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集团供热板块尽管减亏趋势明显,但整体仍持续亏损,且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煤电发电板块目前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亏损面。...推进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重点是正确认识“清洁、低碳、灵活、高效、智能发电”的关系:灵活发电是灵魂、低碳发电是方向、清洁发电是基础、高效发电是关键、智能发电是标配。
2024年全国煤电发电量较2023年、2022年分别提高500亿千瓦时和290亿千瓦时。在电量电价整体走低的情况下,发电量提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价结构调整对煤电发电的激励作用。
如广东省2022年化石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接近73%,火力发电量4440.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2.8%;山东省2021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6%,火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84%,煤炭消费占比及煤电发电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
夯实火电兜底保供基础作用,结合机组启动成本、变动成本(含空载成本)等运行成本变化趋势,考虑市场出清、机组调用和机组实际运行等情况,完善市场运行成本补偿机制;综合考虑煤电发电小时数下降等因素,优化发电侧容量补偿机制
夯实火电兜底保供基础作用,结合机组启动成本、变动成本(含空载成本)等运行成本变化趋势,考虑市场出清、机组调用和机组实际运行等情况,完善市场运行成本补偿机制;综合考虑煤电发电小时数下降等因素,优化发电侧容量补偿机制
客观上讲,改造条件优越的机组通常已优先完成改造任务,后续改造机组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性上都面临更大挑战:一是当前煤电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经济性不足,再叠加煤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传统的分时电价方案,锚定的是煤电发电特性,午间一般设置为高峰时段、电价较高。新的分时电价方案,午间低谷、电价大幅度降低。...众所周知,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光伏发电,与气象因素中的光照强度与日照时长直接相关。
详情如下: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772号(工交邮电类397号)提案的答复摘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煤电低碳转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您在提案中从煤电煤炭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大、煤电发电小时数逐年降低且经营形势整体严重下滑
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煤电的现状——大部分省份的煤电发电比重仍旧在60%以上,相当部分机组容量是可以(can)维持基荷(baseload)常态运行的。...比如,在煤电仍旧是发电主体的情况下,更多的需求响应,无论是通过价格激励方式,还是行政命令管控,都意味着处于边际的煤电机组更大程度、更稳定的出力,从而削弱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效果与减排效应。
2023年全国全口径电力装机容量为29.2亿千瓦,煤电装机容量11.65亿千瓦,占比39.9%。全国全口径发电量9.5亿千瓦时,煤电发电总量5.4万亿千瓦时,占比约57.9%。
碳达峰后,煤电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继续降低,煤电可能从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向顶峰、深调、应急备用的调节型电源转型,从而实现碳中和目标。...近日《“低煤耗”不应继续作为煤电主机选型的首要标准》一文也阐述了这一新消纳模式:一方面,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使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煤电可能需要主动让渡发电空间以消纳更多新能源;另一方面,煤电更多起到调节和备用的作用
我国煤电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60%,远高于欧盟,如果采用电网平均碳足迹因子计算电力间接排放,那么在中国国内生产的动力电池的碳足迹在同等条件下肯定要比在欧盟生产的要高很多。...这是个生产电力全生命周期排放因子的概念,以煤电为例,包括发电过程中燃烧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加上煤炭开采、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风电、光伏发电的碳足迹则把风机、光伏组建生产的碳排放也算入其中。
本次出台的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基于直接补偿(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没有与煤电发电利用小时直接挂钩,方案简单易行。...对应的容量及发电量预计2024年煤电装机约11.83亿千瓦(年平均值),符合规定范围的煤电容量约占煤电总容量的85%,为10.05亿千瓦,年利用小时数按4600小时计算,年发电量为4.62万亿千瓦时。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电力项目主任尹明分析,采用50%比例的省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火电装机占比较低,比如四川、云南、青海,近年来其火电装机比例均低于15%;第二类是近年用电量增速快且水电占比较高的地区,比如广西、湖南、重庆;第三类是煤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低的煤电装机大省
由于煤电相对其他发电方式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机组发电受限因素少的优势,决定了煤电基础电源的地位难以替代;同时,煤电发电较为灵活,随时可以满足调度、调节的需要,是当前及以后相当长的阶段电网调峰最为经济快捷的方式
若煤电通过电能量市场获得的收入不能弥补其发电成本,将造成煤电企业亏损。三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上涨,挤占了煤电发电空间。
以此类推,如果煤电机组转型更快或水电等资源比重更大的地方,煤电发电利用小时下降更厉害,单位固定成本即容量电价更高。...“通知”明确全国煤电机组经营期间每年固定成本统一标准为每千瓦330元,由于不同区域煤电发电利用小时、煤电转型速度存在差异,各地煤电容量电价水平也不一致。煤电利用小时越高的地方,单位固定成本越低。
一方面,雨水丰沛,水电发电量同比大幅度增加,对煤电发电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煤价下降(动力煤供应能力强,国内煤炭产能大增,且进口煤放开以后,进口量大幅增加),火电供给能力相对充裕。...从下图可以看出,湖北三峡水库水位,2023年比2022年高出很多,因此水电发电量加大。
随着先进燃煤机组投产和存量煤电节能供热改造,未来煤电发电热效率还将持续提升。经测算,发电热效率为45%、50%情景下,电能替代降碳的临界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约44%、39%。
在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合理疏导煤电成本方面,《报告》建议,结合各地煤价变化情况,统筹考虑本区域内煤电发电利用小时、固定成本、长期贷款利率等因素,开展煤电基准价评估,研究建立煤电“基准价”调整制度与燃煤上网电价浮动机制
在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合理疏导煤电成本方面,《报告》建议,结合各地煤价变化情况,统筹考虑本区域内煤电发电利用小时、固定成本、长期贷款利率等因素,开展煤电基准价评估,研究建立煤电“基准价”调整制度与燃煤上网电价浮动机制
欧盟发达成员国在用电达峰基础上,煤电发电份额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互联电网使得北欧和南欧富余的可再生能源能输往西欧东欧,替代当地的煤电);美国部分州因替代能源成本下降,在用电达峰后煤电就进入下降通道。
截至5月31日,环渤海九港合计库存增至3039.9万吨,创历史新高;纳入中电联燃料统计发电集团燃煤电厂库存合计11343万吨,同比增长2151万吨。”从需求侧看,煤电发电增长缓慢。
电力系统重构的关键在“十四五”时期,因为只有在2025年扭转煤电发电上升趋势,2030年以后才有空间实现碳中和。...在业内专家看来,近年来,以风光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装机量、发电量均突破历史新高,但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无法独立支撑用电负荷稳定运行的需求。
电力系统重构的关键在“十四五”时期,因为只有在2025年扭转煤电发电上升趋势,2030年以后才有空间实现碳中和。...在业内专家看来,近年来,以风光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装机量、发电量均突破历史新高,但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无法独立支撑用电负荷稳定运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