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日益突出,产业“内卷化”十分严重,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也存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吴辉在2023年分析,从长期市场看,全球电池产业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当前中国面临“结构性”过剩和“短中期”产能利用率低的风险。...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或许是时运不济,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深受产能过剩影响,供需错配之下,产业链陷入亏损阴霾。调整业务重心的嘉寓同样受到巨大影响。...剥离上述业务后,嘉寓将重心转移至光伏行业。到了2023年,嘉寓新能源业务营收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91%,其中光伏产业链收入光占总营收85.2%。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郭祥信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首先从我国当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面临的挑战话题切入,就如何看待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过剩问题展开了详细探讨
与产生量相匹配:原则上不鼓励新(扩)建以省外、市外危险废物为原料的利用处置项目以及采用预处理方式和利用后的产物不符合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及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管理要求的项目;不鼓励新增含油废物(油泥)等产能过剩的项目
特别是在当下产能过剩未得到改善之前,“走出去”成为企业重要突破口,而在国际形式及贸易的不断变化下,我国企业出海模式早已由过去的产品出海发展为产能出海。...前不久,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突然的融资计划一时间让这位穿越行业多轮周期行业老兵成为市场焦点,同样追求a+h两地上市的还包括两度冲击港交所ipo的跨界
从“被动接网”到“主动规划”源网协同进一步加强近十年,在技术迭代的持续降本、行业政策扶持、上网电价保护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各地光伏项目加速上马,地区电网消纳压力增大,行业也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文件是需要解决实际矛盾的,这个矛盾就是光储充的相对的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装机过剩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所有过剩的本质,都是消费不足。
行业面临着竞争加剧、同质化严重、企业利润水平依等问题,行业内卷加剧,部分环节产能过剩。...“何时出现价格反转仍需关注产能出清速度、行业洗牌速度以及海外需求增量。但在此之前,应对低价中标可能带来的设备运行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之前,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的格局似乎有望提前改变。...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46万吨,几乎是市场需求量的一倍,严重产能过剩导致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开工率一度不足40%。
真正的产能过剩风险来自技术迭代。...已投产产业或将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电池龙头尚且要随时为不断扩张的产能买单,据sne research统计的2024年全球储能动力电池出货量,宁德时代以491gwh、38%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
如果说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那么储能行业的整体产能正处于合理的供需状态之下,持续的产能扩充极有可能步入和风电、光伏一样产能过剩的老路;从电价来看,新型储能的度电成本已经在0.2-0.3元/kwh,部分区域的光储一体化项目已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水平
电力建设开发的“红利期”逐渐消失,产能过剩极为突出,生产任务严重不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仅我国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的施工能力就差不多能够满足全球传统电力建设任务的需要,整个行业正步入一个被称为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储能行业在产能过剩、政策转向与技术创新停滞等多重压力下的深层困境。构网型储能的“盛行”本意在于使得储能回归技术本质,强化电网交互能力。...部分企业通过“建厂换指标”绑定地方资源,扰乱市场秩序;跨界玩家缺乏技术沉淀,加剧低端产能过剩。
其中,光伏业务收入占比76.28%,营收较上一年度下降82.95%,主要受到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影响;玩具业务收入占比23.72%,营收同比下降15.16%,则是转让子公司股权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利润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风光无限的危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导致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放眼整个危废行业,业绩下滑等已成为危险废物处置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困境。
“内卷式”竞争因何而起“价格战愈演愈烈,部分光伏组件售价已跌破成本线”“储能项目同质化严重,低端产能过剩”……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直指新能源行业“内卷”的典型表征。...“双循环”格局下,优质产能仍供不应求。——政策工具箱持续升级。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
打通循环经济发展堵点刘长来提出,行业转型求变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再生铅处理的产能过剩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建议尽快出台再生铅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由各省审核再生铅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优化。”
evtank在《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₆)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表示,2024年,整个六氟磷酸锂行业仍然处于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大量在2023年和2024年规划的产能处于停滞状态
从行业供需关系判断,六氟磷酸锂产能过剩状态在2026年或将出清,但是考虑到部分第二三梯队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而关停的产能以及部分落后产能的淘汰,evtank表示,六氟磷酸锂的供需关系或将提前迎来相对紧张的局面
3.反“内卷”政策配套针对行业低价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能源局联合多部门研究制定产业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强化标准引领、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垃圾焚烧产能过剩、国补退坡等大趋势下,不少垃圾焚烧厂已经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设备能修就绝不换,在压缩成本的极致努力下,一些设计和建设阶段的遗留问题都迟迟得不到解决,设备的高可靠性也很难保障,往往是...精益本质是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在dcs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当前垃圾焚烧行业的运营基本已经进入电气化、自动化时代,各类运营参数都可以在线控制与调节,但设备管理的方式却没有完全同步升级。
应对产能过剩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头部企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和产品的迭代升级。...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
尽管固废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存量市场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集团仍精心研究、谋篇布局,跳出垃圾发电,发展垃圾发电,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集团旨在通过适应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保持战略稳定,实现可持续增长。...政府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和对清洁能源的扩大投资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创造了重大发展机遇,强化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价格战:红海搏杀的生存困局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暴跌至7.8万元/吨,叠加产能过剩(全球储能电池产能超2twh,中国占比90%),储能电芯成本较2022年下降70%。...价值战:技术、场景与商业模式的三大跃迁2025年开局,八部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强产能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规将消防成本占比从3%提升至8%,并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标准,倒逼行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