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跨省跨区协同,运用好跨省跨区电力市场机制,积极配合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加大跨省区清洁能源引入力度,促进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余缺互济能力进一步发挥。
山东电力建设部特高压管理处处长程剑介绍说。2020年1月4日,山东—河北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建成投运,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能力提升到3300万千瓦以上。...“‘十三五’期间,山东成为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新建交流线路长度、新增变电容量约占国家电网同期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的三分之一,新建直流线路长度、新增换流容量约占国家电网同期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的四分之一。”
目前,重庆还以打造“西电东送”我国能源资源配置枢纽为抓手,加快开展西北电、藏电等入渝直流输电通道以及川渝特高压交流南环网、渝陕背靠背联网工程等研究论证,打造形成“多条特高压直流通道+特高压交流环网+毗邻省份联网
刘勇提出,加快推动形成川渝特高压交流环网,坚持一体化发展思路,在2024年年底建成投运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实施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助力西南地区构建更加坚强的特高压骨干网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保障
坚持一体化发展思路,在去年年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实施川渝特高压加强工程,实现川渝两地建成特高压交流环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
国网华东分部将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加快建设华东电力协同发展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华东电网“十五五”规划研究工作,积极谋划未来目标网架,深入开展区外来电、大规模海上风电、沿海核电、抽水蓄能等重大专题研究;以蒙电入沪、浙江特高压交流环网等重大工程为着力点
该公司加快推进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谋划建设省内特高压交流环网,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坚强主网架,支撑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提升新能源使用效率。
据了解,国网浙江电力正加快推进±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谋划建设省内特高压交流环网,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坚强主网架,支撑新能源项目并网,推动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三、特高压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投运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作为我国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的收官之作,武汉-南昌双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于11月1日正式投产送电。
该公司主动支撑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加快杭州主网架形态从“四源三环”向“五源两带三环”演进,支撑远方来绿电的消纳;建设杭州西部绿色能源基地,依托山川资源能力,协同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有力推进本地新能源高质量开发...02.2022年7月,±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杭州段全线贯通,杭州形成“四源三环”电网格局,杭州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供给结构得到全面升级。
至此,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省间电力交换能力提升470万千瓦。...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11月电网项目,在11月共有一项特高压工程投运。11月1日,武汉—黄石—南昌双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至此,构成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的6项工程正式纳入国家规划,标志着华中电网主网架从500千伏向1000千伏飞跃的历史性重大升级正式启动。...为把握好本次规划衔接工作契机、推动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方案纳入国家规划,国网华中分部相关负责人分别赴华中四省能源局汇报情况、争取支持,有力推动了各方共识的凝聚。
建设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加快推进甘浙特高压直流、省内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十五五”初率先形成“一环四直”特高压网架,进一步探索在环网基础上形成特高压“一纵一横”立交桥。
建设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1月1日,1000千伏武汉—黄石—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送电。至此,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连接南阳、荆门、长沙、驻马店、武汉、黄石、南昌7个城市,总长度约2000千米。
至此,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省间电力交换能力提升470万千瓦,更好满足“十四五”时期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需求。...1.3亿千瓦的特高压直流跨区送电能力,建成华东、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澎湃动能。
国网浙江电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推动新能源发展,同时加快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资源建设;加快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坚强主网架,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
国网浙江电力加快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坚强主网架,支撑风光等大规模并网和消纳,推动绿色能源优化配置,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效率。
至此,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省间电力交换能力提升470万千瓦,更好满足“十四五”时期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需求。...同时,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的全面建成使得华中电网交流网架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西南水电、西北风光等新能源在华中地区的消纳效率,为华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依托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华中电网由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湖北为中枢的辐射型电网,发展成为以1000千伏、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多省互联的团状电网新格局,交流网架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强直弱交”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021年至2023年,1000千伏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先后建成,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网架结构进一步增强。...特高压电网,既需要特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也需要特高压交流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019年,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形成,提升了华东电网受电能力。
加快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坚强主网架,支撑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推动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新能源使用效率。(张正华 项晓宇)
加快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坚强主网架,支撑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推动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新能源使用效率。
1000千伏黄石变电站于2023年6月正式开工,是武汉—南昌特高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的收官之作。...该变电站建成后,华中地区将形成“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湖北“五交五直”特高压“大动脉”全部打通后,湖北电网接受外部电力能力将达到2000万千瓦,有效满足“十四五”用电增长需求。
据悉,1000千伏黄石特高压工程于去年开工,是武汉—南昌特高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的收官之作,助推湖北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
工程促成“皖电东送”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与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合环运行,形成了贯穿皖、苏、浙、沪负荷中心的长达4000千米的华东区域交流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