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
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
下一步,锂价走势如何?是依然将按照4-5年一个周期的循环走出低谷,还是将面临供需结构的再次变革?
海外矿价持续下跌,锂价成本暂失支撑
2025年的碳酸锂市场可谓一波三折。探底、反弹、期待!作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素有白色石油之称的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年初看空、一季度反弹之后更一路下跌。
在矿端原先的产能出清,以及澳大利亚锂矿的减产似乎再次放缓了脚步。尤其是春节之后因碳酸锂超预期复产和海外碳酸锂进口量大增,基本面维持供需双强下的累库状态,这导致矿价持续下行。
4月17日,澳矿CIF报价下跌至815美元/吨,港口锂矿库存增加,4月22日,澳矿CIF报价继续回落至795美元/吨,非洲矿价格继续回落至741美元/吨,港口锂矿库存增加。
总体库存增近2000吨至13.1万吨,下游库存增千吨至4.1万吨,冶炼厂库存增千吨在5.2万吨。此外,锂云母报价继续下滑,报价均价跌至1715元/吨,中小供应商成本持续下滑。
尽管下游碳酸锂需求环比均有增长,但是来自供给方面的压力,依然使得碳酸锂价格反弹遇阻。尤其是在澳矿启动降价之后,碳酸锂价格似乎一下失去了成本支撑。此外,随着夏季的到来,青海地区盐湖提锂也将开始集中出货,锂矿供应过剩,上游成本下滑将愈演愈烈。
美国关税扰乱供应链,锂电需求增量未卜
除了供给过剩之外,目前在需求层面,锂价也受到来自市场与技术替代的“两面夹击”。
在市场层面,压力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关税政策。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使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关税税率大幅提升,进而引发市场对储能电池及磷酸铁锂海外订单的担忧。
美国是中国锂电池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受困于关税政策和贸易打压,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锂电池金额虽同比增长13%,但出口数量已经下降了约16%。2025年的情况显然要比2024年更加严重。
尽管,各大锂电企业纷纷表示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增加国内销售或绕道东南亚等方式,抵消美国关税影响,但是中国锂电池企业的海外需求依旧“前途未卜”。
宁德时代“钠电池”技术替代 半壁江山或将易主?
当然,在技术层面,目前锂电池以及对于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需求,也正在面临多种技术的替代。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活动上正式发布了其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据说其钠电池实现了175Wh/kg的量产最高能量密度,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而且在低温性能、循环寿命上也已经优于锂电池,并且该产品将于2025年6月正式量产。
宁德时代预计,中长期内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特别是在成本敏感、低温环境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钠离子电池将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钠电池对于锂电池部分市场的替代,必然将会减少市场对于锂资源和碳酸锂的需求。也许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对于当下市场心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此外,即使在锂电池自身工艺上,出于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要求,利用氯化锂、磷酸二氢锂等材料,直接制取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各大企业也都在积极尝试之中,这也会减少一部分对于碳酸锂的需求。
对于目前以碳酸锂为主要价格参考指标的锂资源价格来讲,更多非期货指标产品的加入或将引起市场的新变化。