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正在变成新能源时代的“氢田”!(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依赖油气,油田会不会沦为工业文明的遗迹?答案或许出人意料——它们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时代的“氢田”。在新疆塔卡拉玛干沙漠腹地,塔里木油田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能源实验:将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

首页 > 能源 > 石油 > 评论 > 正文

中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迎新能源重要突破!

2025-05-27 17:53 来源:石油Link 作者: 石油Link

油田正在变成新能源时代的“氢田”!

(来源:石油Link  文 | 木兰)

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依赖油气,油田会不会沦为工业文明的遗迹?答案或许出人意料——它们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时代的“氢田”。

在新疆塔卡拉玛干沙漠腹地,塔里木油田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能源实验:将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转化为清洁的氢气。

日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完成了采出水直接电解制氢工业化试验。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在于,油田采出水不再是需要高价处理的“工业排泄物”,而是可以转化为能源的资源。

这不仅是对传统油气开发逻辑的彻底重构,更可能为油田的“后石油时代”提供全新的生存路径。

01恼人的油田采出水

博孜-大北气田是塔里木油田继克拉-克深气田后发现的又一个万亿立方米级大气区,也是西气东输和南疆利民管网的主力气源地之一。

然而,随着气田开发进程的加速,一个棘手难题浮出水面 —— 采出水的处理困境。近年来,博孜-大北气田在快速上产过程中,采出水量大幅提升,日产水量达3700立方米。

油田采出水,作为伴随原油开采而生的 “特殊产物”,成分复杂,不仅含盐量高得惊人,还裹挟着重金属、有机毒物、油类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等杂质,堪称工业废水中的 “终极 boss”。

统计显示,油田到了中后期,每开采1吨原油,就会伴生3-8吨采出水,个别稠油开发甚至高达10-12吨水/桶原油。

全球每年产生的油田采出水就有超300亿立方米。这个量比三峡水库一年可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还要多。

如果这些采出水不经过处理,将带来诸多危害,如造成环境污染、地层堵塞等。

目前,油气田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重力沉降+除油+回注,也有化学混凝、反渗透、生物处理等方式,只不过成本更高。

以普通陆上油气田为例,若每日处理1万立方米采出水,每年仅处理成本就高达上亿元。

现在,转机出现了。

一种全新思路逐渐明晰:通过技术手段,将采出水转化为一种全新资源,化腐朽为神奇,既能摆脱高额处理成本的桎梏,又能创造额外收益。

02采出水创收,实现了!

博孜-大北气田就成功将采出水转化成有用的能源资源。

2024年11月,塔里木油田联合西南石油大学启动科研攻关,发现采出水的高矿化度反而能提升电解效率

2025年2月,博孜-大北气田在完成水质化验分析、实验室制氢实验之后,初步证实气田的采出水经过简单絮凝沉降后,可直接进入电解槽制取氢气。

在这一基础上,科研团队进一步将高污染废水通入特定电解槽进行化学反应,不仅直接产出氢气,更在电解过程中通过溶液浓缩富集锂元素,再辅以提锂工艺,成功制备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材料。

整个采出水提锂制氢试验项目采用 “间歇循环 + 连续运行” 模式,模拟光伏发电特性(白天随光照工作 6 至10 小时),实现了水质净化与能源生产的高效耦合。

自4月15日在大北处理站启动电解系统制氢试验以来,该试验项目已在沙尘暴等极端环境中运转22天,累计产氢约236标准立方米。

试验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将采出水转化为氢和锂等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材料,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原本需要花大价钱处理的高污染废水,如今也能摇身一变成为能源,为油田创造收益。这种新模式为油田创收提供了新途径。

03油气田的绿氢时代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油气田的新能源规模也随着攀升

以本次取得突破的塔里木油田为例,其累计获取新能源指标已达405万千瓦,在运和在建的就有260万千瓦,已经具备24亿千瓦时/年的绿电生产能力。

同样的,长庆油田、大庆油田等油气田也都像抓油气一样在抓新能源。2024年,中国石油新增的风光装机量就有504万千瓦,目前已近1000万千瓦。

然而,伴随装机量的增长,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问题日渐突出,而将这种波动性的能源储存成氢能就是一个绝佳的解决策略。

塔里木油田的采出水制氢试验,便是一次典型实践:试验团队通过电力输入模拟光伏发电特征,每日电解系统在白天随光照工作6至10个小时,成功生产出了清洁能源氢气。

类似的,玉门油田、中原油田、长庆油田等也都开始了光伏制绿氢的新征程。

玉门油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是中国石油首个规模化制氢项目。玉门油田利用甘肃酒泉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制取绿氢,每年可以生产氢气2100吨。

中原油田的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预计“十四五”末,年产绿氢将达4500吨。

2023年,长庆油田也与东福研究院探讨工业废水制氢。其中,也涉及到了油田采油废水。经过专家计算,如果长庆油田的油田采出水用来制氢,每年可以生产33万吨氢气。

此外,还有青海油田100万千瓦风光气氢项目、吐哈油田7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等。绿氢项目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油气田。

从长远看,当油田采出水遇上绿电,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悄然开始。

曾经以油气为主的能源基地,正通过技术创新,逐步蜕变为新能源时代的 “氢田”。


原标题:中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迎新能源重要突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