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监察,依法依规对落后高耗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施淘汰制度,核查重点行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对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者经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
以高耗能产品生产设备、重点用能设备、能源消费结构为重点,摸清重点用能企业主要高耗能产品能效水平、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和绿电消纳利用情况,为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提升行动、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生产用能设备更新
会议系统培训了能源生产流通消费、重点耗能产品单耗、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和全社会用电情况等能源统计报表及地区供应端能源消费核算工作,详细讲解了能源统计报表年定报制度修订内容,重点强调了各报表的工作流程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福建省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目标提到,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
全市围绕能耗“双控”目标,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防范化解过剩产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改造,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生产高耗能产品,如果能耗超过限额,必须限期治理等。...《节约能源法》规定,要制定强制性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和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并以上述标准为基础,规定了严格的节能管理办法,如:对不符合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禁止销售和进口不符合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
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等单位能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钢铁、石化等传统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20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28.9千克标煤/吨,下降4.9%...强化节能审查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全过程规范节能审查流程,对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对节能审查意见未有效落实、能耗等量置换未按期完成的高耗能项目,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强化能评制度刚性约束和闭环管理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欧盟具备完善的耗能产品能效标识和标准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高能效产品。我国目前已有的近百项强制性能效标准,有效支撑了节能产品认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举措的实施。
强化重点行业企业节能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高耗能产品的国家限额标准,抓好工业节能预测预警分析。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1%。...每年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全面淘汰落后用能设备专项清理整顿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检查,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拿下来,坚决和立即淘汰落后用能设备。
开展重点耗能产品、节能评价等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健全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工业绿...健全和推广金融领域科技、产品、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标准,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与产业融合标准,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若某国火力发电(特别是煤电)占比较高,根据欧盟envi“高配版”cbam税费要求,不仅适用于进口产品的直接排放,还适用于间接排放(指生产过程中所用电力的排放)与外购原材料的排放,这将对采用煤炭发电生产的具有高碳泄漏风险的高耗能产品产生显著影响
虽然离正式立法还有一定距离,但作为全球第一个针对产品碳含量而采取的贸易措施,欧盟碳关税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税。...通常来说,推行碳关税的核心理由是,碳市场严格气候规制造成境内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生产活动及相应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而造成碳泄漏,因而需要通过碳关税来应对上述问题。
,生产受限,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带动能耗下降。...区别于工业转型和技术革新带来的结构性节能模式,后期一旦高耗能产品需求加速,能源消费必然会快速反弹。
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钢铁、水泥、玻璃纤维等单位能耗水平国内领先。4.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钢铁、水泥、玻璃纤维等单位能耗水平国内领先。4.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钢铁、水泥、玻璃纤维等单位能耗水平国内领先。4.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钢铁、水泥、玻璃纤维等单位能耗水平国内领先。4.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