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企业节能降碳,年综合节能量100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降碳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5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十五)引导企业节能降碳。年综合节能量100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降碳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5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五)制定实施节能降碳计划方案,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奖惩制度,并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能源管控中心或能碳管理中心等。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积极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节能降碳改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等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积极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提升新建建筑低碳设计与建造水平,开展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推进建筑清洁能源自供给体系建设。推广柔性用电,实现建筑用能全面电气化。...推动石化、建材、造纸、矿业等传统产业应用节能降碳先进设备,开展电气化改造及新能源耦合、高载能工业负荷灵活用电改造示范。加快园区低碳化改造,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提升新建建筑低碳设计与建造水平,开展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推进建筑清洁能源自供给体系建设。推广柔性用电,实现建筑用能全面电气化。...推动石化、建材、造纸、矿业等传统产业应用节能降碳先进设备,开展电气化改造及新能源耦合、高载能工业负荷灵活用电改造示范。加快园区低碳化改造,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统筹城镇建设与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高质量绿色低碳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
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能效诊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加快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截到2024年底,全省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436万千瓦、灵活性改造95万千瓦、供热改造完成150万千瓦。稳步建构新能源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支持园区多渠道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三是要素保障。
组织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省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统筹推进节能改造。
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推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改造。
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支持园区多渠道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三是要素保障。
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支持园区多渠道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三是要素保障。
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三)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支持园区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探索对零碳园区多能互补、多能联供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制度。
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三)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支持园区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探索对零碳园区多能互补、多能联供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制度。
支持园区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探索对零碳园区多能互补、多能联供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制度。
〉的通知》(国发〔2024〕12号),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绿色发展,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五)持续开展设备布局、制冷架构、供配电方式、系统智能运行策略及节能、节水、设备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的通知》(国发〔2024〕12号),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绿色发展,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五)持续开展设备布局、制冷架构、供配电方式、系统智能运行策略及节能、节水、设备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的通知》(国发〔2024〕12号),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绿色发展,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五)持续开展设备布局、制冷架构、供配电方式、系统智能运行策略及节能、节水、设备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时表示,公司认为建筑节能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一是国家和地方加强对运行能耗及能效监测管控,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实施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改造,这为建筑节能业务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三改联动”——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成为传统火电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该技术改造项目荣获广西能源集团党委“书记领办项目”授牌。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在油气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优化油气消费结构。...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
围绕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诊断+改造”,建立健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清单。每年实施20项以上重点节能技改工程,新增节能量2万吨标准煤以上。
2024—2025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02全面推进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主要目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