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构建的这张无形而强大的“柔性调节网络”,将成为保障能源转型平稳推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至关重要的调节力量
此外,还全力推动500千伏广安ⅱ站输变电项目及配套工程,力争在2026年迎峰度夏前投产运行该项目,让全市电网形成以双500千伏站为核心的布局,进一步提升全市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柔性调节水平。
当河西走廊的风电群与陇东光伏基地形成“风光矩阵”,当甘南水电与储能电站构建起柔性调节网络,甘肃这个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4%的西部省份,正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创新实践,绘制出“绿电西发东送、市场驱动消纳”的能源转型新图景
▲风光储主动支撑与汇集组网示范工程持续加强电力系统柔性调节能力。通过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灵活调节出力:新能源充足时,快速降功率腾出发电空间;新能源不足时,迅速提功率保电网安全。
从电网侧调节指令下发到客户侧空调柔性调节完毕,全程仅耗时55秒,平均响应精准度96.57%,参与响应的楼宇室内平均温度仅上升1.5摄氏度。本次响应实现了虚拟电厂对楼宇空调资源的快速、精准、无感调节。
力争5月底前实现存量地调光伏所有站点可调可控,并优先采用柔性调节方式,这体现了调控中心在追求工作进度的同时,也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能源利用的高效性。
2024年年初,浦东供电公司“基于虚拟电厂精准响应需求的客户侧资源刻画及多元聚合柔性调节模块开发及应用”项目立项。...从电网侧调节指令下发到客户侧空调柔性调节完毕,全程仅耗时55秒,平均响应精准度96.57%,参与响应的楼宇室内平均温度仅上升1.5摄氏度。本次响应实现了虚拟电厂对楼宇空调资源的快速、精准、无感调节。
项目有力缓解了区域电网的峰谷负荷压力,显著提升电网的柔性调节能力与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为云南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了稳定与智慧兼具的强大动能。...云南创新打造的“调节容量市场”机制及配套激励政策,不仅增强了项目的经济性和电网灵活性,更通过“调节容量+电能量”双重收益模式,有效降低储能投资风险,激发市场活力。
存量第一类分布式新能源应具备调度直采、刚性可控、柔性调节能力,在2025年前完成“四可”能力改造,并按其并网时实施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在2027年前完成涉网性能改造。
通过虚拟电厂将其转化为电网柔性调节资源,既可以为新能源高渗透率系统提供动态平衡能力,又能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用户侧资源价值,这一路径或将重构传统电力系统调节范式。...由此,亟需新的电网调节手段。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建江谢建江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重点挖掘用户侧调节潜力。
04储能系统的破局之道: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调节”储能技术凭借“灵活充放、双向调节”特性,正成为企业应对电力调控的“柔性利器”。...企业用能管理的“智慧大脑”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ems控制器可通过三大能力构建企业在用能高峰期的智能用电逻辑:动态增容:通过实时监测负载状态,智能切换储能充放电模式,提升供电能力,相当于变压器扩容,而且是柔性的动态扩容
在可调可控方面,近期实现全容量分钟级刚性调节控制能力,远期实现全容量的柔性调节控制。在系统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协同集控体系,深化断面潮流控制、过载过压防控等功能应用。(五)强化建模及参数实测管理。
4.触发条件:全省执行空调负荷调控期间,安装有电网空调柔性调节装置的商业空调用户,按照电网公司统一指令,远程调节空调温度,压降空调负荷。(二)移峰填谷。...1.补贴对象:全省执行空调负荷调控期间,由电网公司统一安装有空调柔性调节装置,且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商业企业(不包含公共机构)。
电网安全从“硬扛高峰”到“柔性调节”随着电动汽车普及与空调负荷增长,电网负荷峰谷差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0.9万辆,且将持续增长,“零点高峰”更加凸显,电网系统调节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
创新负荷聚合模式,通过虚拟电厂将分散的数据中心负荷转化为电网柔性调节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等电网调峰市场。(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电力营销服务中心、宁波供电公司)
在分布式资源聚合领域,依托德赛云管平台,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支持,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实时接入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商业楼宇等场景,形成规模化柔性调节资源池。
推动了传统用能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他们聚焦绿电直流制热技术,通过直流组网和电热协同,展开了一场攻坚克难的科研攻关行动,消纳海量分布式光伏发电,同时能满足工业和建筑清洁用热需求,提升了终端电气化水平、新能源消纳水平和用能柔性调节能力
项目投运后,预计日平均放电量为48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消费16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25吨,助力金湖建设“零碳”县域自治示范区,提升苏北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柔性调节能力。
积极服务新能源电站、储能项目并网,加快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推广分布式新能源柔性调节技术,构建新型配用电系统,提升新能源接入、消纳和调控能力。八、提升办电服务质效。...聚合可转移、可再生的柔性用电资源,排查储能、充电、冷热双蓄、景观照明等用电设备,缺电时期优先调用,不影响、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用电。三、提升用电稳定水平。
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预计达4500万kwh,并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实现约6万千瓦柔性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为“零碳工厂”的高效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同时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高弹性电力支撑。
四是电气化和数字化引领电力需求侧高速发展,灵活互动的需求侧资源不断增强电力柔性调节能力。在传统电力市场中,电力需求侧往往是被动且不可控的,不参与电力市场运行。...,形成大容量的统一灵活调节能力,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企业自愿参加电力市场化需求侧响应、接入虚拟电厂市级管理平台进行错避峰用电,通过压降充电负荷、参与车网互动等方式实现柔性调节。
支持标准: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企业自愿参加电力市场化需求侧响应、接入虚拟电厂市级管理平台进行错避峰用电,通过压降充电负荷、参与车网互动等方式实现柔性调节。
验证创新模式的可行性以数智赋能新质发展项目通过多维度运营策略与区域政策协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路径:容量共享模式破解新能源配储瓶颈,助力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电网协同服务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增强电力系统柔性调节能力市场价值挖掘创新参与电力交易机制
这一创新突破,不仅标志着江门在新能源管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意味着电网从传统的“刚性监控”向“柔性调节”转变。...南网报记者 张玲 黄勇华广东 分布式光伏实现数智化管控1月10日,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通过运用边缘集群技术,成功实现了对中创新航、誉信实业两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出力的实时、精准柔性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