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效服务促进企业降碳减排
春风和畅绿川蜀。4月18日,国网四川眉山供电公司员工来到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用电检查。该公司是一家竹纤维生态科技企业,通过推进“以竹代塑”,打造斑布竹纤维全价循环利用基地。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用能方案,指导企业利用造纸余热发电。2024年,该企业余热发电达5000万千瓦时,节约用能成本3000余万元,减少碳排放1.51万吨。
国网四川电力全力服务企业“一站式”无忧用电,实地摸排企业客户生产用能情况,出具能效诊断报告,指导客户采用余热余压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储能建设等节能提效措施和能源托管运营模式。2024年至今,该公司累计开展700余次现场能效诊断服务,提供优化建议500余条,助力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0.5亿元。
“电碳表正式运行后,我们能够实时掌握用电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精准制订节能降耗方案。”4月24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室内,国网吉林电力员工正在采集、联调、测试该厂新安装的带有碳计量功能电能表。该电能表不仅可以显示实时碳排放量、历史碳排放量和工厂实时碳排放因子等数据,还可结合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碳监测微应用,为企业提供不同设备、不同厂区的碳排放及相关用电数据。
截至目前,国网吉林电力已成功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企业安装带碳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助力企业从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有效管控并降低工业园区碳排放,是青海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4月25日,在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国网青海电力集控运维专责王军业在全域多维度能耗监测平台一键生成《基于电力数据的青海省能耗和碳排放监测快报》,为青海省政府掌握全省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等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青海工业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特点,国网青海电力搭建了全域多维度能耗监测平台,构建起“电碳”“电能”“绿电溯源”等算法模型,多维度、多视角监测和分析全省能耗情况。目前,该平台已构建能源消费、能效评估、能耗溯源等6个方面7类38项业务功能的监测体系,可对全省3大产业7个行业的641家能耗企业开展多维能源消费监测分析及预警,提供能耗和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
电碳协同增加企业“含绿量”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江苏正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通过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4月21日,大金空调(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智能服务平台,采购了苏州工业园区绿创空间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产生的11000吨碳减排量,用于抵消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交额达22万元。
碳普惠是我国多层次碳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即将个人和企业的低碳行为量化为碳减排量后,通过交易等方式实现价值变现。国网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大力推广碳普惠项目,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建成江苏首家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提供减排量核证、交易撮合、碳排放核查以及碳中和认证等一站式服务,将企业减排“含绿量”转变为发展“含金量”。目前,该服务中心已注册企业近500家,核发碳减排量超33.6万吨,成交碳减排量超13.6万吨。
4月24日,湖北武汉阳逻港一派繁忙景象,集装箱卡车往返穿梭、龙门式起重机升降腾挪。阳逻港装有1.13兆瓦分布式光伏,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可为企业降低碳排放近1.7万吨。
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探索碳足迹跟踪、碳市场建设,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将“电-碳-金融”三个市场相互连接,持续推动多笔绿色金融业务落地,协助控排企业“一站式”办理“碳变钱、钱买电、电抵碳”业务。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20多家企业参与了“电-碳-金融”市场交易,累计签订2.75亿千瓦时绿电购买合同,预计最多可抵扣19.6万吨碳排放。
车网互动助力绿色出行
“从天津滨海新区回北京,之前得充够半小时电才放心,现在充10分钟就够了!”4月20日,在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经常往返京津两地通勤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共设置51个直流充电车位、23个交流充电车位、3个V2G充放电车位,可满足不同车主个性化充电需求。该站以“融合创新、环境友好、低碳节能”为理念,应用2套兆瓦级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变充一体化电源设备,实现全站18个充电桩用电容量的动态合理分配,极大提高充电效率;屋顶和雨棚铺设的237块100千瓦光伏板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投运以来,该站已累计服务新能源车充电24.54万次,充电量达383.62万千瓦时,为京津冀交通圈绿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听说这边的电都是有证的绿电,来这里充电也算是助力低碳环保了。”4月25日,在浙江首批“绿色充电站”之一的滨江区彩虹充电站,新能源车主李先生专程来到这里为爱车充电。
2024年,国网浙江电力创新推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绿电交易机制,在杭州、湖州等地打造8472个“绿色充电桩”,覆盖快充站、公交专用站、商业楼宇等多元场景。截至今年4月25日,这些充电桩已累计投放1.21亿千瓦时绿电,为超40万辆新能源汽车注入绿色动能。国网浙江电力深入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持续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优化绿电交易规则与零售套餐模式,为企业与居民提供更便捷绿色的能源消费选择。
4月24日,在山东淄博,鲁中晨报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正式投运。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淄博市车网互动V2G试点项目涵盖鲁中晨报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鑫马吾悦广场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全部投运后,共可建成60千瓦V2G充电桩16台,总充放电功率达960千瓦。
该项目还同步配套光伏、储能设备,构建“光储充放”一体化系统。为鼓励电动汽车车主积极参与车网互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还开展了“e齐放电”活动,根据放电电量和时段,给车主发放对应数量的放电补贴“抵扣券”,让车主享受更多实惠。
原标题:电力服务助企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