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度融合全市“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等多试点联建共创,主动帮扶汽车制造、纺织印染、超低能耗建筑等产业健康发展
2025年3月9日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化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到2025年培育建设减污降碳协同项目10个,到2030年培育建设50个。
2025年3月9日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2025年3月9日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腾出存量用能空间500万吨标准煤以上。安徽: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第二批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机理和生态系统碳汇过程研究,构建碳污融合排放清单。开展环境中典型新污染物去除机理、环境风险评估及表征方法学研究,加强生态环境健康、基准和标准研究,开展噪声和光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研究。
持续推进“低电价、低能耗、零排放”绿电园区和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建设,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酒泉市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对创建完成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园区等国家、省级试点任务的园区,分别再给予不超过20万元、10万元的资金奖补。
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使用,5个地方和园区开展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项目2024年,天津经开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面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形势,天津经开区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三废”协同控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
为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征集了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旨在展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通过对油脂、沼气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实施光伏发电技术等节能减排举措,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抵消效益约3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园区每年综合处理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度,助推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重要典范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第二批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推动“大院、大校、大企业”协同创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零碳道路运输、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试点工作。加快新(改)建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
加强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建立完善“双碳”标准计量认证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成果巩固提升行动。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发展节水产业。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第二批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2024年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诊断和升级改造,实行新上项目差异化用能管理。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80%的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均完成循环化改造。
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气候投融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国家试点任务有序推进。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6个、绿色工厂17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推进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减存量,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建设,开展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支持湄洲岛争创部省共建“近零碳岛屿”。
产业园管理局履职范围包括南沙枢纽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海港区块等区块,产业结构特点突出,减污降碳基础扎实,政策要素保障有力,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具备探索建立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良好条件
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王喜芹、李京芬、栾志强、郝郑平2024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标准#(1)宏观政策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腾出存量用能空间5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推进不同类型城市、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打造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排放减量化、资源循环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广告材料。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行业企业基于自身实际开展碳足迹试点。
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深入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火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实现全覆盖。受煤电行业严重下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不及预期,产业转型更需加快。
一年来,无锡“中国企业500强”等“四张榜单”入围企业数保持全省领先,获评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优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