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加压至超临界状态,以每分钟8立方米的速率注入地下1800米的储层。这种ccus-eor(碳捕集驱油)技术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更使单井日产油量提高3.2倍。
与此同时,稳妥推进零碳负碳产业,大亚湾ccs/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示范项目扎实推进,积极打造渤海和海南两个海上ccus基地。坚持精益化管理,盈利水平保持高位,以优秀的表现穿越油价周期。...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入使用,创新了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实现油气资源高效、经济开发。
2023年6月,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投用了我国海上首个cc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安全运行近13000小时,回注二氧化碳超18万吨。...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
在绿色低碳方面,中国石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启动“万站沐光”行动,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比增长20.1%,甲烷回收量同比增长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
公司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启动“万站沐光”行动,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比增长20.1%,甲烷回收量同比增长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和网络优势,精准开展客户营销,高标号汽油销量持续增长,累计建成加气站超千座、充换电站超万座,推进氢能交通稳步发展,开拓境内外低硫船燃市场,船加油经营量世界第二,非油业务经营质量不断提升
3月17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
高效碳捕集利用技术攻克大容量、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建成亚洲最大碳捕集工程-泰州电厂50万吨/年示范项目;研发突破电站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电催化制合成气技术,建成全球首台百吨级示范装置,为ccus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二是绿色能源制取及利用、新型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工业绿色微电网、电能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
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全球航运业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约10亿吨,占据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行业年消耗化石燃料约合2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石油需求的5%。...,创新整合了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凭借年均超过3000小时的风光资源,构建了低成本绿电制备的能源供给体系;其次,通过每年利用200万吨农作物秸秆,建立了高效的生物质碳源循环网络;最后,通过绿电制氢装置与碳捕集系统的协同运作
与传统燃油发电相比,新电站可减少多达60%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电站在设计时预留了未来部署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条件,以便支持沙特实现长期减排目标。
聚焦新型储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工程固碳等前沿技术,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养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所需拔尖创新人才,持续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保障。...二是绿色低碳产业政策不协调,各方面协同发力不充分。跨部门、跨地区绿色低碳产业支持政策有待协调,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协同转型还有困难。
目前,我国已建成2543家国家级与省级园区,这些园区覆盖了全国80%的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排放了全国31%左右的二氧化碳,既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控制对象...二是完善碳排放统计和核算体系。
山东分公司华能山东分公司作为山东省最早从事海上风电开发的发电公司,目前运营海上风电装机容量81.16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发电工控系统、650℃高效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机自主运维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燃煤发电机组瞬态灵活高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项核心技术入选部委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央企先进技术目录
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能陇东能源基地,依托基地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工程建设,采用燃烧后化学吸收二氧化碳捕集工艺路线,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捕集率大于90%,二氧化碳纯度大于99.5%。
待美国环保署(epa)批准后,我们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安全注入地下进行永久封存。我们获得了美国最大的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地,位于得克萨斯超过27万英亩的水域,用于二氧化碳封存。
以高效率创新协同、高水平创新合作加快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在自主可控电力工控系统、燃机自主运维、碳捕集与封存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方面培育华能“看家本领”和“独门绝技”,助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以高效率创新协同、高水平创新合作加快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在自主可控电力工控系统、燃机自主运维、碳捕集与封存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方面培育华能“看家本领”和“独门绝技”,助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与燃煤电厂相比,新型燃气电厂可减少高达6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燃油电厂相比,则可减少至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碳捕集与封存(ccs)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帮助电力生产接近净零排放的方法。ccs可以与燃气轮机以及燃煤和生物质电厂配合使用,从烟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排放。
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城镇管网及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固废回收利用处置、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减振降噪、辐射污染防治、新型环境监测仪器监控预警系统,二氧化碳捕集
(水源及输水洞线部分灵台县达溪河新集水库工程陇南市白龙江干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二)生态环保项目武威市三北工程六期首批建设项目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三)交通物流项目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新建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兰州至合作铁路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新建平凉至庆阳铁路红沙梁至明水煤炭铁路专用线建设天水至陇南铁路
(水源及输水洞线部分灵台县达溪河新集水库工程陇南市白龙江干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二)生态环保项目武威市三北工程六期首批建设项目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三)交通物流项目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新建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兰州至合作铁路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新建平凉至庆阳铁路红沙梁至明水煤炭铁路专用线建设天水至陇南铁路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约9.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60亿元。...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
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公司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校企合作,将储能、绿氢利用、氢氨转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作为发展未来和战新产业重点研究方向,推动晋江热电“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碳捕集”项目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适用于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其示范项目在上海长兴岛电厂实现商业应用,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3000小时,对外供应二氧化碳超9万吨,是目前国内少数实现长周期连续运行的低能耗燃煤燃机烟气碳捕集装置。
项目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本期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控冷燃煤机组、配套建设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详情点击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冷却塔建筑工程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成功中标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一期)煤电epc总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