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与欧洲经销商、服务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随着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参与多个电池园区和大型储能电站建设,本地合作伙伴有助于企业更好适应欧洲市场法规、电网标准等要求。同时,通过建立本地化售后与运维服务体系,企业产品的可信赖度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期三天的2025年欧

首页 > 储能 > 储能系统 > 电站运维 > 访谈 > 正文

光伏产业是中欧合作典范

2025-05-12 08:3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黄燕

越来越多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与欧洲经销商、服务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随着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参与多个电池园区和大型储能电站建设,本地合作伙伴有助于企业更好适应欧洲市场法规、电网标准等要求。同时,通过建立本地化售后与运维服务体系,企业产品的可信赖度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期三天的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近日在德国慕尼黑落下帷幕。展会主办方德国太阳能促进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埃尔泽塞尔在展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而且为欧洲能源转型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中欧光伏产业深度融合,是双方合作的典范。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重要展会,本届太阳能展会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约850家来自中国,展出产品涵盖高效光伏组件、储能设备、充电基础设施及整套能源解决方案。

埃尔泽塞尔介绍说,展会每年举办行业创新奖评选,今年有18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入围决赛,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许多来自中国的产品具有非常出色的创新点,并且涵盖各个领域。

展会期间,欧洲太阳能产业协会发布《2025-2029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占全球一半。埃尔泽塞尔援引报告说,这一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中国正坚定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向清洁能源持续迈进。

埃尔泽塞尔指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还在欧洲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说,中国光伏产业在产能布局、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当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企业为其提供大量关键性低碳产品和具备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埃尔泽塞尔认为,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远不止于供应链层面。他说,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等地设立工厂或合资企业,受到当地社会普遍欢迎,这不仅加深了双边合作,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他还提到,越来越多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与欧洲经销商、服务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随着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参与多个电池园区和大型储能电站建设,本地合作伙伴有助于企业更好适应欧洲市场法规、电网标准等要求。同时,通过建立本地化售后与运维服务体系,企业产品的可信赖度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埃尔泽塞尔认为,中欧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协同效应,为双方推动更具性价比、可规模化推广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带来广阔前景。“欧洲在监管政策、项目开发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经验丰富,而中国在研发速度、产业规模和制造能力上展现出显著优势。”他说。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埃尔泽塞尔表示,中欧在光伏领域的合作堪称典范,“我坚信这份合作将延续下去,并不断深化”。


原标题:专访丨光伏产业是中欧合作典范——访德国太阳能促进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埃尔泽塞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