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核聚变

核聚变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核聚变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核聚变最新动态。了解核聚变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中国石油布局可控核聚变

    这意味着中国石油集团正式入局核聚变领域,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曾表示,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攻克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聚变堆也是世界各大国高度合作与竞争的技术领域,同样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发展的核能技术。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石油 4小时前
  • 虚拟电厂 代表了一种新的电力经济模式

    这种生产方式在可见的未来一定也是主流,唯一的颠覆性技术是100mw/200mw这个级别的核聚变,如果能做成集装箱大小,一个社区放一个,加上社区级的大型微电网,大电网真的没有必要了,那可能是10年后的事情

    能源服务 鱼眼看电改 06月30日
  • 彭元凯:聚变研发正从“永远50年”进入“10~20年”窗口期

    带着这些这些疑问,《能源》杂志采访了核聚变技术专家、新奥核聚变首席科学家彭元凯,对我国核聚变技术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解答。...2018年起担任新奥能源研究院聚变首席科学家。今年以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引发了全球关注。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这些突破是否意味着我国核聚变商业化再提速?

    核电建设与运行 能源新媒 06月19日
  • 尽管遭遇大停电,西班牙继续冲刺太阳能

    但最大胆的举措是支持位于法国南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变能源实验。西班牙不是该项目的领导者,但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并将其能源路线图与潜在突破对齐。...在短短几个月内,西班牙批准了超过6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启动了新的氢能和电池储能试点项目,并增加了对全球聚变研究的支持。西班牙希望打造一个无需进口能源、无需靠天的发电、储能和维持能源的电网。

    新能源 国际能源小数据 06月19日
  • 英国政府将投5亿英镑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近一段时间以来,英国政府已宣布多项能源投资计划,包括投资萨福克郡赛兹韦尔c核电站、在诺丁汉郡建设核聚变项目,以及推进苏格兰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等。

    储运设备 中国新闻网 06月18日
  • 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中油资本拟向昆仑资本增资6.55亿元

    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资本)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能源网 06月18日
  • 聚变与氢氨能源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

    集团公司前期作为重要股东参与投资设立聚变新能公司,此次与能源研究院合作成立“聚变与氢氨能源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并由所属皖能股份公司与聚变新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的就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可控核聚变

    氢氨一体化 皖能集团 06月12日
  • 国力股份:在低空飞行/固态电池等新型领域开展研究

    公司以电子真空制造平台为基础,围绕客户在可控核聚变、第四代半导体、金刚石、低空飞行、反无人机、固态电池等新型领域的需求开展研究,布局未来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固态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 06月12日
  • 任正非:核聚变或将成为继人工智能后的下一次技术革命

    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人工智能发展要经历数十年、数百年。不要担心,中国也有很多优势。相关阅读:可控核聚变概念大涨!这些企业入局→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 06月11日
  • 可控核聚变概念大涨!这些企业入局→

    可控核聚变相关企业一览↓...而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今年以来,可控核聚变领域利好消息不断,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 06月09日
  • 智能光伏在列!浙江征集2025年标准化战略重大项目和标准稳链项目需求建议的通知

    未来产业包括清洁氢、前沿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等。...具身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清洁氢、前沿电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下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量子科技、类脑智能、原子级制造、新一代半导体、石墨烯、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细胞与基因治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06月05日
  • 核聚变突围

    在行业人士看来,核聚变领域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标志着人类对于核聚变的探索已经从理论推演走到了工程试验阶段,核聚变永远50年的“魔咒”似乎正在慢慢被解除。...一系列技术突破表明,人类对于核聚变的探索已从理论推演走到了工程试验阶段,核聚变永远50年的“魔咒”可能正在慢慢被解除。

    核电建设与运行 能源新媒 06月04日
  • 1.6秒+1.2T!“玄龙-50U”聚变装置创下球形环国际新纪录

    ,更关键的是,为下一代氢硼热核聚变实验装置提供了直接、宝贵的技术储备!...这标志着“玄龙- 50u”装置的所有工程设计指标全部实现,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的球形环装置,为氢硼聚变所需的高温高密度条件筑牢了硬件根基。

    核电建设与运行 新奥聚变 06月03日
  • 观察| 人工智能+能源

    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核聚变研究产生的作用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晓钢曾指出,人工智能能够从海量的实验数据中挖掘规律,优化核聚变反应参数,从而缩短了研发周期。即便在储能领域同样如此。

    电网信息化 中国能源观察 06月03日
  • “十五五”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走向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迎来核电快速发展时期和核电建设上的高潮期,三代和四代核电建设比翼齐飞,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有可能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又一亮丽“名片”,一体化快堆研发、受控核聚变研究等核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

    智能变电站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05月30日
  • 皖能电力:聚变新能公司发展路径、未来规划

    近两年,资本市场和政府对可控核聚变的支持呈明显增长态势,全球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公司共筹资71亿美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且从2021年到2024年,密集成立了很多商业化公司。...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聚变新能公司成立两年,其背景与聚变从科研到工程的大环境分不开。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 05月29日
  •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再次创下我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人造太阳团队的“聚变乘积”原理衡量核聚变装置及核聚变研究的水平,主要看三个参数:等离子体离子的温度、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这三项参数的乘积达到一定数值就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这就是著名的“聚变三乘积”。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5月29日
  • 深度 | 徐进:“十五五”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走向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迎来核电快速发展时期和核电建设上的高潮期,三代和四代核电建设比翼齐飞,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有可能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又一亮丽“名片”,一体化快堆研发、受控核聚变研究等核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

    售电服务 电联新媒 05月20日
  • 资本市场促进电力行业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为服务可控核聚变、钙钛矿光伏等电力行业未来产业培育,依托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不同类型创投基金助力未来产业技术研发、技术攻关等发展需求,有序引导资源要素向未来产业聚集。

    能源服务 中国电力报 05月20日
  • 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第四项重大合同签订

    基于在 tac1、smsa 及 smpa 等重大项目中沉淀的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积累,中核工程联合体在 iter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设现场持续精进,以高效协同的管理模式、攻坚克难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iter组织总干事pietro barabaschi、副总干事罗德隆,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文军,中国国际核聚变实验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综合处处长刘生,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中核工程,中核二三,中科院等离子体所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05月16日
  • 中国核电董秘问答 | 新机组投运、股份回购、小堆布局、机器人研发

    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公司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后续将根据集团战略推进相关布局。...是否可以这样表达——中核集团无论建成了什么样类型的电站,包括风、光、核电站、可控核聚变的电站,都只会交由贵公司来运营,而不会交给其他成员单位来负责运营,是这样的吗? 谢谢。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核电 05月16日
  • 国家能源局: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积极探索核能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为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核电建设与运行 国家能源局 04月28日
  •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液氢技术赋能清洁能源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使用的就是3台这种规模的氦制冷机。...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加速器、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关键核心装备。

    液氢 新华社 04月27日
  • 推动新型储能等高质量发展!上海2025年双碳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深化本市未来能源和前沿颠覆性降碳技术战略研究,制定绿色燃料、可控核聚变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工作方案。

    用户侧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04月25日
  • 上海市印发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深化本市未来能源和前沿颠覆性降碳技术战略研究,制定绿色燃料、可控核聚变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工作方案。

    火电产业 上海市发改委 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