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道氏技术称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已成功自主研发出电导率高达1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实现100克量级的稳定生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6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表示,碳纳米管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高灵敏度等特性,可作为人性机器人的传感器、结构材料、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不过公司碳纳米管暂时还没有在该领域推广...另一方面,由于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需要高能量密度、安全的电池来推动电动化,固态电池技术是推动电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已全面布局固态电池需用的高镍前驱体、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固态电池核心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1日,道氏技术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项目技术委托开发合同》。...根据合同,道氏技术将委托后者进行超薄金属锂负极的研发,其中包括单面/双面锂覆铜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和自支撑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1日,道氏技术公告,道氏技术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项目技术委托开发合同》,道氏技术将委托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超薄金属锂负极的研发,包括单面/双面锂覆铜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和自支撑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
,道氏技术将积极推进先进材料开发及改性,安瓦新能源基于固态电池的设计,开发适配的材料加工工艺,建立适配的化学体系及其性能验证。...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道氏技术公告,近日,公司与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开展固态电池材料及工艺开发与验证,包括在固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等先进材料,依据双方共同协商的技术方案
广东道氏固态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道氏技术和固态齐辉分别持股70%和30%,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道氏技术:贵公司有如此丰富的电池制造经验,同时有充沛的现金,广大的合作伙伴,强大的技术团队,是否考虑设立固态电池生产研发部门或子公司,进军未来固态电池行业技术龙头
据了解,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力神电池、比克动力等在内的众多电池厂商,以及贝特瑞、杉杉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道氏技术、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石大胜华等材料企业...电池中国还了解到,璞泰来的新一代纳米硅碳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cvd沉积技术和硅碳复合技术能有效满足未来负极材料长循环、低膨胀的性能需求。
此外,道氏技术透露,其公司硅氧负极材料和新型气相法硅碳负极材料均已送样评测,目前已获得部分客户认可。中科电气披露,其公司硅碳负极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向客户送样测试并获得认可。...据业内人士透露,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有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目前硅氧技术成熟但上限低,“主要局限在于首次充放电效率和能量密度(克容量的上限相对较低)”,而首效高的硅碳负极是电池厂中长期的选择方向。
据了解,目前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道氏技术、德方纳米、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新安股份、杰瑞股份、中科电气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国轩高科发布基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等技术,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
同时,跨界玩家尚纬股份、龙佰集团、宝丰能源、宝武碳业、杰瑞股份、福鞍股份、百川股份、道氏技术等也纷纷入局。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势态不可避免。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将达到330万吨。
除此之外、翔丰华、道氏技术、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中科电气、新安股份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02大圆柱电池是增长点大圆柱电池将是未来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国内车企方面,广汽埃安2021年首发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型,使用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智己汽车于2022年初宣布使用“掺硅补锂”技术,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实现300wh
6月6日,道氏技术公告,公司与kh energy co.,ltd(简称“kh energy”)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表示,碳材料方面,道氏技术已形成“青岛+古井+恩平+龙南+兰州”五大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6月30日,青岛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
道氏技术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52.86亿元,同比增长14.88%;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66.09%。...道氏技术称,2022 年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而公司从原料采购到产成品出货需要一定的周期,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原材料和未售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值。
今年以来,道氏技术加快产能扩张。...在正极材料方面,道氏技术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根据规划公司今年三元前驱体产能将达到15万吨。目前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主要生产基地有广东清远英德基地和江西龙南基地。
今年4月8日,道氏技术曾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格瑞芬的竞争实力,促进公司碳材料业务快速稳健发展,公司拟由道氏技术、员工持股平台对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拟增资金额6亿元(最终以实际增资金额为准
据悉,4月8日,道氏技术曾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格瑞芬的竞争实力,促进公司碳材料业务快速稳健发展,公司拟由母公司道氏技术、员工持股平台对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拟增资金额6亿元(最终以实际增资金额为准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道氏技术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1.68%。...此前,道氏技术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全力拓展新能源赛道,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锂电材料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业务。
目前,包括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邦普循环、道氏技术、科隆新能源、芳源股份、帕瓦股份等企业都在大规模扩充三元前驱体产能。...在此情况之下,众多动力电池企业同时布局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并拥有三元和lfp两种产品技术路线,因而同时对三元材料和lfp材料产生采购需求。
道氏技术称。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道氏技术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1.68%。...道氏技术表示,公司积极向上布局钴镍资源,目前钴盐已实现自供,所以三元前驱体的毛利率相对较高。
道氏技术董事长荣继华表示,道氏技术前驱体项目落户芜湖,有助于推动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构筑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为芜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自年初以来,包括道氏技术在内,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科隆新能等企业都开启三元前驱体产能大规模扩充模式。...目前,芳源股份已与贝特瑞、杉杉能源、比亚迪、当升科技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或正极材料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拓展深度合作关系。
而“友商”比亚迪,除了增资上海杉杉锂电外,还入股了道氏技术。4月8日,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由母公司道氏技术、员工持股平台对子公司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拟增资金额6亿元。
4月8日,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拟由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对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拟增资金额6亿元。...而据道氏技术4月10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格瑞芬(包括但不限于格瑞芬关联方)拟在兰州新区新设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3万吨碳纳米管浆料(含相关产业链配套)和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