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排放权交易市场

排放权交易市场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排放权交易市场最新动态。了解排放权交易市场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山东济南:2025年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

    推进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落实新上“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要求。开展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评价,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推动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清缴工作。

    济南市人民政府 04月10日
  • 山东济南: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

    推进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落实新上“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要求。开展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评价,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推动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清缴工作。

    电解水制氢 济南市人民政府 04月10日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满月”观察

    市场开局良好,成交较为活跃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 新华社 04月10日
  • 全国碳市场年度进展与展望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此次《条例》的公布,标志着国家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趋于严格及规范化。

    火电环保 中能传媒研究院 04月09日
  • 中办、国办: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

    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

    碳源减排 中国政府网 04月03日
  • 电价改革,中办、国办重磅发文!

    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

    新华社 04月02日
  • 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

    售电服务 中国政府网 04月02日
  • 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如何互动耦合?

    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因此,本研究聚焦于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电力市场机制、强化碳排放权交易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电力金融 电联新媒 04月01日
  • 电碳市场“解耦”后 我国电碳协同该何去何从?

    然而,国家最新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却对碳市场碳核算范围进行了调整,即“重点排放单位因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不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范围

    电力金融 朗新研究院 04月01日
  • 多角度发力 “绿电”变“绿算”

    加强“电-碳”市场协同,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作者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当前我国发电量结构仍以煤为主,决定了向电网采购电力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量仍较高,考虑全生命周期,算力的碳足迹会进一步上升。目前,我国仍处于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初期,不同省份绿电交易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异。

    能源服务 国家电网报 04月01日
  • 全国碳市场扩容,高耗能企业如何应对?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建立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团队,运用碳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利用区域碳价差异优化跨省交易,都是参与碳市场的有效方式。

    碳配额 北极星能碳圈 03月31日
  • 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碳交易 生态环境部 03月28日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电力金融 生态环境部 03月26日
  • 首次扩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发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积极稳妥有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进入操作实施阶段

    电力金融 生态环境部 03月26日
  • 一图读懂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碳交易管理 生态环境部 03月26日
  • 全文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发布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碳交易管理 生态环境部 03月26日
  • 金风科技曹志刚:重构“能源价值”,以“新价值”牵引行业创新

    可以预见的是,绿证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机制的打通,将实现绿电价值最大化,从而彰显新能源市场的巨大价值。中国新能源产业正经历从“政策引导”到“市场驱动”、从“跟随变化”到“引领变革”的质变。

    风电产业 金风科技微平台 03月25日
  • 357家!天津市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录

    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有关区生态环境局,各重点排放单位: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

    碳源减排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03月21日
  •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发布,4月1日起施行!

    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碳源减排 上海市人民政府 03月14日
  •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电力金融 上海市人民政府 03月14日
  • 加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运用!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证券交易印花税1275.88亿元,为预算的111.9%,下降29.1%,主要是2023年年中出台的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在2024年全年实施,造成部分减收。

    新能源 新华网 03月14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加快建设

    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建设。发布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扎实开展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出台零碳园区建设方案。

    能源服务 新华网 03月14日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水力发电 新华网 03月12日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看点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更趋活跃。● 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开展燃气、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

    能源服务 亮报 03月12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 激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健全,碳定价对绿色低碳企业的激励作用有限。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单一、碳配额管理方式较为宽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刚重启,碳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电力金融 中国电力报 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