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链网协同”行动,组织编制实施钢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力、船舶、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梳理行业智能化典型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重点行业产业链图谱、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清单等,强化专家、数据
二、《指南》实施的工作基础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了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建设了200余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经过多年运行和持续改进提升,
持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烟花爆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口,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
三、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五)实施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工程。坚持“减油增化增特”,推动兰州石化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庆阳石化打造精品城市型炼厂。
三、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五)实施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工程。坚持“减油增化增特”,推动兰州石化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庆阳石化打造精品城市型炼厂。
鼓励火电、水泥、钢铁、铝冶炼、石化化工、航空、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鼓励开采、油气开发、畜牧业和水稻种植等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重点非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支持碳达峰主题城市和园区、低碳关注省市、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投资融资、减污降碳良好创新等主题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安排,探索开展温室气体信息主动披露工作。
三、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五)实施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工程。坚持“减油增化增特”,推动兰州石化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庆阳石化打造精品城市型炼厂。
1.石化化工行业。...积极融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能源“金三角”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基新材料、煤制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25年底,石化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00亿元。
1.石化化工行业。...积极融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能源“金三角”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基新材料、煤制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25年底,石化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00亿元。
其中明确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到2025年的能效指标。在政策压力下,高耗能企业不得不采取减排措施。其次是市场驱动。...化工行业以绿氢替代灰氢,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通过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耗能行业的碳减排仍面临技术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银行保险机构要聚焦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领域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提供保险风险保障,有效满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需求。
银行保险机构要聚焦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领域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提供保险风险保障,有效满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需求。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伸石化化工产业链,提高园区附加值;积极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持续推进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绿色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以及“航天+”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出海
据了解,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提出“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等措施。...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两个“千亿级”产业群将携手打造福建省首个“核能+”国家级石化产业区。
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是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产业链完整、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已列入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名单的企业;2.优先支持汽车、机械、电子、通信、石化化工
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绿色技术应用、重大节能装备应用、能量系统优化、公辅设施改造、原料优化调整、余热余压利用的节能低碳改造。
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绿色技术应用、重大节能装备应用、能量系统优化、公辅设施改造、原料优化调整、余热余压利用的节能低碳改造。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工业企业可以申报:(1)2024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2)企业不属于长流程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连续生产行业,具备独立电量计量条件;(3)不属于以下类型企业:①
也有推动石化化工、冶金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如安全高效低能耗“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成套技术、复杂难处理铜精矿高效短流程低碳清洁冶炼技术等。
聚焦冶金、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应用场景。做优做强绿色智算产业链,打造一批绿色智算中心。
112项绿色技术,涵盖《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中明确的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产业,技术应用范围涉及钢铁、石化化工
聚焦冶金、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应用场景。做优做强绿色智算产业链,打造一批绿色智算中心。
2050年,高排放行业的脱碳转型每年需要额外增加2.68万亿元的资本支出,转型金融工具的供给将极大地左右转型的规模和速度;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研究估算发现,2020至2060年,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石化化工业能效提升
《实施方案》指出,加快推动工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统筹推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有序碳达峰。严格实施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
培育石化化工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支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黑色及有色金属全球供应链,鼓励企业将天津作为矿石原料进境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