采用非锂技术的储能项目也相继投运。

图 4 2025年一季度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技术分布(MW%)
数据来源: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
一季度新增投运典型储能项目:
(1)储能“大”项目:
(2)混合独立储能项目:
国内首个混合构网型储能项目——国能宁东新能源混合储能示范电站,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10MW/20MW、超级电容规模1MW/5min、钠离子电池200kW/400kWh。
国内首个集成四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101.05MW/205.6MWh储能电站,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96.3MW/192.6MWh、钠离子电池2.75MW/5MWh、全钒液流电池2MW/8MWh、飞轮12MW/3MWh。
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丘北县电网侧200MW/400MWh独立电池储能项目,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180MW/360MWh、钠离子电池20MW/40MWh。
2023年山东省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山东高速新泰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电站建设规模为锂离子电池97.3MW/195MWh、全钒液流电池2.7MW/10MWh。
(3)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
原标题:首次下降!一季度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5.03GW/11.79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