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台联电

台联电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台联电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台联电最新动态。了解台联电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台联电”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2022年高压熔断器供应商资质能力信息专项核实

    2022年高压熔断器供应商:澳美诺电气有限公司、慈溪市台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郑州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保护与控制 国家电网公司 2023年01月04日
  • 任正非真实身价曝光:超过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之和!

    台积电研发费568亿台币,富士康研发费489亿台币,联发科研发费433亿台币,台联电研发费137亿台币,纬创研发费134亿台币。...它远远超过台湾的台积电+鸿海+联发科+联电+纬创的总和!以投入研发经费计:华为最近十年研发经费已经达到1900亿人民币,从这个数据上看,如果华为在日本,仅次于丰田,排第二;远超索尼的50亿美元。

    电力通信 水木然 2016年04月21日
  • 台联电山东邹城一期20MW薄膜光伏电站投产

    由台湾联华电子集团投资、山东济宁华翰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建设,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的台联电一期20mw薄膜太阳能光伏电站已正式并网发电,填补了邹城市光伏产业应用的空白。...台湾联华电子集团旗下联电新投资事业公司于2009年在香港成立永盛能源投资公司,并通过这家公司在大陆成立永盛(山东)能源有限公司,随后以永盛(山东)能源有限公司与济宁市共同成立华鸿(山东)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薄膜组件 PV-Tech 2012年01月10日
  • 台联电20兆瓦薄膜太阳能光伏电站成功并网

    2011年12月31日,由济宁华翰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投资7.2亿元的邹城市台联电20兆瓦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在取得上级各部门的许可审批后成功并网投产,这一项目填补了我市新能源利用产业的空白

    薄膜组件 《新邹城》 2012年01月04日
  • 亚洲最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2011年12月31日,由济宁华翰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投资7.2亿元的邹城市台联电20兆瓦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在取得上级各部门的许可审批后成功并网投产。

    薄膜组件 21世纪新能源网 2012年01月04日
  • 一个光伏先行者的并网跋涉

    华瀚光伏的背后,是著名的台湾联华电子集团(以下简称“台联电”)。...该电站由台联电与济宁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华鸿(山东)能源投资公司建设,是目前国内技术含量最高、规模最大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9亿元,年发电量3600万千瓦。

    其他 经济导报 2010年12月27日
  • 济宁光伏电站占地千亩 年发电量两千万度

    当日,由台湾联华电子集团投资、济宁华瀚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兴建的台联电邹城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同时开工建设。

    其他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0年10月15日
  • 华翰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led新光源产业链项目即将全面生产,光伏新能源产业链项目正加快建设,复合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呈现出合作迅速升温、项目突飞猛进的喜人景象,实现了新兴产业发展起步与世界同步,形成了备受关注的“台联电现象...昨天上午,山东省济宁市与台湾联电集团的合作硕果连连。

    其他 都市晨刊 2010年10月14日
  • 邹城市台联电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建

    投资7.2亿元的邹城市台联电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邹城市台联电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由台湾联华电子集团投资、济宁华瀚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兴建。

    其他 都市晨刊 2010年10月14日
  • 台联电25亿元山东建电厂 投资薄膜太阳能发电

    报道称,这是继之前关系企业联相在山东投资百亿元兴建太阳能薄膜电池厂后,联电再加码的新投资案。   ...3月1日消息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联电将在山东济宁兴建亚洲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厂,规模达70百万瓦,金额预估将达新台币100亿元(约25亿人民币)。   

    其他 互联网 2010年03月02日
  • 华虹12英寸半导体线搁浅调查

    以英特尔、三星为首的国际一流芯片公司,以及以台积电、台联电为首的台湾芯片代工企业,纷纷开始兴建12英寸芯片生产线。   “12英寸”是指晶圆的直径。

    2006年11月06日
  • 3C厂商造芯冲动引发产业变局

    盈利之辩   目前,国际上前三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台联电和中芯国际都已经上马12英寸线,6英寸芯片生产线早已不是他们业务的重点。

    2006年10月19日
  • 半导体业自主创新共赢发展

    在制造业方面,中芯国际迅速成为全球第三大代工企业,最近几个季度,其产能利用率更是超过全球代工业“双雄”台积电和台联电,并将在武汉新建12英寸晶圆生产线。

    2006年09月14日
  • 中国IC业大跃进后遗症病发

    虽然外界有传言,森邦背后可能为相关机构代言投资,犹如台联电暗中投资在内地设立和舰科技一样。但最近台湾“当局”已经对半导体制造企业投资内地政策有所放松,不少企业已直接进入,选择代言已成多余。

    2006年08月14日
  • 行业拐点来临 中芯寻找公司黎明

    无论是台积电、台联电或者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基本上都是专注于在代工领域精耕细作,中芯国际的举动一时惹起业界热议。   ...首季度里,其同业竞争对手,诸如台积电、台联电和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等,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然而,中芯国际仍然保持小额亏损,为870万美元。

    2006年08月02日
  • 半导体业翘首以盼新政出台

    国内的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台联电的世界第三代工厂,且已突破了百纳米制造工艺。

    2006年08月01日
  • 华虹聚焦王宁国 IC业盘整大幕将启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半导体产业的重组,其中首先很有可能就是华虹和宏力半导体在资本上、经营上进行整合,整合之后“可能会出现第四个大型的芯片制造集团(在台积电、台联电、中芯国际之外)。”   ...张立向记者表示,外资、台资半导体企业(如台积电、联电)进入内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内地没有足够大规模的半导体企业,肯定是抗不过它们的。

    2005年09月19日
  • 内地半导体代工高速发展 台积电份额下滑

    而2003年的排名为台积电、台联电、chartered、中芯国际、dongbuanam、vanguard、jazz、hhnec、ssmc和x fab。   ...此外,全球晶圆代工厂的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的台积电、台联电和chartered三足鼎立的局面演变为如今的“四方争霸”,新加入一方的便是中芯国际。   

    2005年03月29日
  • 台湾芯片业遭遇升级瓶颈 产业政策紧缩

    台联电新闻部颜先生表示,公司每年“绝对都依‘法’纳税”,至于现行《条例》规范的“投资抵减退税”,也都有“‘法源’依循”。   ...而“联电事件”给了它提前调整的机会。

    2005年03月01日
  • 中国芯片业:技术和规模的较量

    cfo的思考   目前,国际芯片产业正在向中国大陆地区迅速转移,同时,中国大陆的芯片市场容量也迅速增长,国际大芯片厂商,如台积电、台联电、德州仪器、intel、amd、韩国现代、英飞凌等等,纷纷在中国大陆建立分支机构

    2005年02月24日
  • 联电抨击中芯 称其损害内地半导体发展

    为了保护支柱产业,防止技术外流,台湾一直限制当地半导体公司进入内地设厂,只允许台商在内地设立较低水平的生产线;不过,由于当局怀疑台联电违犯政策规定,台湾地检署于15日突击搜查台联电在台北和新竹的厂房,并拘捕内地晶圆代工厂和舰科技总经理徐建华

    2005年02月21日
  • 半导体龙头厂商体质较佳 有望抵御下滑冲击

    其他对未来发布强劲前景的还包括: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内存芯片业者美国美光科技,和韩国的hynix半导体,及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业者--台联电。   

    2004年08月06日
  • 芯片需求上杨,联电产能利用率向90%迈进

    台联电执行长胡国强日前表示,由于消费、通讯、计算机芯片需求同步上扬,其第三季晶圆出货量达54万6,000片(不含umci与umcj),同时产能利用率也上升到84%,预估第四季还将上涨到90%。...联电第三季营业收入达新台币215.39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12.5%,但较上季的217.06亿减少0.8%。

    2003年11月06日
  • 英飞凌重回IBM伙伴行列,65纳米路上联电落单

    据悉,英飞凌、台联电和新加坡经发局在2001年四月合资建设umci,并在第二年开始生产。...当英飞凌利用台联电的晶圆厂制造130纳米和90纳米产品时,双方也开展了晶圆工艺的技术合作,英飞凌开始疏远与ibm和特许半导体的技术合作。

    2003年08月13日
  • 2003上半年晶圆代工预期排名出炉,IBM位居前三

    报告指出,2003上半年,台积电销售额预计达25.46亿美元,超过同期排名第二的台联电两倍。台联电的销售额预计为11.65亿美元。...“真难以相信台积电可以这么快从众多晶圆厂中突围而出,”该报告中谈到,“1999年,台积电的销售额只比排名第二的台联电多15%。”当时,台积电的年销售额为23亿美元,而台联电也达到了20亿美元。

    2003年06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