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碳排放计算

碳排放计算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碳排放计算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碳排放计算最新动态。了解碳排放计算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计算”相关结果约4,866个
  • 电碳市场“解耦”后 我国电碳协同该何去何从?

    ,比如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范围二指南》(ghg protocol scope 2 guidance,以下简称ghgp)中明确,带绿证的ppa、电证合一的绿证、电证分离的绿证部分电力碳排放可以计算

    电力金融 朗新研究院 04月01日
  • 打破算力与电力协同的技术壁垒

    在时间维度上,可将非实时性计算任务延迟至电力负荷较低或者电价较低的时段,以缓解电网负荷峰谷差,并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在空间维度上,可将计算任务优先转移至西部绿电富集区,从而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电力通信 国家电网报 04月01日
  • 电力消费新增长点 今年用电量将达3600亿千瓦时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总工程师黄伟同样表示,算力耗电量随人工智能需求爆发大幅增长,但当前算力电力融合仍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技术协同不足、基础设施掣肘、协同机制割裂等挑战,若不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30年碳排放量将超过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报 04月01日
  • 中国4月1日起实施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

    此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怎么算”提出统一要求,明确各行业核算边界、排放源识别、活动数据采集及排放因子选取等规则,为企业精准计算与报告碳排放构建了规范化路径

    电力金融 中国新闻网 04月01日
  • 绿电直供突破碳壁垒的路径探索

    2025年2月欧盟碳价(77欧元/吨)约为国内的6倍,若以煤电碳排放820克/千瓦时计算,欧盟市场煤电碳成本达0.475元/千瓦时。通过绿电直连,出口企业可降低单位产品碳成本30%~50%。

    能源服务 中国电力报 03月31日
  • 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三部门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制,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

    增量配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 03月28日
  • 远景携手香港大学,加强气候领域合作

    根据合作备忘录,远景将利用ai和物联技术,与港大共建校园ai碳管理平台,对港大校园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收集、跟踪、计算,并形成ai智能体分析和管理,提升校园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校园碳中和,建立校园碳管理最佳实践和相关标准

    碳源减排 远景科技集团 03月27日
  • 电动船舶,加速驶向千亿蓝海

    亿纬锂能表示,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化多种电量、电压的电池解决方案,实现整船的零碳排放,满足水上交通绿色低碳要求。据了解,宁德时代布局电动船舶也比较早。2020年宁德时代就下线了首套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到2030年,按电动船舶锂电化渗透率达到40%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

    动力电池 电池中国 03月26日
  • 工信部发文指导 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指南明确,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查询、计算、分析、能效对标、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足迹核算等功能。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实际需求等,确定开发建设的具体功能。...根据指南,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智能用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 03月25日
  • 预计今年广东绿电需求超百亿千瓦时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2%,这些行业使用绿电可大幅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智能用电 中国电力报 03月24日
  • 电碳表“上岗”!碳排放可以像电费一样查看

    电碳表是一种基于电能计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的新型计量设备,其核心原理可概括为“实时用电数据×动态碳因子=精准碳排放量”。...它通过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结合上级节点的动态碳排放因子,自动计算出用户的实时碳排放量,并将数据上传至碳计量监测平台,通过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层层传递,实现用户侧电力碳排放的精准计量。

    保护与控制 浙电e家 03月24日
  • 辽宁:构建算力集群用电负荷特性模型

    ;应用方面,加强算力与行业深度融合,实现多场景便捷用算;绿色方面,研发新型制冷、碳排放感知优化等技术,推动算力设施节能降碳;安全方面,推动智能监测、运维机器人等技术发展,保障算力中心可靠运行。...计算方面,攻关智能算力管理、算力加速等技术,提高计算性能与效率;存储方面,研发多介质存储设备管理、跨域存储资源池协同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可靠与灵活存储;网络方面,突破算内网络与算间网络等技术,促进算力资源高速互联

    电网信息化 辽宁省工信厅 03月21日
  • 每15分钟更新一次电力碳排放因子 电碳计量关键设备及系统通过成果鉴定

    联合研究团队历时8年,提出电碳计量关键设备及系统分布式碳排放分配算法,将超高阶矩阵运算解构为分布式协同计算,实现了计算复杂度指数级降低,为大规模用户电力碳排放因子高频更新打下理论基础;基于网络化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保护与控制 国家电网报 03月20日
  • 山西长治:全市新型储能装机130MW、占比0.9%

    为积极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全市将煤层气增储上产列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在产业政策利好和开采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全市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产量与利用实现双提升。...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和超级电容多种储能技术的研发实践,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电网的运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飞轮储能 长治市统计局 03月19日
  • 深圳:关于做好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报告报送适用历史增加值强度法的重点排放单位需提交增加值台账计算表及增加值审计报告,适用历史产量法的重点排放单位应提交产品产量等相关统计指标数据,增加值核定数据统一采用收入法计算

    CCER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03月19日
  • 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发布: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碳交易企业可选择将外购绿色电力单独核算碳排放。...从制度及运行机制上切实保障我国绿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避免环境价值重复计算。二是绿证核发质效显著提升。

    能源服务 北极星售电网 03月19日
  • 提前规划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用能问题

    同时,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需求增加,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所消耗的大量能源都将进一步加剧碳排放。...此外,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集聚在东部发达地区,其电力消费所导致的间接排放可能会影响区域间的碳减排公平性。

    管理软件 中国电力报 03月18日
  • 垃圾焚烧发电+智算中心:下一个绿色风口来了?

    3月7日,“浦东环保能源”官方微信介绍了其正在打造的上海黎明智算中心,该项目致力于成为上海最低碳排放和最低pue的智算中心标杆。...选取鹤壁垃圾发电项目作为智慧电厂标杆试点,以环保行业存在的自动化控制投入低、锅炉燃烧不充分、人工操作频繁、设备耗能大等实际场景需求为牵引,以减员增效降耗为目标,搭建智能化控制平台,建立智能控制、智能预警、性能计算

    运维增效 北极星环保网 03月17日
  • 中核集团:向智向绿向未来

    计算,一期工程投产后,年供应工业蒸汽3250万吨,每年可以减少消耗标准煤7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60万吨。...但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较高的传统燃煤锅炉被逐渐叫停,探索蒸汽供应的低碳新途径成为迫切需求。2024年6月,中核集团打造的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17日
  • 中国石油:以氢赋能炼化业务绿色低碳转型

    但各类副产氢尚无权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短期内无法获得碳排放强度的准确数值,绿色属性认定更是遥遥无期。电解水制氢过程本身不产生碳排放,但需考虑包括发电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工业副产氢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03月13日
  • 2项核心技术!三门峡汇华集中式风电一期100MW项目开工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宫前乡村山区,风电场装机容量为100mw,项目并网投用后每年可以发电210000兆瓦时,相当于七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量,换算成煤炭发电,能够节约标准煤7.35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fd)全面测算风电场各区域风速、风向和气流波动情况,助力项目优选机位点。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风电工程 中建科工山东公司 03月13日
  • 政策 | 湖北21条举措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

    8.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优化配额分配方式,推动更多行业采用历史强度法或标杆法分配配额,逐步收紧配额分配。完善配额清缴和抵销机制,提高履约效率,合理确定抵销比例。

    碳源减排 湖北省政府 03月12日
  • 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损失分配方案:有补偿补贴计划发放50万元

    广东省环境厅2025 年 3 月 10 日2024年度广东省碳排放损失分配方案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为做好我省2024年度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损耗分配工作,制定本方案。

    电力金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03月12日
  • 《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发布

    (三)历史排放法石化行业企业(煤制氢装置除外),纺织(自愿纳入)行业、公共建筑(自愿纳入)企业使用历史排放法分配配额。上述配额分配方法具体计算公式见附件3和附件4。

    碳配额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03月12日
  • 西北能源监管局调研宁夏煤电机组碳排放交易相关工作

    调研组了解了国能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十四五”以来煤电机组能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有关情况,听取了参与碳排放交易有关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汇报,对于调整空冷机组碳配额计算方法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火电产业 西北能源监管局 03月12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